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共建商科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研究

2016-05-31 17:33赵颖慧牛俊杰
中文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高职

赵颖慧 牛俊杰

摘 要: 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当前职教改革的新形式。本文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商科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例,对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 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210-02

一、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概述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在校内建设既能满足学校日常实训教学需求又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教学生产基地。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确立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总方针。对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而言,《决定》为深化职教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实现《决定》中要求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须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实践性和生产性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特点。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作出进一步要求,要“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两个重要文件,作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营运,改革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实训基地能够切实感受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与氛围及制度,通过真实工作情境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合作企业通过基地的企业化运作完成建厂、生产、经营等环节,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是高职院校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关键,是高职院校改善实习、实训条件的主导方向。

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现状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实现形式。本文以作者所在的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商科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为例加以分析。

1.商科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不足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大专层次普通高校,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酒店管理学院,隶属于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商管理学院承担学院商科类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学校前身为青岛市商业学校,商科类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招生专业涵盖会计、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10个专业,在校生数量居学院首位。

学院在在商科类专业实训室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大部分专业实训课程由软件模拟完成,缺乏专业的模拟实训室。同时,由于专业教师双师型素质水平制约,很多专业的教师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因此对于实训课程对接的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理解不深刻,制作出的实训课程方案水平不高,影响了学生实训室使用的实际效果。

2.校企合作建设综合性商科类实训基地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深校企合作内涵建设,学院于2014年审议通过工商管理学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在校内建设全新模式的校园实训超市。该校园实训超市是由学院与山东众邸便利生活有限公司(7-Eleven)校企战略合作,共同出资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超市总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

该实训超市定位于财经商贸类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全面践行校企合作模式,超市由以前租赁外包转变为现在的教学用实训基地:山东众邸便利生活有限公司出资出设备进行开店前准备,并负责商品的采购与配送;学院方面提供场地和营运人员,超市管理从之前的后勤总务处转变为现在的工商管理学院教学实训管理,并由企业对店铺的营运工作进行日常指导和监督。

实训超市于2014年8月正式开业营运。可满足工商管理学院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计等专业学生的实训需求。实训超市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企业监督的营运方针,完全企业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将校企合作的内容落到了实处,实现了学校教学和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達到了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

三、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策

1.提高实训基地教学团队水平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团队人员组成应由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共同构成。为提高教学团队管理和教学水平,学院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方面,建立校内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鼓励教师学习行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真正参与企业实际生产、管理和技术创新与开发,使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成立专门的实训工作室,校企联合整合资源解决实际生产难题。

2.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应具有超前性、先进性与开放性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应及时适应行业企业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训基地设置的实训项目也应具有先进性。因此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在场地规划、教学设备购置方面应具备超前性。先进的生产设备不仅要能满足校内学生实训需求,同时还要满足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需求,吸引更多的行业从业人员到校内进行培训和学习。在功能上要满足开放的需要,可以集教学与生产一体,教学与科研一体,教学与培训一体,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与社会效益,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3.建立权责利明确的管理制度,保障实训基地的可持续运行

要保障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正常经营与运行,必须通过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和管理。学院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签订建设合作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合作期间的权、责、利分配。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书的基础上应建立管理制度和责任机制,一方面要保证实训基地在功能上要满足教学功能,明确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教学过程中的责任,确保生产性实践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有序进行,确保企业利益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可持续运行。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实行柔性管理,适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管理制度与责任机制对校企双方的行为进行了规范,有助于保障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平稳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 韦华红.校企合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5(6):161-162

[2] 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5(4):61-63

[3] 新时期推进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4):107-109

作者简介:赵颖慧(1988-),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高职教育。

牛俊杰(1986-),男,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