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丽
摘 要:课堂导入是一节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着学生在这节课中是否具有学习兴趣、是否始终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深受此环节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进行两点个人意见的阐述。
一、以视频方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借助录音、幻灯片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播放视频的方式,将抽象、枯燥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就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动画视频,众人皆知的童话故事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与此同时,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说出这个故事的作者——安徒生,我也趁机对学生说道:“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通常会采用拟人的手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这样,我通过在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播放视频,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接下来的谈话,拉近了学生和即将学习课文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专心致志地对文本进行阅读和探索。
二、以联系生活的方式进行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引进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现象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语文课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父亲的谜语》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道:“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你记得和父母之间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跟爸妈去旅游。”“一起看电视。”“爸爸陪我打游戏。”……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看来大家各自的感受不一样,在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里,作者觉得最有趣的事是在夏天的夜晚,坐在星光笼罩的院子里猜父亲的谜语,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幅令人温馨的画面呢,下面,你们就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去阅读课文,感受一番。”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从而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总之,我们一定要掌握各种课堂导入技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赖伟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呈现技巧[J].新课程学习:中,2014(04).
編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