文/赵丽瑾
北方沿海日本对虾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文/赵丽瑾
河北省乐亭县通过采用基础生物饵料培养优化水质环境养殖、立体综合养殖防控虾病养殖及日本对虾双茬养殖避害高产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使日本对虾养殖的亩产量提高到50kg以上,养殖亩效益提高到4000元左右。
对虾养殖是河北省乐亭县水产养殖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而日本对虾又是93年虾病暴发后引进并已形成规模化养殖的特色优势品种,在全县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为摆脱对虾养殖病害的困扰,渔技人员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为突破口,借助国家虾产业体系项目《养殖对虾病毒病控制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的实施,指导养殖户进行了日本对虾高健康养殖技术的探索,总结出“日本对虾双茬养殖防病、虾鱼混养控病、生物饵料引种扩繁养水”等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新养殖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本地特色养殖品种—日本对虾的产量和品质,日本对虾养殖的亩产量由2006年以前30kg提高到如今的50kg以上,养殖亩效益由2006年以前的1000元左右提高到如今的4000元左右。促进了我县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池塘条件
以长方形池塘为宜,长宽比4∶1~8∶1,池长同进水方向,面积30亩~50亩,水深1.5m~2m。养殖池底沙质或泥沙质,池底平整略向排水口倾斜。日本对虾养殖池的堤埝高出最高水位40cm~50cm,进排、水闸分设在相对的池塘短坝上。有独立的进、排水渠道,虾池排水闸底高于排水渠底30cm以上。养殖池水盐度20‰~35‰,不能低于15‰;pH 7.8~8.6。
2.养殖池清整消毒
生物饵料移植扩繁和虾苗放养之前,必须清除不利于对虾生长的敌害生物。每年收虾后,排干池水,清除池内污泥、杂草,池底经翻耕、暴晒和冷冻,杀死大部分敌害生物。开春后,维修堤坝及进排水口,进水反复冲洗池底,在进水前一周左右,选取合适的药物彻底清除池内敌害生物。
1.基础生物饵料培养优化水质环境养殖模式
通过采取苗种放养前养殖池中扩繁培育裸赢蜚、倒钩虾、拟招螺等生物饵料养水、推迟放苗时间、提高放苗密度等技术措施养殖日本对虾:
(1)池塘条件:水深 1.5m以上。进排水门分设备并配有提水设备。3月到4月初,虾池进水30cm~40cm,用清塘药物彻底清塘,杀灭哈氏美人虾,野生杂鱼,野生蟹等敌害生物,调节池水pH值达到8.0以上。
(2)生物饵料培养养水: 3月底到4月初,清塘药物彻底清塘消毒半个月后,进水口设60目~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80cm左右,用肥水素进行肥水、育藻,待水体透明度达到30cm~40cm时,按每亩接种盐田生长的螺赢萤lkg/亩、倒钩虾等小型甲壳类生物0.5kg/亩、拟招螺l5kg/亩,再向池内移植25kg/亩青苔作为螺赢蜚的栖息场所,进行螺赢蜚等生物饵料的繁殖。生物饵料接种后,根据饵料生物繁殖情况适量投喂豆饼、麦扶或配合饵料以加快其繁殖,饵料生物繁殖快应多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斤~5斤。
(3)放苗:虾苗投放从6月下旬开始,亩放体长1.0cm、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健康无病虾苗5000尾~6000尾。放苗前5天~7天亩施2.5kg茶籽饼,杀灭池中敌害生物。此时池中生物饵料达到了一定密度,为虾苗入池后提供充足的自然饵料,减少因饲料投喂带入病原的机会,为对虾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水质环境,利于虾苗摄食生长。
(4)饵料投喂:虾苗5cm前不用投饵,到虾长到 6cm~7cm时搭配压碎的兰蛤,8cm以后投喂兰蛤,并逐渐加大投喂量。
