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孟子人学思想及其当代德育价值

2016-05-30 14:02郝博炜
学理论·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德育价值孟子

郝博炜

摘 要:先秦儒学以“仁”为核心,“仁学”即“人学”,是研究人的学问。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界说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良之心,这也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道德的萌芽,孟子以此来区分人与禽兽;在人的价值方面,孟子提出“天爵”与“良贵”之说;在人格修养方面,孟子提出“大丈夫”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的人学思想,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角度,对当代的道德教育仍有极大的价值。

关键词:孟子;人学思想;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54-03

人的问题,一直是儒家关注的核心问题。无论是从孔子将“仁”规定为人的本质,还是孟子对人性之善的高扬,先秦儒家通过对人道观和为人道观提供理论基础的人性论和天道观的体悟,凸显了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孟子作为先秦儒家中探讨人学问题的第一个集大成者,其人学思想主要涉及“人性”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用“仁”来界定“人”的本质的思路。孟子提出的心性问题、天人合一问题、人格修养问题,无一不是后世儒家极为重视的问题。孟子的人学思想对后世儒家,尤其是宋代人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

一、人的本质——人性论

(一)人性之向善是天然的

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但孔子并没有具体论证人性之善恶问题。孟子则发展了孔子的人性思想,初步建立了儒家完善的人性论学说。孟子认为,人性之向善是天然的,而人的行为能否体现其本性则取决于外界环境的作用。孟子性善论的观点在其与告子讨论人性的对话中最能体现。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2]112

告子以水来做比喻,认为人性没有善或不善的区分,人性的善或不善全看环境,即后天的影响。换句话说,告子认为人性并没有所谓内在善的力量或是善的本性可言。而孟子的回答“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则明确地表明儒家“人性向善的态度”。如果人性是向善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做坏事呢?这就好像水的本性是向下流的,但用手去泼或者用竹管去引导,就能使它向上逆流。也就是说,社会上的各种外在力量,会使一个人去做不善的事。

由此可知,在孟子看来,人性之向善是天然的,而人的行为表现能否体现其本性则取决于外界环境的作用。

(二)性善指向仁、义、礼、智

在孟子看来,人性之向善是天然的,而这性善所指为何物?就是仁、义、礼、智。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2]112

孟子在这段话中强调,人性是向善的,如果按照人性去做,就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至于那些不善良的人,并不是本性有问题,而是因为他没有按照人的本性去做。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力给予人的,而是人本身就具有的。每个人只要要求自己,去追求自我,就会获得仁、义、礼、智;如果放弃,就会失去仁、义、礼、智。可见,孟子将孔子的“性相近”观点改造成了“性相近”于人的仁、义、礼、智,相近于人的高度的社会化上。

(三)人性就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在探讨人性时,孟子认为人性就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2]83。“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这个问题不同于“人异于禽兽者”。因为“人异于禽兽者”是指人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而禽兽没有。“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则是人异于禽兽的根据,是人所以会有仁、义、礼、智的根据。这就是说,人性虽指向仁、义、礼、智,但人性并不是仁、义、礼、智本身,而是尚未成为仁、义、礼、智,但可以成为仁、义、礼、智的根据。孟子将这种“根据”称之为“端”。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35

将仁义礼智之“端”与仁义礼智本身区别开来,是孟子人性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了儒家人学思想史一次重要的理论飞跃。

二、人的价值——“天爵”与“良贵”

所谓人的价值,就是指个人对于他人、社会所具有的意义或作用,即个人对于他人、社会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的本质在于创造(物的和人自身的)价值,以不断满足群体、社会以及包括自身在内的个人的相互需要。人的价值是创造与享受、贡献与索取的统一,也是权利与义务、目的与手段的统一[3]。中国哲学自古就有“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命题,可以说是关于人的价值的学说。古代对于“价值”这一现代名词称之曰贵。孟子有“良贵”之说。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2]118

孟子把人的内在价值称为“天爵”和“良贵”,这是人所固有的价值,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人之所贵”则是当权者所给予的,是可以剥夺的。孟子认为,人的“天爵”和“良贵”在于“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人应向往仁德、义行、忠诚、信实,乐于行善而不疲倦。人的内心要求自我向善、行善,就不会感到疲惫。良贵就是一种“天赋人权”或“天赋价值”,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把人当人看待,表现出中国哲学中重视人本的价值传统。

三、人格与精神境界——“大丈夫”

人格,古代称之为人品,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什么是崇高的人格?怎样才能形成崇高的人格?如何才能保持崇高的人格?这是先秦时代以来哲学所探讨的一个中心问题。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仁”“礼”结合的人格论,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人格理论——“大丈夫”理论。孟子的“大丈夫”理想是一种有极强道德价值观念,催人向上奋进的精神力量和独立刚毅的理想人格[4]。

