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判性思维在英语阅读课中的培养和运用

2016-05-30 12:58冯丽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有效结合阅读教学

冯丽

摘要:在高中英语课中把阅读教学和批判性思维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思维的语言教学模式。本文从当前高中英语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在阐述批判性思维含义的同时,从教学的具体环节中理解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步骤及重要性,并结合阅读课讨论了如何把阅读教学与批判性思维有效结合。

关键词:阅读教学   批判性思维教学   有效结合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164

一、引言

批判性思维教学是西方教育高度重视的一种思维能力培养的模式。John Richard指出,学生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阅读是我们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重任之一。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从根本上来说是要通过运用逻辑和理性来指引行为。不少教育家都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定义,强调了它作为认知技能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在笔者看来,阅读中的审辨思维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策略,它要求学生能够利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判等审辨性的思维方法,对文本蕴涵的信息进行认知、理解与加工,然后进行对文本的解读、分析、评价,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的审辨思维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引导学生去理解、欣赏、评价文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它和传统教育中的“接受式”思维相反,强调学生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与作者对话、交流、沟通,来积极构建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批判性思维旨在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多角度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有机融合知识与技能,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帮助学生逐步接受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目前教师的教学活动仍是以服务高考为目的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都会以“梳理信息——知识讲解”的形式来进行授课,致使多数的阅读课仍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状态;同时,上课过程中以常见的判断正误、单项选择、填表、寻找中心句等程序化模式对待阅读,致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且阅读的积极性不高等情况时常发生。学生学习仍处于一种为了记忆单词、掌握语言点及应付考试的被动学习状态中。再者,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设置的问题欠缺层次性,使部分学生不能对问题作出及时的反馈,导致阅读课上很多学生一直处于沉默状态。这对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英语教学,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对英语教学的要求。

因此,教师们要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出发,认真思考在教学中通过学习每个单元学生应该发展哪些能力(包括语言技能以及其他相关能力)。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注意把学生的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都有机地体现在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做到这些,教师们首先要改变思想,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他们的阅读策略(即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技能(略读、寻读、理解大意)的同时,逐步形成预测、猜词、把握结构、推理判断,理解逻辑关系、作者意图并评价阅读内容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一)利用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的能力,所以在教材使用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内涵,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思维性与开放性。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在培养学生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所以对教材内容的设计就不能仅限于对文本信息的查询和理解,还要有更深层次的、开放性的、拓展性问题的提出以增加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接触机会,促使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深加工。当然,问题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所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针对文本细节设计出展示类或记忆类型的问题;设置思索型问题,获得细节后进一步挖掘文本信息,让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推理、总结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设置评估性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拓展及运用,最终加深并拓展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并可以进行适度的知识迁移。当然,这些问题的设定要有连贯性,由浅入深、由局部到综合,且主题明确,主线突出。

阅读课就是要关注阅读本身,即阅读语言内容,理解文本信息并对文本进行深度探究。体现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角度出发,同时兼顾活动的有效性,要灵活多样,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分三步走:读前、读中、读后。读前,我们要考虑让学生了解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标题、图片等的预测,通过讨论、提问、讲解等形式引导学生根据标题等线索预测文章内容,预测作者可能会得出的结论并表达自己对这一话题和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让学生积极思维,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简单了解;读中,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快读、细读、对句意的深度理解、回顾总结,主人公情感分析等反复阅读完成对文章结构及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的把握,完成对信息的理解和梳理任务,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做标注,读懂字里行间的内在含义,理解、鉴赏、评价作者的真实意图。读后,作为读中阶段的有效延续及拓展,学生在完成文本的阅读后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检查,巩固和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作者的观点以及作者如何论述得出该结论进行讨论,并以与主题相关话题进行知识的拓展。

(二)提高学生主动性,贯彻思维培养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英语阅读课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如这一课或单元涉及哪些语言技能,学生将在这些方面得到哪些发展、哪些活动能实现信息的获取,哪些活动能够训练思维和表达能力,哪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学生需要哪些语言知识的准备等。上课过程中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之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应该是建立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的关注对象不能仅仅是课本,而更应放眼在学生身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阅读和思考的主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权利与时间。有的教师擅长用PPT辅助讲课,那么就应该注意不仅要制作精美的课件,还要使制作的课件更具有有效性,而不单单是大量知识点的罗列。首先,在阅读过程中要确保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阅读过程及思维;其次,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再次,教师还要有学生主导的讨论环节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思维能力。所以,建立在学生主体之上的课堂设计就要做到有张有弛,既要培养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同时还要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都能在分析、推理、判断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考虑学生的特点、需要和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激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关注学生活动的实效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作用,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程度和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习流程,考虑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具体目标和逻辑连接,考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因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然顺畅地完成认知和内化的过程;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与学活动比例合理(约为3:7),且学生活动形式多样有效,使课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过渡自然,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根据教材与教学实际创设恰当的语言情景,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保持兴趣,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并能用英语完成不同的任务,同时也有助于对学生的思维培养。

(三)重视评价体系,完善思维培养

评价是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审辨思维中最常用的策略,阅读评价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对作者的观点和目的进行评价,对作者使用语言的评价,或对篇章结构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是赞同欣赏,也可以是质疑反对,可以是延伸,也可以是对比,它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开放性、多元性的价值取向。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评价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细节问题、整体结构及文章的层次性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完成对文本的鉴赏。对于内容、写作手法的评价会使学生对作者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同时,也可以使课堂形成一个学生善于分析思考,乐于听取不同意见的良好的探究氛围。通过评价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意识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还要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当作一个长远的教学目标来对待。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把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设计及课后巩固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相融合,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实践,在点滴中感悟,这样才能在显示教学成果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军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8(5).

[2]贵丽萍.以批判性阅读提升阅读层次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7).

[3]何强生,刘晓莉.批判性阅读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3(19).

[4]张淳.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的教学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2).

猜你喜欢
有效结合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与“学”的有效结合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