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渗透国家主权意识教育研究

2016-05-30 10:48林迎春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摘 要:为了高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创新势在必行。文章试图通过“整体式”教学创新现有“纲要”课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国家主权意识,运用丰富生动的历史精神资源,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和主权意识教育的实际效果,强化学生捍卫领土主权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以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国家主权意识;“整体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14-02

经济全球化的超国家性,侵蚀了民族国家赖以生存的主权基础。同时西方文化霸权也对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渗透和扭曲,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对立冲突愈发激烈[1]。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部分青年群体,缺乏辨析复杂社会形势和抵制物质诱惑的能力,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产生了质疑和动摇,甚至对国家领土主权意识也出现淡漠或偏激的错误倾向。这就需要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予以科学合理的指导和教育,应运而生的“纲要”课就肩负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意识的重担。

一、开展国家主权意识教育的意义

(一)国家主权演变概述

要扭转当下大学生群体中主权意识淡薄的消极趋势,就要首先理解国家主权的真正内涵。16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让·布丹在其《国家六论》首次提出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主权概念。主权是民族国家的根本特征和本质属性,“国家的主权具有绝对性、永久性、不可让渡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受侵犯性”[2]。特别是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后,民族国家独立和领土边疆界线的观念得到举世公认,完整系统的现代国家主权理念最终形成,主权成为民族国家的象征和荣誉。

(二)国家主权意识危机的外在因素

西方各国至今仍主导着当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引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毫无疑问,以经济全球化为首要特征的全球化浪潮为中国带来了机遇。但全球化的跨国界性和超国家性也在动摇传统国家主权的根基,甚至将国家主权逐渐边缘化。而以普世主义、人道主义相标榜的意识形态渗透,致使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在强大的物质享受的诱惑下,对主流价值观念和国家主权意识产生了信仰危机[3]。

(三)国家主权意识危机的内在因素

中国传统社会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表面的生活方式转变难以撼动其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历史的惯性使得思维逻辑、行为习惯等一经形成就难以彻底变革。因此尽管1840年的《南京条约》将中国从“万国来朝”的朝贡体系带入到近代国际条约体系中,但潜意识中的华夏中心观并未彻底消失。在大学生群体中,部分盲目狂热的非理性爱国情感和行为,反而阻碍大学生自觉形成和践行正确理性的国家主权意识。

(四)“纲要”课教学渗透主权意识教育的意义

鉴于高校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念、政治认同、人文关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为加强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价值教育,中宣部、教育部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及实施方案》,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设“纲要”课程。兼具历史课和思想政治课双重属性的“纲要”课,既可以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指导,又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政治理论进行理论阐释和合理性验证,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权意识培养大有裨益。

二、“整体式”教学在纲要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整体式”教学的内涵

经过多次修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日臻完善,这也要求“纲要”课的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结合目前教育界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我初步提出了“整体式”教学法,尝试将其应用于当前的“纲要”课教学中,以期有所裨益。

“整体式”教学主要分为三层结构,其中国家是顶层设计、教师是关键枢纽、学生是核心主体。具体应用于“纲要”课时,在国家层面应巩固其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与时俱进地创新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和宣传形式;凸显学生在思想教育体系中的主体特征,教师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使学生深入了解国史国情,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发挥 “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优化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调查研究当下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动态,及时反馈给国家宣传教育部门以调整教学大纲,三者共同构成一个运转顺畅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多元结构”中,教师的枢纽功能对保持信息通畅、优化整体效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二)发挥教师的枢纽地位

根据近年来对“纲要”课授课实效性的调研,由于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取舍略有不同,部分出现理论概括的倾向,这使缺少历史基础和理论素养的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类学生难以体悟,影响了“纲要”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因此,首先要提高授课教师的史料基础和理论素养。“纲要”课的历史学科属性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一定的历史史料根基,掌握最新研究动态,做到论从史出、言之有据,才能增强理论说服力和学生认同感。例如教材第六章抗日战争部分,传统观点存在低估国民党军队在抗战正面战场的重要作用和巨大牺牲的倾向,上百名将军和数百万士兵为国捐躯的悲壮被冲淡。教师在讲解这部分时应列举出详细数据、最新学术观点并播放抗战纪实影片,便于学生做出符合历史事实的判断。

其次,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师角色转型。它要求教师对近代史主线的把握和教学案例的选择更为成熟精当,从教材内容的讲解者向主题讨论的主持者转变。例如在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内容时,可以围绕甲午战争战败后《马关条约》签订中李鸿章的实际作用展开讨论。1898年3月李鸿章等与日方代表伊藤博文等在日本马关展开谈判斡旋,最终回天无力,割台赔款。教师应允许学生各抒己见,探讨为什么“割台”会使中国遭受领土瓜分狂潮,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各方观点进行归纳评述,提出自身相对合理的见解,增强学生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思维活跃、思想先进,对社会形势和世界潮流有着深刻敏锐的观察与认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优势选择具体方案,并将其作为期末考试和综合测评的加分项目。文史类学生可以编排历史题材的话剧,如再现九一八事件当晚东北军高级将领们的犹豫和焦虑,普通军官士兵的悲愤和无奈,以及指挥关东军作战的少壮派将领的忧心忡忡,真正将学生带入到当时剑拔弩张的战争氛围中;理工类学生可以收集历史资料,运用船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建模分析甲午海战前中日海军舰队整体实力和国内工业基础,探究这场赌国运之战的中日胜负的原因。

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过程。力图避免课程内容与现实经验的脱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同,强化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意识[4]。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其发展历史就是近代中国主权沦丧、列强交侵的生动体现。位于哈尔滨火车站的为纪念1909年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日本首任韩国统监伊藤博文而修建的安重根义士纪念馆也就极具代表性和教育意义。

加强军事国防基础教育。地方院校应与军事院校合作,或经由校内国防学院协助,进行军事科技和国防观念的学习,树立保家卫国、捍卫主权的强烈信念。邀请军队士官来校开展宣讲会,进行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采访抗日和抗美援朝老英雄,以口述史学的形式,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千古流芳;组织参观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等,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盛世来之不易,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先烈遗志,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5]。

三、结语

总的来说,“整体式”教学法是一种在明确各层角色定位和目标追求的前提下进行的,强调整体协调联动和信息反馈通畅的,不断调整的系统的教学法。其实际效果取决于各个环节的勾连情况和教师枢纽作用发挥得如何。

当然“整体式”教学法还有一些亟须改进之处,如学生对“纲要”课的参与性和关注度持续下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教学资源不均等现实问题也使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不过随着国家领导人对中国近代史的日益重视、主流文化价值理念的创新和教育投入力度的增大,“整体式”教学法将成为在“纲要”课中渗透国家主权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夏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J].奋斗,

2012,(10).

[2]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1).

[3]林迎春.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学生国家主权

意识教育意义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2).

[4]钟声,姜淑兰.吉林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

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教育论坛,2016,(1).

[5]南卫华,郭林.论国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主权意识的重

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2,(22).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