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瘤内消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2016-05-31 02:40:17王美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雌激素子宫肌瘤孕激素

王美英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河南 新郑 451100)



肌瘤内消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王美英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河南 新郑 451100)

[摘要]目的探究肌瘤内消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瘤内消方。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大小、子宫肌瘤瘤体血流分级、血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和4周后子宫肌瘤体积减小程度和子宫肌瘤瘤体血流减少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和4周后血清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肌瘤内消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更好,可能与肌瘤内消方降低患者机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有关。

[关键词]肌瘤内消方;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雌激素;孕激素

子宫肌瘤是妇科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的良性肿瘤,30~50岁是女性发生子宫肌瘤的高发期,女性一旦患有子宫肌瘤会致使患者月经紊乱、流产、继发性贫血等症状,严重的影响女性的生命健康[1-2]。西医对子宫肌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术切除子宫,但手术切除子宫后会导致患者患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冠心病等风险增加[3]。高强度聚焦超声是近些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伤治疗肿瘤的新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将高能聚焦点在肿瘤内部移动而致使肿瘤细胞死亡,具有无创伤切除肿瘤的特点[4]。子宫肌瘤在中医中属于“石瘕”“癥瘕”等范畴,中医认为子宫肌瘤主要是因为女性经期或产后摄生不慎,或者经期与或产后寒邪入侵,气虚血瘀而致使[5]。中医对子宫肌瘤采用益气祛瘀、活血化瘀、补消结合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6]。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研究热度的逐年增加,本研究采用肌瘤内消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观察临床效果及对相关活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12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肌瘤的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20~60岁;③患者对本研究的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损伤的患者;②精神不正常,不能积极配合本研究者;③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肌瘤内消方和高强度聚焦超声顺应性较差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年龄22~58(39.4±9.0)岁,单发子宫肌瘤22例,多发子宫肌瘤40例;观察组62例,年龄23~59(38.9±8.9)岁,单发子宫肌瘤23例,多发子宫肌瘤3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子宫肌瘤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7]中关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子宫肌瘤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8]关于癥瘕的诊断标准。本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论证与批准。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仰卧,先用二维超声检查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数目、病变深度、边界等,然后将治疗探头的焦点定位于每一平面的瘤体内,治疗探头以直线扫描方式运动,并控制焦点的移动位置和速度,按照从点到线,从深到浅的方式使焦点逐层覆盖扫描瘤体区域,治疗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焦点的三维组合移动而实现对肿瘤的适形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子宫肌瘤的大小来调整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声强,最大声强控制为400 W/cm2,最小声强控制为320 W/cm2。子宫肌瘤超声治疗时间最长为4 101 s,最短时间为623 s,患者每天超声治疗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肌瘤内消方,组方:鬼箭羽9 g、牡蛎12 g、鳖甲12 g、何首乌9 g、荔枝核9 g、黄芪10 g、川牛膝9 g,每日1剂,分早晚各1次口服。2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

1.3观察项目

1.3.1临床疗效采用四级标准评价法对2组治疗后疗效进行评价。痊愈:子宫肌瘤完全消除,并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50%以上,并且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有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20%~50%,并且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小于20%或者子宫肌瘤体积增加,并且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者恶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子宫肌瘤瘤体血流分级采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4周后的瘤体血流分级进行对比。分级标准为:瘤体没有血流为0级;瘤体有1~2个点状的稀少血流为Ⅰ级;瘤体有3~4个点状的稀少血流或者有1~2个条状丰富血流为Ⅱ级;瘤体有多于4个点状的稀少血流或者有多于2个条状丰富血流为Ⅲ级。

1.3.3血清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和4周后清晨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分别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

1.3.4随访采用门诊询问、电话询问、网络询问等方式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治疗后第1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第24个月。

