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与控制“差异度”的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2016-05-31 07:47
关键词:控制创新

郭 骁

(中央财经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81)



基于创新与控制“差异度”的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郭骁

(中央财经大学 商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寻求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终极目标,针对其实现机理的研究视角多元而无定论。2010年的丰田召回事件以及2015年的大众排放门事件,则突显出“创新与控制”在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中的新维度。基于朱兰和彭星闾等提出的“创新与控制动态均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性框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不可持续发展程度将随着企业内创新与控制力量之间的差异度的扩大而上升。这意味着,在高度动态的竞争环境下,缩小企业自身创新与控制间的差距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创新;控制;差异度;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Drucker[1]曾指出:“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决不是仅仅集聚了一笔财富,而是建立了一个足以长存于世的组织。”针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抓手”,国内外学者从战略决策、战略资源、企业文化、制度安排、知识资本、核心能力、学习和持续创新、财务管理和广义平衡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但维度的多元化也使得问题的主要矛盾还未显现,如何从更宏观的层次统领这些维度成为关键,“创新与控制”的范式由此提出。

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2010年丰田的召回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2010年丰田由于部分车型的质量问题,在全球不同地区分别召回雷克萨斯、RAV4等车型共计近900万辆,事件根源就是典型的创新有余,而控制不足。而2015年的大众排放门事件,也反映出高速发展下的内部管控不足。在国内市场上,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究其原因,乳制品企业在重视发展“战略规划、营销创新、品牌塑造、资本运作”等“锦上添花”式的创新职能的同时,却忽略了“采购检验、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后勤管理”等“雪中送炭”式的控制职能的发展。而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客观上也使得创新与控制的兼顾更困难也更重要,尤其对于采取并购迅速实现跨国经营的国内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并购实例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而其间缘由,要么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要么在创新的同时忽视了整合控制问题,以致“尾大不掉”,功亏一篑,因而分析创新与控制问题对我国企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国内较早系统地从创新与控制角度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是彭星闾教授。但前人的研究都是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来阐述,缺乏实证分析,本文以实证调查检验创新与控制这一对力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关系,以验证本文的核心假设——企业的不可持续发展程度将随着企业内创新与控制力量之间的差异程度的扩大而上升。

二、文献综述

在“创新与控制”研究范式提出前,大量文献集中在具体因素的阐述和论证中,下面首先综述这部分文献中的代表性观点,其次再综述围绕“创新与控制”范式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文献。

1.企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因素的文献综述

曾任壳牌公司董事的管理学者阿里·德赫斯[2]认为过去的50年里,商业世界已经从一个受资本支配的世界转变为一个受知识支配的世界,他强调知识资本的决定因素。Zirger et al[3]从制度僵化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走向衰退和消亡的原因。约翰·科特等[4]则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柯林斯[5]发现一种激励每个人都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去工作的文化是关键。

2.基于创新与控制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文献

伊查克·麦迪思[6]认为当企业年轻时,控制力却不一定总是很强;当企业老化时,容易出现控制有余而创新不足。罗伯特·西蒙斯[7]提出经理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一个要求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企业中施加足够的控制。Greiner[8]描述了企业规模由小到大、企业由年轻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彭星闾[9]整合多年研究出版了《创新力与控制力统一》一书,提出创新力是建立一种新的资源整合方式;控制力是企业为强化好的变化,防止坏的变化;提出创新力与控制力统一,是指企业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创新力与控制力的共生、均衡、相互促进和相生相长。但以上研究多数没有经过实证分析检验,针对这一命题的定量研究还是空白,无法反映出创新与控制不平衡时,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是否会恶化。而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企业创新值与控制值间的差异度越大,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就越差。

三、假设的提出及因素分析

1.假设的提出

借鉴彭星闾关于创新力与控制力的概念,“创新”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一种新的资源整合方式;“控制”是指企业为强化好的变化,防止坏的变化,对行为主体及其活动进行导向与制约,以实现其价值增值。由此给出本文的核心假设:

企业的不可持续发展程度将随着企业内创新与控制力量之间的差异程度的扩大而上升。

由此下面首先需明确的是,影响企业做出创新或控制的战略行为的理论因素,其次是检验在这些因素影响下表现出来的企业中的创新与控制力量间的差异度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影响企业实施创新或控制的因素分析

