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糊性的认知初探

2016-05-30 17:39王博
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模糊性歧义词义

摘 要 客观事物本身存在模糊性,人类的思维和认知也存在着模糊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思维的模糊性是通过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出来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入手,探究语言模糊性的表现、特征以及认知规律。

【关键词】模糊性;认知规律

语言的模糊性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在语言的使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认识和解释模糊语言,不仅可以揭示出人类的思维的某些特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理解语言模糊性的认知特点。通过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可以深刻理解人类的思维本质和认知规律。

1 研究现状

哈佛大学的著名学者Israel Sheffler在其名著《Beyond the Letter》一书中指出:“模糊性是描写性词语的一种普遍特性,它同标准逻辑之间有着根本的冲突,是与种种形式的不可確定性密切相关的。”

著名哲学家Charles S.Peirce在1902年给模糊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A proposition is vague where there are possible states of things concerning which it is intrinsically uncertain, whether, had they been contemplated by the proposition.”意思是“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地把这些状态归属于某一个命题还是排除于这个命题,这时候的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

我国的语言学家陈治安先生等人编著的《模糊语言学概论》将语言模糊性界定为“模糊性就是词语的所指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属性。具体说来,它是指符号的使用者所感到他使用的某个符号与他所指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象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

赵元任先生认为“一个符号当其适用于边缘中的情况同其适用于清晰的情况相比显得突出时,这个符号就是模糊的。”

2 语言模糊性的表现

2.1 语音的模糊性

汉字中的同音字和多音字就是语音模糊性的一个典型表现。特别是对于母语不是汉语的学习者来说,不同的汉字具有相同的读音,或者同一个汉字有几个不同的读音,常常会发生混淆。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对同一个字的发音也存在模糊性,如某些方言中“n、l”不分,某些方言中“j、q、x”和“zh、ch、sh”混淆。比如西安某大学的哲学教授在讲授矛盾的“同一性”和“统一性”的时候,由于当地人对汉语声调的阳平和上声区分不清,因此台下的学生们也完全区分不开教授说的到底是“同一性”还是“统一性”,当然也就一头雾水。由此可见,发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模糊语言的形成。

2.2 词义的模糊性

由于词义本身就具有概括性,因此汉语中的某些词义只表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或分界点。比如我们经常说某人很胖,可是“胖”到底是如何界定的,体重超过多少斤才叫胖,还是身高和体重的比率达到多少才叫胖,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再比如我们经常谈论身高,但是“高”也同样没有一个确切的衡量标准。一米七的男人我们觉得不算高,可是一米七的女人我们就觉得很高,可见“高”这个词的词义本身也具有模糊性。

还有一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

(1)“都大孩子了,怎么还总是乱花钱!”

(2)“都大孩子了,怎么还总是让妈妈抱!”

(1)、(2)两句中的“大孩子”很显然词义的对象不同。前一句中的“大孩子”很显然是一个已经具备了独立花钱的能力的少年,而后一句中的“大孩子”却仍然处于幼儿的状态。

再比如“早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从天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时差的关系,我国的新疆地区八九点钟天才刚刚亮,所以词典里的解释很显然不适用于这个地区。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习惯把从天亮到上午十一点钟左右的时间都称为“早晨”,因此他们直到快吃午饭的时候仍然用“Good morning”来打招呼。不光“早晨”这个词的词义模糊,像“上午、下午、傍晚、夜晚、白天、晚上”等词都只是表示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2.3 语法的模糊性

提到语法的模糊性,首先想到的是词类的划分。传统语法将词类划分为两大类,即实词和虚词。最早的定义是:意义实在的词是实词,意义空虚的词叫虚词。这个以意义为标准的定义很显然太模糊,于是就出现了以语法功能为标准的定义,即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是虚词。但是这个界定也是不全面的,因为有些虚词也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如少数副词“不、也许、可能”等经常被用于单独回答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词类的界限是不确定的,具有模糊性。

关于语法的模糊性,汉语中的歧义句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歧义是语言使用中所产生的语义理解分歧的现象,是指一句话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

例如:

(1)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2)他的故事讲不完。

一提到歧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避免,因为歧义表达的意思含糊不清,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但是歧义句在汉语中却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例如人们可以利用歧义模棱两可的特点,将其巧妙地应用于广告语的创作中,如“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梦里寻他千百度”“一面护齿、一面护龈,两面真好”等等。

3 语言模糊性的基本特征

3.1 模糊语言的普遍性

语言的模糊性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中有重要的语用价值。语言的模糊性包含的范围很广,例如对象信息的不充分、对象信息的无序性、概念命题的多义和歧义、指称对象不贴切等等。

3.2 模糊语言的相对性

语言的模糊性是指某些词从某一方面看是明确的,从另一方面看却是模糊的,特别是一些表示事物性状的词语。儿童故事《小马过河》中的“深”与“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老牛认为水不深,松鼠认为水很深,于是“深”就变成了一个边界模糊的词语。与此相同的还有“美”与“丑”、“远”与“近”、“高”与“矮”、“胖”与“瘦”等等。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些词语的模糊性背后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它们完全可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这就是模糊语言的相对性。

3.3 模糊词语的大量存在

上述说的表示事物性状的词语的模糊性是相对的,但汉语中却存在着本身就具有模糊语义的词语,这些词语大多是表示估量、范围和程序的副词,例如:“大约、左右、大多、几乎、大概、十分、差不多、大致、挺、比较、差点儿”等等。这些模糊词语的存在,使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模糊语义,但却满足了言语交际的需要。

4 语言模糊性的认知规律

4.1 思维的模糊性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沿着“模糊—精确—更高级的模糊—更高级的精确”这样一个轨迹形成的。最早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很肤浅,思维模式也很简单,不了解事物发展的作用机制,也缺少必要的参照和判断。这样,在思维的逻辑推理中就出现了“断层”。为了了解和进一步推敲这些“断层”,人类就开动脑筋,运用一些模糊的形象化的语言来填补这些“断层”,于是模糊语言就诞生了。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以及实践的增多,有些“断层”逐渐在人们的思维中变得精确。但是,面对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人类认识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却在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差异。为了提高认识的有效性,思维又需要更高层次的模糊,于是“断层”再次出现。

4.2 类化理论

类化理论,也叫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包括识别、概括和抽象三种形式。在识别过程中,人类对事物整体作以区分,并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在概括过程中,人们将具有共同特征和表象的事物归为一类;在抽象过程中,人们将某类事物或某个范畴内的事物共有的特征提取出来。然而,人类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无论是对属性的区分还是提取都难以做到绝对的精确,也就是说,范畴的边界是不明确的,是模糊的。同时,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概括性的词汇,这也导致了语言的模糊性。

5 结语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的属性,也是自然语言的特征之一。语言的模糊性可以反映出人类认知的模糊性。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可以深刻理解人类思维的本质与特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推动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参考文献

[1]Berlin,B.&P.Kay.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 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3]张乔.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赵艳芳.认识语言学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博(1982-),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学位。现为长春光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作者单位

长春光华学院 吉林省長春市 130000

猜你喜欢
模糊性歧义词义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eUCP条款歧义剖析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English Jokes: Homonyms
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那么大”的语义模糊与歧义分析
字意与词义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