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山
“有效”是相对于“无效”而言的。通俗地讲,有效就是学生受益,有收获。从本质上说,我们教师“备讲批辅考”的任何教学环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具备能力,如果偏离或不靠近这一目的,教师怎么出色的努力也没有一丁点意义。
“有效教学”,首先是要让全体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并善始善终保持。学习情境的营造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所学交代清楚,明确任务,指明方向,观察了解规范每一个学生。教师要调动各方面思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材料,精心设计,充分挖掘教材有效信息,努力營造互动、沟通和交流的课堂氛围。
“有效教学”,其次是我们教师任何时刻、任何细节都要尊重、相信学生。要透彻地了解、把握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获取新知的引领者和合作者,课堂上不再是以教师讲多少,有多少精彩的表现为衡量标准,而是要以学生学多少,掌握多少等为衡量标准。
善于观察倾听学生的听课状态、思维反应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努力使自己的备课适应学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珍视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的信心,学生会才是真正的会,千万不要为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学习的接受度。
“有效教学”,再次必须具有对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的贯穿训练。一节课学生的思维没有开启,没有独立踊跃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那责任肯定是在我们教师。通常,我们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都习惯于把自己的备课内容从没有任何问题提出地复述出来,教师很卖力,但学生却很无力。课堂上要能真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迫切愿望,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形成学生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能对学生所学知识之前的基础、习惯、能力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把握。这是设计教学思路、规划教学过程、提出思考问题、选取训练习题的参照依据,也是遵循新课程标准、落实考试大纲、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定位要求的前提基础。只有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努力使课堂上教师所讲“知识习题化,习题知识化”,精讲精练,还学生更多时间,为学生潜能发挥创造有利条件,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最后还必须要整个课堂轻松自然和谐顺畅。师生平等对话,相互质疑解难,思维火花不断碰撞。学生没有收获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当然,这当中教师丰厚的知识底蕴、出色的教学设计、优良的教学方法、高超的教学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在师生相互欣赏中完成所教所学内容,人人都会感觉上课是陶醉、是享受。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