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与物流市场人才需求相吻合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物流专业;职业发展;问题;对策
现代物流业通过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实施供应链管理,成为城市和国家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物流专业在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我国很多中职学校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尝试开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在人才市场上,物流人才的需求与就业之间却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是物流专业的毕业生难找到合适岗位,另一方面却是物流企业难觅其所需的人才。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笔者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如下。
1 学生自身问题
1.1 业存在盲目性
學生选择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专业缺乏认识,二是从众心理,别人选了就跟着选。可见学生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对专业缺乏兴趣自然找不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岗位。
1.2 定位过高
很多学生认为毕业后就能做管理工作,工作轻松,收入又不低。而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行业要有所发展必须从基层做起、从一线的操作岗位做起。物流企业基层人员每天的工作除了点数量、记数字就是接货、送货,工作相对单调、枯燥,当理想与现实脱节时毕业生也就有不愿意做或者是短暂就业而后转行的念头。
1.3 从事物流业的基本素质
就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物流业务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做一些装货、卸货或搬运物品的工作,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难适应物流企业繁重的工作。
2 职业学校培养问题
我国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办学经验相对匮乏,存在不少问题。
2.1 设存在盲目性
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开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动因是“物流热”,为了提高招生量而盲目开设。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专业定向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多数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都依附本校经济、管理类系科建立起来,无论是专业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及专业教学资料都借助于其他专业,缺乏自身特色。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2 师资匮乏
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的相关专业经短期学习、培训后转变的教师灌输成为物流专业教师的,且绝大部分专业教师仅有书本知识而无实践经验和实际的物流管理能力。而中职物流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实践经验给学生的只能是经不起实际推敲的理论。
2.3 教学基地建设滞后
由于中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时间较短,缺少相应的实习基地,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仅仅学会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对于企业的实际操作环节知之不多,从而影响到就业效果。
2.4 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一般来说,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初级物流人才和一般物流操作人员,这个岗位层次对人员的实操性要求很高,然而对于理论知识方面没有过多要求。如日常订单的处理与追踪、客服服务、账单结算等操作;第二个层次是中级物流人才,岗位设置主要有物流经理、物流工程师、物流主管、销售物流经理和仓储物流经理;第三层次是高级物流人才,岗位设置主要有物流总监、高级物流采购经理、供应链总监和高级物流主管。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方向,定位在操作层,使得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就无用武之地,也不能体现出中职类学校培养学生的特色。
针对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3 教师培养学生的方向
(1)培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吃苦耐劳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
4 完善学校专业建设
4.1 设目标的明确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目标应设定为:培养有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操作经验,并懂得和运用一定管理知识的人才。定位的岗位群主要是操作层次的业务员、管员和理货员,还有一些管理层次的物流业务主管、运输主管、仓储主管等。这样培养出来的中职生就可以凭着他们过硬的技术、明确的目标定位、良好的适应能力,适应企业人才需求。
4.2 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中职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在职教师的培训,如组织教师不定期深入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和学习,以便掌握物流行业的新动态;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对物流专业的教师进行讲座,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3 场所的建设
实训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企业实习,增加对物流业务流程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建立物流实践工厂和物流实验室,进行物流模拟教学,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了解并学会操作物流相关业务流程,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迅速适应物流企业相关岗位。
4.4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设岗实习、找岗实习、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中职学校、物流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格局
德国的“双元制”、美国推行的“合作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和英国的“三明治式”等都是国外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其精神实质都是:学校与企业相沟通,教育与科技工艺的发展相适应,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权威机构调查表明,我国目前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 余万人,而且,随着企业物流意识的增强,有近75% 的企业考虑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种种现象表明,物流人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如果物流毕业生能给自己准确定位,学校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中职校物流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边静玮.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与教学对策[Z].山东省济宁农业学校网站,2010-05-06.
[2]韩丹.中职类物流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J].物流技术,2013(02).
[3]丁晓霞.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环球市场,2015(06).
[4]黄晶.物流管理人才职业教育分级制研究[J].中国商贸,2015(08).
作者单位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