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辽河》品牌 争创一流期刊

2016-05-30 10:48程绿竹
辽河 2016年1期
关键词:辽河精品文艺

程绿竹

在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文学渐被弱化的当今时代,《辽河》在“困境”与“困惑”的艰难寻找中,选择了文学期刊与新媒体线上线下相融合,走互联网+《辽河》的路子,站进了互联网时代文学期刊发展建设的新格局。《辽河》将热情拥抱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作者、文学青年,肩负起举荐文学新人,推出优秀作家、优秀作品的重任,把《辽河》办成百花争艳的滋卉地,万木竞秀的大森林,精品的故乡,文学的家园。

一、价值引领

文学的价值,在于为人民服务。这既是文艺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办好《辽河》,第一要务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指针,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实施价值引领,把好方相关。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园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活跃景象,涌现出不少好作品。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小视。一个时期以来,文艺上的低俗风,浮躁风,模仿抄袭风,胡编乱造风,道德滑坡风,蔓延滋长;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三无”创作和庸俗、媚俗、低俗的“三俗”产品,屡见不鲜,多元共生,混杂并存的文艺思潮、文艺观念影响改变着一些人的创作走向,脱离现实、脱离人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了偏差。众声喧哗,乱象丛生的文艺生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实施价值引领,一方面,对错误思潮不良倾向进行拨乱反正,一方面,大力加强文学队伍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文学工作者的思想境界、道德境界、艺术境界、坚定正确的创作方向,对于纯净和健康文学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凝聚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其中重要一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反映好人民的心声,而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过分的表现自我,要把人民时刻放在心上,坚持到人民中去,切实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相连,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只有这样,才能自觉为人民而创作。

(二)遵循艺术规律,坚持在“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中进行文艺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要融入人民之中,沉入生活之底,“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创造”。对于生活、工作在基层的广大业余作者来说,写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是一种写作优势,应当在自己的身边掘一口深井,引为创作之源,万不可好高骛远,盲目地追风、赶潮、应景,看人家写什么自己就写什么,看人家怎么写,自己就怎么写,结果力不从心,只好模仿抄袭,胡编乱造。

《辽河》选发稿件,不重名气,不论身份,不分地域,看重的是作品接地气,有质地,有温度,有真情实感,有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发现、发掘对生活对时代有清醒的审视、切身体验和深入思考的原创作品。不关照那种违背生活真实、艺术真实、缺少合理性,必然性的作品;不关照那种脱离生活,架空现实从想象到想象“空对空”的作品;不关照那种歪曲生活、违背历史、戏说古人,消费崇高的荒唐离谱的作品;不关照那种千人一面,似曾相识,照抄照搬,依葫芦画瓢的作品,坚持引领作者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三)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要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爱国主义是一种家国情怀,家园情怀,爱祖国,与爱家乡是一致的。我们的文艺必须植根于厚重的民族历史和脚下坚实的土地。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下,《辽河》将引领广大作者关注两大题材系列:一是回溯历史,唱响中华民族正气歌,谱写中华民族英雄谱,绘制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卷,这是重大的历史题材系列。二是植根乡土,为家乡巨变赋诗,为美丽中国放歌,为父老乡亲立传,这是丰富的乡土题材系列。《辽河》选发稿件将注重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主旋律作品。兼顾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

二、审美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切中时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文艺审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文艺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社会属性,进入市场流通又有商品属性,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如何在两种属性、两种效益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涉及到文艺的审美价值追求和价值评判尺度问题。

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永恒追求,是文艺创作的主格调。我们的作品在反映生活塑造形象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存在于生活之中和人们心灵深处的求真、向善、尚美的可贵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通过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 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关于文艺审美的价值评判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简言之,就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对文学而言,观赏性就是可读性。为此,必须坚决反对和摒弃“娱乐至上论”、“金钱至上论”及庸俗化倾向,务必杜绝“三低”作品(低俗、低下、低级)和语言上的“三粗”(粗俗、粗糙、粗鄙),保持《辽河》清新、纯净、健康、向上的风格,“有筋骨、有情怀、有温度”的作品呈现。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审美追求和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追求。

三、 人才展示

文艺创作,以人为本,说到底是人才问题。

《辽河》作为地方性文学期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将伴随广大青年作者从起步到腾飞的全程,承担起人才成长摇篮的作用。

普及与提高是文艺创作的辩证法,是相辅相承的的两个侧面,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普及是群众的参与度,是数量的积累,旨在组织扩大队伍,发现新人;提高是注重质量的渐次提升,重在推出优秀作家优秀作品。优秀作家优秀作品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创造能力和水平,没有优秀作家优秀作品就没有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辽河》将积极挖掘有潜力的文学新人,推荐有实力的青年作家,以两头带中间,建构起以青年作家为主体的老中青少四代梯式结构的创作群体,推动《辽河》的人才建设和文学创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具有流动性,流动才能活起来。《辽河》将发扬协作精神,为广大作者搭建交流平台,放大视野,开拓心胸,走向更大空间。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是中央制定的文艺工作者核心价值观,《辽河》将把培养、推介作者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明确,能写几篇文章的人不一定都能成为作家,不是剜进筐里的都是菜。文艺不是消遣的工具,娱乐工具,不是风花雪月的事,“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只有具备文化自觉,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的作者才可以期待。一个作者的成长包括两个基本要素:文品,人品。我们既要看文品,又要看人品。重文更重人。选好苗,育好秧,坚持以德立人,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标准。真正的作家应该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四、精品召唤

文学期刊肩负着“出人才、出作品”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而文化传承是以精品为载体的。因此,精品召唤不是我们一时的即兴呐喊,而是长远的工作目标。

精品可以是鸿篇巨制,也可以是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一首小诗,一首歌曲,关键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与其满足于发表十篇平平塌塌的东西,不如写一篇让读者有印象,对读者有影响,被读者记得住的作品。只图数量,不求质量的机械化生产、快餐式创作不会产生精品。树立精品意识,增强创新观念,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是产生精品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辽河》将坚持实施和稳步推进精品战略。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种形式,对创作精品形成舆论,形成氛围,形成共识,让精品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作者的自觉追求,自觉行动。

要建立培育精品的长效机制,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中心,开展辅导培训、作品研讨、作家研究、宣传推介、采风笔会、作品评奖等活动。

要切实加强文学评论工作。要建立一支有学识、有眼界、有能力的评论队伍,坚持“历史的、人民的、生活的、美学的”基本观点,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针对《辽河》的作家、作品进行实事求是有说服力的评论,以促进《辽河》文学创作整体上质量、上水平、上档次。

《辽河》于1978年创刊以来,历经赵博、雁翎、高作智、白凤德四位主编,现在把第五任主编的接力棒传到了我手中,倍感肩头沉重。我会带领我的团队向前走,常回首,学习发扬老主编们的园丁精神、人梯精神、伯乐精神、团队精神,继承传统,锐意创新,与时俱进,谋求发展,打造《辽河》品牌,争创一流期刊,为推动《辽河》新的腾飞而奋发努力,主动作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辽河精品文艺
辽河口
1942,文艺之春
倾听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辽河文讯
□文艺范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基于ELM算法的辽河沈阳段水污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