2结果

2.1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大小比较2组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和4周后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大小比较±s,cm3)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瘤体血流分级比较2组治疗前子宫肌瘤瘤体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4周后有12例患者肌瘤内血流消失,Ⅲ级患者减少19例,观察组治疗4周后有30例患者肌瘤内血流消失,Ⅲ级患者减少23例。2组治疗后0级占比较治疗前显著增加,Ⅲ级占比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和4周后子宫肌瘤瘤体血流分级改善情况显著好于相同治疗时间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瘤体血流分级比较 例(%)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血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和4周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2.5随访结果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子宫肌瘤复发,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子宫肌瘤复发。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比较±s,ng/mL)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30~50岁是子宫肌瘤的高发期。目前西医临床中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或者手术切除治疗。西药虽然在缩小子宫肌瘤大小方面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停止使用药物后子宫肌瘤会复发。手术切除治疗虽然在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面好于西药,但仍有少部分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的现象[9]。另外虽然手术切除子宫可以一次性根除子宫肌瘤,但切除子宫后会使适孕女性丧失生育功能,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10]。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是近年来在临床中逐渐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无创伤肿瘤局部切除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可以穿透组织并且可以在组织内聚焦的特点,将高能量的超声聚集在肿瘤靶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肿瘤靶区内的温度升高至70 ℃以上,相对的高温可以使肿瘤靶区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组织出现凝固性的坏死,达到局部清除肿瘤组织的目的,与此同时该方法在杀灭靶区肿瘤细胞的同时不会损害所穿透过的正常组织,达到无创伤的目的[11-12]。目前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已经运用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男性生殖系统的肿瘤的无创伤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显现出了自身的疗效显著、无创伤的优点。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在发病的过程中长期伴有出血的现象,而这导致患者阴亏血虚、血耗气虚,另外患者会出现长期的忧思劳倦伤脾,脾虚气血化生无源,而致正气不足。这些结果会导致患者出现气血虚弱,血行滞涩,瘀滞冲任、胞宫,最终导致癥瘕的形成[13]。因此中医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为益气化瘀散结、补消结合、攻补兼施。肌瘤内消方是由鬼箭羽、牡蛎、鳖甲、何首乌、荔枝核、黄芪和川牛膝7味中药组成,方中的鬼箭羽具有软坚散结、破血通经之功效,牡蛎、鳖甲具有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效,何首乌具有散结消肿、养血消癥之功效,荔枝核具有行气散结之功效,黄芪具有祛瘀益气散结之功效,川牛膝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7味中药合用达到了益气祛瘀、补消结合的目的,对子宫肌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14-15]。在本研究中肌瘤内消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仅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对照组,治疗2周和4周后子宫肌瘤体积减小程度和子宫肌瘤瘤体血流减少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的基础上加用肌瘤内消方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可以收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是依赖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是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是子宫肌瘤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的促进因素[16]。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孕激素水平的异常升高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7]。有研究认为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的[18]。在本研究中肌瘤内消方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观察组治疗2周和4周后其血清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性低于相同治疗时间的对照组。这表明治疗子宫肌瘤时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的基础上加用肌瘤内消方后疗效显著升高,其原因可能是肌瘤内消方可以降低患者机体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郑九波,李冬华,王亚松,等.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9):3298-3301

[2]汤玲,王铁峰,顾慧霞,等. 基于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评价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J]. 世界中医药,2014,9(3):321-323

[3]吴晚英,康佳丽,王冬昱. 35~45岁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因素及手术优选方案评估[J]. 广东医学,2012,50(11):1607-1610

[4]张映林,陈蛟,吴涯昆,等. 高强度聚焦超声不完全消融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3):261-266

[5]张武芳,李冬华,韩虹娟,等. 子宫肌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216-219

[6]刘勇,王蕊,邢红梅. 子宫肌瘤中医研究进展[J]. 中医杂志,2010,56(S2):266-267

[7]乐杰,谢幸,林仲秋,等. 妇产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6-546

[8]张玉玲. 中医妇科学[M]. 7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9]唐良萏,段赵宁. 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进展及思考[J]. 西部医学,2012,10(5):833-835

[10] 李莉,宋静慧. 子宫肌瘤治疗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59(4):441-445

[11] 马春曦,彭国林,邓兰,等. 艾迪注射液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41-243

[12] 尹格平,提松梅,杨树君,等.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方法及疗效[J/CD].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6(4):265-269

[13] 陈宁,周红光.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30(10):2321-2323

[14] 汤玲,顾慧霞,王东红,等. 肌瘤内消丸对子宫肌瘤周边及内部血流变化的调节[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31-32

[15] 汤玲,王冬梅,顾慧霞,等. 肌瘤内消丸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中医药,2012,7(5):380-381

[16] 陈海刚,朱兰,崔全才,等. 雌激素制备大鼠子宫肌瘤动物模型[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33(4):408-411;487

[17] 贺雪梅,熊欣,陈菲,等. 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靶区边缘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1):5-7

[18] 王立群,赵静,赵秀芝. 子宫肌瘤中IGF-1受体的变化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6):5389-5390

[收稿日期]2015-08-20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05-0541-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5.030

猜你喜欢
雌激素子宫肌瘤孕激素
保胎药须小心服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8:31
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雌激素在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的降解研究
吉林农业(2016年12期)2017-01-06 19:17:43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运动性闭经大鼠E2、P、LH变化的实验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3:24
子宫肌瘤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