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舒玥
绘画活动,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既是游戏的一种方式,又是他们心理语言的表达及抒发情感的工具。它能更好地让幼儿表述内心世界,开启思维,发挥想象以及自主创作,从而加深其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认知,有利于自身经验的积累与发展。
而小班阶段的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不可避免地出现哭闹、焦虑等消极情绪。那么,如何帮助幼儿运用绘画抒发内心的情感需要,缓解入园的焦虑,成为我们小班老师研究的话题之一。
背景描述:
月月小朋友入园2周的时间,很长时间内一直都在哭闹,较少参与班级内的一日活动,很多时候只是由生活老师带着安抚情绪。9月18号万老师在月月情绪稍微稳定的间隙带着月月进入美工区在纸上涂画,我跟进并和月月约定下周继续来美工区绘画。
9月21号月月早上8点18分由奶奶抱着来园,哭着不肯让奶奶离开,万老师及时跟进安抚后,8点33分月月随我进入美工区……
案例描述:
案例一:9月21号观察记录
月月进入美工区后,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小声地抽泣着。
我小声地问:“月月,现在很想奶奶,是吗?”
月月点点头,抽泣的频率加快,嘴里嘟哝着:“奶奶,我要奶奶……”
我轻轻地在她旁边坐下,右手搂着她,交流关于上周的约定:“如果你想一个人的话,可以把她画出来,她不就一直陪着你了吗?”
“老师,我不会画。”月月低了低头。
“没关系,小玥妈妈陪着你,和你一起画。”于是我问她:“你喜欢什么颜色?”
“红色。”她快速回应,我让她拿出红色的蜡笔并说:“想谁了就画谁。”
“我想奶奶,可我不会画。”月月抽泣着回应。
“没事,老师陪你一起画。”于是我握着她的右手在纸上画出一个闭合的圆圈:“我们先画出奶奶的头,奶奶有像月月一样漂亮的小辫子吗?”“没有。”“小玥妈妈看到奶奶的头发是短短的,我们一起给奶奶画好短头发。”我握着月月的手从头顶向下涂画了几条短线条,画完后让月月自己在画面的左边为奶奶画好头发,月月情绪好转,画了一个短而细的头发。我鼓励她画长一点的头发,她又从头顶向下画了三条细线,并在细线的末端涂画。
画好头发后又让月月观察镜子中的自己,观察老师,用小圆圈画出眼睛和鼻子,她自己添了一个嘴巴,用横线表示,画的时候自己的小嘴也抿着。
接着我让月月自己继续画出奶奶的身体,月月用两条连着头的线画出奶奶的身体,并用三条直线闭合画出上身和下身的裙子,用小圆圈画出“纽扣”,用黄色线条画出奶奶早上穿的带黄色花纹的裙子,最后又分别画出手臂和腿,画的过程中月月的眉头不再紧锁,抽泣也已经停止了。
当月月完成涂画后,我及时问:“月月,看,奶奶就在这里,会一直陪着你的。老师帮你记录下来,能告诉我奶奶叫什么名字吗?”
月月略带上扬的音调回应:“我的奶奶叫香芬。”
在完成记录后,我和月月一起把她画的奶奶用彩纸装裱贴到了孩子们的作品墙上。
案例二:9月22号观察记录
完成奶奶的绘画作品后的第二天,月月来园后带着些许的消极情绪,但她没有像以往一样搂抱着奶奶不肯松,在奶奶离开后她自己走进绘画区,继续画了一幅奶奶的画像。整个绘画的过程中虽然嘟着小嘴,但不再带有哭泣的情绪,绘画过程持续24分钟,完成绘画后月月说:“小玥妈妈,把我画的奶奶弄漂亮了,贴起来好吗?”
案例三:9月23号~25号的观察
9月23号:经过前几天的尝试,月月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来园后都主动来到绘画区,自己取绘画纸,嘴里念着:“今天我还要画奶奶。”在绘画的过程中,小嘴放松上扬,情绪平稳,神情专注。在24日画的妈妈的作品中,妈妈的嘴角明显上扬。
9月25号:月月来园以后,主动和门口接待的老师打招呼,自己插晨检卡,自己搬椅凳,坐到美工区,对在观察美工区域的老师说:“小玥妈妈,今天我想做彩泥棒棒糖,好不好?”得到老师肯定的答案以后,自己拿取油泥板,轻轻地坐下,打开彩泥小口袋,取了少量粉红色的彩泥,在油泥板上搓成一个小圆。接着又拿取了等量的绿色彩泥,白色彩泥,一个接着一个排列,串成一串。
案例分析:
根据《指南》社会领域“社会适应”的目标,小班幼儿需要对群体活动有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引导这些入园焦虑的幼儿,让他们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有安全感,逐步适应幼儿园后有兴趣、并愿意参与幼儿活动呢?
首先,我们知道:孩子虽然小,但是情感的世界不比大人小。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烦恼,例如:小班幼儿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陌生的集体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虑,而他们往往是不会或是不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如果我们老师没有及时地观察并给与引导,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入园适应、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绘画可以让孩子用涂鸦的方式适时排遣和抒发内心的情感焦虑与情感需要,绘画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可以尽情释放,把自己的烦恼融于线条和色彩中。
其次,通过对月月的家访以及带养背景的了解,月月从小就是奶奶一直带养。在入园初期,月月哭闹情绪严重,不愿意和任何成人与同伴互动。我们通过拥抱、散步、打电话、户外游戏等多种方式尝试帮助月月舒缓入园焦虑,但效果不佳。
于是,在入园第三周,我们充分利用月月年龄较大,对于老师语言的理解与接受程度较好的基础,尝试在其情绪相对低落的过程中,引导她在绘画活动的过程中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画出自己想的奶奶,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逐步适应集体的生活。而通过一周的连续观察,我们发现绘画缓解情绪的方式对月月非常有效,她也在绘画过程中慢慢适应并喜欢上幼儿园,逐渐也能尝试其他游戏活动,这让我们感到欣慰。
经验分享:
1.尝试多种引导方式,找到适宜独特的个性方法。
在开学初期,月月表现出哭闹情绪的时候,我们尝试用多种方法安慰她,帮助她转移注意力,但是收效甚微,都遭到她的情绪抵触,嘴里一直念叨:“我不要。我要奶奶。我要回家。”但当我们引导她将自己的需要画下来的时候,得到了她的认同。每个孩子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和方式都不一样,发泄情绪的方式也不一样,只有耐心寻找到适合的方式,才更加有利于幼儿适应集体环境。
2.依托语言提示、肢体拥抱、方法示范及时鼓励幼儿参与、享受涂鸦的愉悦感。
我们建议月月画奶奶的时候,一开始,月月表示不会画。那老师就用语言引导:“奶奶有圆圆的头,还有什么?”“头上有什么?”“脸上有什么?”在月月表示不会画头发时,老师和月月一起画了一边的头发,进行示范模仿,另一边的头发留给月月自己画。既鼓励月月自己参与,又提供适当的方法,帮助月月感受涂鸦的乐趣。
3.利用家园互动、作品展示、分享交流等形式,巩固融入集体活动的意识。
在月月愿意尝试用绘画表达内心需要的那天下午,我们和她的奶奶进行了沟通。请她的奶奶欣赏粘贴的作品,并建议奶奶在家也多多鼓励月月。我们还请月月将绘画作品在分享交流环节介绍给其他小朋友,以增强月月的成就感和认同感,为月月能够尽快地融入集体生活,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