四、创新与控制差异度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1.样本数据收集与实证分析思路

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数据。问卷在设计时,先通过小范围的样本测试来完善问卷中的指标选择(见表1),测试对象是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在职研究生。后期实际调查是在2009年10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2009清华管理全球论坛”间歇发放,论坛吸引大量企业高管参加,选取对象的年龄在40岁以上,至少有本科以上学历,职位在企业副总以上,有效问卷的筛选以研究要求为目标。利用该机会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10份,其中有效问卷88份。本次问卷采用语义差别隶属度赋值方法,将定性指标分成五等(差、较差、一般、较好、好),分别赋值1、3、5、7、9。

前文影响企业实施创新或控制的因素分析中,已阐明对创新有正向影响的指标对控制的影响就是负向的,正因为这两种力量的对立性,因此只需计算出其中一个值即可,可以认为创新与控制之和是一个常量*不同企业的创新值与控制值都各不相同,但后文会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所以可排除因绝对水平差异而带来的样本数据误差。。在本研究中,记该常量为10。因此在得出了创新值之后,用10减去创新值即可得到控制值,然后再对二者求差,并将差值的绝对值作为解释变量,以问卷中得到的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评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具体把不可持续发展记为1,可持续发展记为0),再进行相关分析,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整体的实证分析思路如下。

首先,将理论分析中涉及的指标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相结合,确定企业中影响创新与控制的指标体系,最后确定了进入最后的定量分析的指标。如表1所示。其次,正式发放经修正的问卷,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次,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并以这几个指标对创新的方差贡献度为权重,计算出创新值;然后算出控制值及两者的绝对差。最后,将以上得出的绝对差与问卷调查所得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Logit回归,检验核心假设是否成立。

表1 企业中创新与控制强度评价体系

2.主成分分析

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值为483.563,P<0.001,说明矩阵指标间存在相关性,不是一个单位矩阵,同时KMO值为0.725,因此可使用因子分析法。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解释方差总和

表2中,基于过程内定取特征值大于1的规则,Facter过程提取了6个因子分别用Y1~Y6表示。6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77.887%,说明这6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可以接受。由于构成各主成分的系数值没有明显区别开,需进行旋转,采用方差最大化旋转方法,经过7次迭代后收敛,得到旋轴后因子载荷矩阵(篇幅有限,不再罗列)。该矩阵中每个主成分因子与23个指标(见表1)的相关性得分都有明显分化,相关性得分较高的3~5个指标分别包含了相应主成分因子的主要指向和内涵,进而可对主成分因子进行命名。按此方法,6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基于企业外部规制结构的能力因子” “基于企业内部规制结构的能力因子”“企业技术能力因子”“行业特征及企业适应性因子”“政策因子”以及“需求特征因子”。以上6个因子将综合影响企业的创新或控制选择,通过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进一步计算这6个因子的得分(篇幅有限,不再罗列)。6个因子概括了原始信息的77.887%,可用这6个因子来计算企业中创新水平的评价值,结合表2的方差贡献度得出创新水平值的计算公式:

Y创新=0.192Y1+0.169Y2+0.155Y3+0.104Y4+0.086Y5+0.072Y6

对以上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以下公式:

Y创新=(0.192Y1+0.169Y2+0.155Y3+0.104Y4+0.086Y5+0.072Y6)/0.779

由此即可算出企业中创新水平和控制水平的得分,以及两者的绝对差值。

3.企业中创新与控制的差异度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依据调查结果,获得了管理者们对所在企业各方面表现的评估值,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了创新与控制间差异度的绝对值。问卷调查还获得了管理者们对所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估值。利用两者即可进行Logit回归。令P=ea+bx/ (1+ea+bx),其中P表示可持续发展的概率,解释变量X是企业创新与控制力量差值的绝对值。通过SPSS软件得到如表3和表4所示的结果。

