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观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

2016-05-30 13:54李淑南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育领域孔子

李淑南

摘 要:《论语》一书中包含着孔子的众多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对我国现代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历代教育一直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至今仍应用于当今的教育领域。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育领域;应用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65-01

一、前言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一部对话体语录,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孔子的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做贡献。本文主要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

二、教育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要素之一,教育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治国,首先要有较多的人口,其次要让人民富裕起来,最后要教化人民。这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教育是其中的一大要素,并且要建立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孔子认为,要先发展经济,再进行教育,即“先富后教”。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再进行教育建设,而是教育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我国人口众多,同当时卫国的情形类似。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经济,随后又出台各项方针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我国先后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可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立国治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教育方法与手段

(一)启发式教学

《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特殊性中看出普遍性,也能把普遍性应用于特殊性中。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它以教师为中心,长久以来都是教师授课,学生机械地接受。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这类问题,建国后我国进行了多次课改,现在我国进行的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新课改并不是只改革课本,而是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新课改的指导和要求下,教师们也在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很明显,这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应用。

(二)因材施教

《论语·先进》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对于孔子对待同一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很不理解,便请教孔子,孔子这样回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明显的体现了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当今的班级授课制虽然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但每个学生由于智力水平、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性格、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一些中学的“快班”、“慢班”最初出现的时候,是为了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开,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分别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发展,这也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四、教师观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并提出了很多关于教师的观点及看法。孔子的教师观至今还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孔子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论语·述而》记载,“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于有我哉?”孔子亲身实践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为师后继续向有学识的人学习,不满足于现状。孔子对教育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孔子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持续了四十年,在他从政或是周游列国进行政治游说时也没有放弃讲学。作为优秀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品质和条件也逐步规范。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发展更是要求教师要不断深化和拓展专业知识,并继续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以及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论语·子路》记载,“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孔子不仅重视言传的教育方法,也重视身教的作用,将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在当今社会,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者,同样也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劳动也因此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榜样。

五、总结

孔子的教育思想应用于当代教育的方方面面,虽历史悠久,却依然极具现实意义。孔子的“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先富后教”、“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以及他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不仅促进了当时教育的发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当代教育领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遗产。

参考文献:

[1]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燕婴.论语[Z].北京:中华书局,2006.

[3]中公教育河北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河北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Z].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

[4]王凝.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内蒙古教育,2015(9)7-9.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教育领域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全民戮力而行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