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铎
摘 要:21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为我国的初中化学教学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想象能力;具体策略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知识有限,而想象力无限。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是人们得到新知识、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初中化学的学习涉及很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才能够深入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重点。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想象条件
只有以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依托,学生的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建设民主自由的课堂。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遭到限制,长期以来的被动学习使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缓慢,因此,教师要采用探究性教學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带领学生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二、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
初中化学主要研究的是分子、原子等抽象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要借助微观想象能力才能够理解这些内容,微观想象力是指学生通过想象了解和认识肉眼观察不到的微观现象的能力。微观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观察宏观的实验现象才能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实验,透过实验现象想象微观本质。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教师组织学生做电解水的实验,观察正极和负极的变化,根据产生气泡的现象想象电解水的本质为水分子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此外,教师还可以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作为例子,例如,糖块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速度不一样,阳光好的时候衣服干得快等现象都需要用分子和原子的微观运动来解释。
三、建立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初中化学不但要了解分子、原子的运动规律和性质,还需要了解它们在不同物质中的空间构型,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指认识观察事物的空间形式的抽象思维能力。该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例如,在学习“金刚石、石墨、C60”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橡皮泥、火柴梗等物品来组建模型,将橡皮泥分成多个部分,将各部分揉成棱角分明的块状,作为碳原子;将火柴梗插入橡皮泥中,连接组合成网状结构,通过这个立体的结构展示金刚石硬度大、分解性差、不易分解的特性。同样,教师也可以利用多个小橡皮泥块和火柴梗来组合构建石墨和C60中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从而得出石墨中的碳原子分解性强,因此得出石墨具有质地柔软、可塑性较强的结论。通过以上模型的构建,让学生了解到一种原子可以构成多种物质,不同的本质体现为原子、分子排列结构不同,不仅将课本知识简单、明确化,还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学生深入学习化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通过启发,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联想能力是指在多种观念的指导下,将多种已经得到的概念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概念的能力。联想能力是想象能力的组合形式。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通过联想能力将许多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重新组合排列,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得出新的知识。联想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不断启发和引导。例如,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这部分内容中,在正式讲解氢的制取方法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考虑一下刚刚学过的电解制取法,引导学生发现此种方法的不可行性,原因为成本太高,操作难度系数较大,且有安全隐患,紧接着提出酸和金属能够反应产生气体来启发学生联想到制取氢气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多个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对比,总结不同。例如,比较氧气和氢气的制取方法中实验条件、实验材料、实验装备的不同,并分析原因,通过以上方法不断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进行透彻的了解。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想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想象条件,提供充足的空间,并通过观察、建模和启发等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宁宁.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孟晓红.初中化学教学的想象力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04):175.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