表3 分类准确率

注:分界点为0.5。

表4 参数估计和模型最终的统计量

由表3可看到,对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的预测正确率为78.6%,而对不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的预测正确率为60%,前者大于后者,整体预测的正确率达到70.8%,且通过了检验。由表4可得到预测企业可持续发展程度概率的方程:

P=e-2.359+0.847x/ (1+ e-2.359+0.847x)

方程中X的系数为正,反映出企业的不可持续发展程度确实是随着企业内创新与控制力量之间的绝对差值的扩大而上升的,核心假设得到了检验。这意味着创新与控制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对称变量,两者构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个力量的提升客观上要求另一个力量相应提高,若管理者能够在“主观”上满足这种“客观”需求,将有助于绩效的可持续改善,而反之(例如创新力单独提高)虽能在“主观”上提高“短期”绩效,但“客观”上将随着两者间张力的拉大而产生长期隐患,最终影响“长期”绩效。

五、结论与展望

实证检验证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创新与控制的动态平衡,成功与失败均源于此。对我国企业而言,一种情况是企业创新有余,例如前文指出的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问题。从以上实证结论可知,需要强化对“控制”职能这一短板的投入,而“控制”职能绝非仅限于采购、生产、质量等显性职能,最核心的“控制”职能恰恰是战略管控这一隐形职能,而这又取决于战略的制定者——高管个体的思维逻辑与管理哲学。另一种是相对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创新不足,控制过度。而在我国目前由“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的创新成本会不断降低、创新机制会进一步放开,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获得创新投入的机会增大,这都有助于中型企业提升创新力,但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的停滞不前,表面乃缺乏创新,实则可能是缺乏控制,通过强化“基于企业内部规制结构的能力”就可以激发出原有的创新因子,具体而言,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的人员结构与关系,提高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与效果,完善决策制定与执行的模式,尤其是提高领导成员交换(LMX)和团队成员交换的发生频率,就能够提高企业自身吸收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等创新要件的“吸收能力”。最终实现从直接外部投入与内部间接激发两方面提高创新力。企业的创新与控制都相当于汽车的油门与刹车,汽车的运转效率和使用寿命取决于两者的不间断交替与配合。

参考文献:

[1] Drucker P.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M]. London: Pan Books Ltd., 1977.

[2] 阿里·德赫斯. 长寿公司[M]. 王晓霞, 刘昊, 译.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8.

[3] Zirger B J, Maidique M. A model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test[J]. Management Science, 1990, 36(7): 867-883.

[4] 约翰·科特, 詹姆斯·赫斯克特.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 曾中, 李晓涛,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0.

[5] 吉姆·柯林斯. 从优秀到卓越[M]. 俞利军,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4.

[6] 伊查克·麦迪思. 企业生命周期[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7] 罗伯特·西蒙斯. 控制[M]. 鲜红霞, 郭旭力, 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8] Greiner L E.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72(8): 40-52.

[9] 彭星闾. 创新力与控制力统一[M]. 北京: 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7.

[10] 朱恒鹏. 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民营企业创新行为[J]. 世界经济, 2006(12): 41-52.

[11] 李柏洲, 刘鹏. 技术创新的动力和障碍分析[J]. 学术交流, 2003(8): 63-66.

[12] Scherer F M. Size of firm, oligopoly, and research: a comment[J].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1965, 31(2): 256-266.

[13] 蔡宁, 杨旭. 小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国际化[J]. 经济管理, 2002(8): 41-46.

[14] 孙锐, 石金涛, 张体勤. 中国企业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 组织创新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实证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 2009, 23(4): 109-11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Degree of Innovation and Control

GUO Xiao

(Business School,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See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enterprises. Study on its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is from many perspectives, but is still without conclusion. The Toyota’s recalling case and Volkswagen’s emissions cheating scandal highlighted the new dimension of “innovation and control” in enterprises’ pursu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framework of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of innovation and control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pointed out by Juran (2005) and Peng Xinglv(2007),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empirical test data. The results validate the correctness of core hypothesis — the larger strength-differenc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control, the greater the degree of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highly dynamic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control has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innovation; control; differences in degre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29(2016)02-0072-06

作者简介:郭骁(1981—),男,甘肃庆阳人,管理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收稿日期:2015-12-06

猜你喜欢
控制创新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