由于日本对虾有白天潜沙的习性,因此饵料投喂在晚上进行,每天3次,采取傍晚多投、午夜适当、凌晨少投的方式。投喂的兰蛤要进行消毒。
(5)水质管理:养殖过程中应对水质进行常规监测,观察不同季节的池水颜色、海水中小鱼小虾混杂数量、水面气泡悬浮物、水中溶解氧、氨和硫化氢、pH等变化适时调节池水深度和换水量,保证对虾健康生长的水质环境。如发现水质老化、有毒物质超标等情况,及时使用EM菌、光合细菌、增氧剂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发病率。
(6)病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通过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降低水中的病原量、保持养殖池水质环境相对稳定、满足对虾营养需求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保持虾池水环境多种生物结构的稳定性等措施,实现生态防治病害。
(7)收虾:8月下旬开始陆续收虾,边收虾边投喂,持续到10月下旬收完。对虾规格在24尾/kg~80尾/ kg。
2.立体综合养殖防控虾病养殖模式
利用各养殖品种在水中生活空间、摄食等方面的差异,在同一水体中合理搭配放养品种和放养量,使其达到共生互利、抑制病害、快速生长的目的。而我们多年来示范推广日本对虾与河豚鱼(红鳍东方鲀)、梭子蟹等混养模式的效果,就充分显示了养殖品种间横向干扰有效控制病害漫延的优势。每年7月份是日本对虾病毒病高发期,病害发生蔓延快且难以控制,病死虾严重;而与河豚、梭子蟹混养的日本对虾,在感染白斑、红腿等病害时,会因行动迟缓被鱼及时吃掉迅速切断病原,使虾病很快得到控制。日本对虾与河豚鱼混养的技术要点如下:
(1)养殖池准备:池塘条件与对虾养殖池一样,进水前修整池塘、消毒。3月下旬进水施肥培育生物饵料。
(2)放苗:5月初投放鱼种,亩放规格300g/尾~400g/尾的健康河豚幼鱼50尾~70尾;日本对虾苗种投放在5月下旬~6月中旬进行,亩放1.0cm以上的健康虾苗3000尾~5000尾。
(3)饵料投喂:从河鱼豚投放开始,每天投喂新鲜小杂鱼,投喂量要视其生长情况定,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10%以上,每天两次。小杂鱼经消毒后投喂。
日本对虾的饵料投喂同池塘养殖对虾
(4)水质管理:不同于对虾单养池的水质管理,为保证池水良好、稳定的的水质环境,混养池在养殖过程中的换水量要相对加大,换水次数多些。
(5)病害防治:坚持投喂消毒的鲜活饵料和控制池水理化因子稳定。有效控制病源,生态防治病害。
(6)收获:9月底到10月上旬河豚鱼出池上市或移入室内车间养殖。对虾收获上市时间不变。
3.日本对虾双茬养殖避害高产养殖模式
避开对虾病害高发期,采取一茬早放早收、二茬晚放晚收方式养殖,减少病害感染的机会。养殖过程中有别于单茬虾养殖的要点在于:
(1)提早进行池塘准备及生物饵料培养
池底经过冬季的曝晒,来年3月中上旬开始清塘消毒,调节池水pH值达到8.0以上。
清塘半个月左右虾池筛绢网过滤进水,肥水、育藻后接种投放螺赢蜚等活体小型甲壳类生物,加快池水中对虾适口生物饵料繁殖。
(2)合理安排虾苗投放时间及密度
养殖双茬虾分两次投放虾苗。
第一次放苗在5月中旬:当池中生物饵料繁殖达到一定密度后,每亩投放体长0.8cm~1.0cm的无病害、健壮虾苗3000尾~4000尾。
第二次放苗在七月中旬:一茬虾出净后,池塘要再次进行水体消毒、肥水培养生物饵料,并施茶籽饼清除池中可能繁殖起来的野杂鱼等敌害生物。然后投放二茬虾苗,密度为每亩3000尾。
(3)双茬养殖日本对虾的饵料投喂、水质管理及病害防治与单茬虾养殖相同。只是二茬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应定期使用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优化水质环境。
(4)商品虾适时收虾
第一茬虾收获在7月中旬,此时虾个体在40尾/斤~75尾/斤左右,正常情况下,一茬虾亩产量能达30kg左右;
第二茬虾在十月上旬出虾,对虾个体30尾/斤~40尾/斤,一般亩产在30kg以上。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水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