(一)独善其身,兼善天下

孟子的“大丈夫”理想首先强调的是人要有尊严,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依附权贵、屈服威势的行径是令人唾弃的。对孟子“大丈夫”理想概括最为精炼的言论体现在“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59“丈夫”原指成年男子,加上“大”字,增添了伟大不凡的意味。孟子认为这个“大”字,不是由权力、财富、地位、名望决定的,而是由人格、修养、品德、志向来决定的。只要你肯下功夫,你就可以成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个“不能”,将儒家精神展露无遗,人的精神力量确实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此外,孟子又说:“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131作为一个“大丈夫”,不论是得志还是失意,都不能为势利所动,要唯义是从。不得志时要注重加强个人修养,得意时做了官,就要为天下人做好事。做到“独善其身”和“兼善天下”才能算是“大丈夫”。换句话说,要想做到“独善其身”和“兼善天下”,就必须成为“大丈夫”。

(二)至大至刚,养浩然之气

“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形成,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的,这个过程被孟子称为“养浩然之气”。“浩然”指盛大流行之貌,“浩然之气”就是指盛大流行于全身乃至全宇宙之正气。孟子具体解释“浩然之气”为:“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2]30“浩然之气”的状态,涉及个人修养,需要有具体的生活体验作为理解的基础。其培养,一定要“直”。“直”不仅指正直,也包括真诚。一个人只有做到真诚,才能像一条直线般表现出内心的意念,没有任何歪曲的念头。要以“直”来养气,与义行和正道相配合,不要阻碍它、扭曲它,要不断集结义行,如此一来,它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很显然,培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是鼓励人们通过不断的人格修养,行义举,走正道,保持节操,奋发向上,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突出了人的文化特性、社会特性,并将其理想化。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是重义、重精神修养、重人的主动精神。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长期为后世所称道。历史上的很多不畏强权、坚持本心、刚正不阿的仁人志士,大都受到了孟子这些思想的影响,真正陶冶出了“大丈夫”的人格特点。

四、孟子人学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

孟子的人学思想特别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的塑造,他认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和做好一切事情的出发点。这对于我们今天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的。

(一)德育目标的设定应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

孟子认为,人性是天然向善的,道德源于人的内心。能够达到理想人格境界的人,不会把道德看作是外在力量束缚自我发展的枷锁,而是把道德修养视为自己内心的需要,是自己自由意志的选择。因此,德育目标的设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学生根据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主动地将外在的德育目标转化为自我内心的信念。

同时,孟子设定的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极具人文关怀的。每个人只要遵循自己的内心本质,通过后天不断的努力,都可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大丈夫”从不勉强或埋怨别人,而总是推己及人,把百姓摆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因此,德育目标的设定要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有不同思想、情感和需要的独特个体,仅仅实施灌输的、千篇一律的生硬教育是很难有良好的德育效果的。德育目标的设定只有充满人文关怀,才能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德的自觉性,道德教育才能深入人心,发挥其实质性作用。

(二)德育内容要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教育

孟子憧憬的理想人格,是以居仁由义为核心的知情信意行相统一的道德人格。当代社会转型期外在因素的复杂多变,加之我们对人格培养的忽视,造成不健全的问题人格频现。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应当吸取孟子理想人格的培养经验,注重对学生人格问题的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其中,树立人格平等观和培养有尊严的人格是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

德育要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首先就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格的本质,树立平等的人格观。人与人之间,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可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平等,但所有人的人格一定是平等的。人格修养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 不断锤炼的。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有道德潜质的。教育者要以平等的姿态去看待每一位受教育者,引导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去实践人格平等的观点。

将平等人格的教育加以延伸,我们会发现,培养有尊严的人格,也是培育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格尊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维护自己的人格独立与尊严,二是不伤害他人的人格尊严。有尊严的人格,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不自贱,不自侮。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尊重他人人格。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当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在社会交往中,不能因对方职位高于自己便卑躬屈膝,也不能因对方职位不如自己而颐指气使。我们的德育要培养的不是见风使舵的卑微者,而是要培养有大丈夫气概的独立的、自信的人。

(三)德育方法要实现知行统一,注重践行

我们当前德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学生践行。学生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接收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而不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加以实践,那么外在的德育内容就不可能被学生所真正接受,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培养的人,不应该在理论上滔滔不绝却在行为上一无是处,德育要使人变成言行一致的人,理论素养与道德践行能力相协调的人。在孟子理想人格的修养中,知行统一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不断的人格修养,行义举,走正道,脚踏实地,奋发向上。

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应把德育理论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同时,我们应当在知的基础上引导人们践行。孟子主张在“行有不得”的时候就“反求诸己”,道德需要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加以反思,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还在道德践行。道德教育应当增加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使其融入社会生活并意识到自己的公民地位,培养社会公德,使人们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势.论语·阳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45.

[2][宋]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109.

[3]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14-416.

[4]李中华.中国人学思想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9.

猜你喜欢
德育价值孟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
长征精神和青年成才
学校红色文化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践研究初探
大学生篮球选修课的德育价值研究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民俗的德育价值
学生游戏的德育价值及游戏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