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知识分子”内涵与特征分析

2016-05-30 00:50曾娅王立东
学理论·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文化

曾娅 王立东

摘 要: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发展历程中的必然存在形态,在时代背景下具有相对突出的文化表征,即自我独立性、公共性与专业性并举、实践性、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等。对其内涵、特征的认知,是把握公共知识分子这一特定现象的前提和基础,对知识分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公共知识分子;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100-02

古今中外,对知识分子的研究从未间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微媒介的强势普及,知识分子早已不再是纯粹理论化的存在,而是在时代背景和历史情境下的复杂现象。公共知识分子以知识分子为原型,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并内在地蕴含了当代意义,是知识分子在发展历程中的特定产物。

一、“公共知识分子”的内涵

(一)“公共知识分子”的定义

1987年,美国哲学家雅各比出版《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最早明确提出“公共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并指出:“知识分子面临着公共性消失的危机,呼吁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立足专业,放眼天下,用自己的言行和创作参与社会运转,并呼吁知识分子要有社会责任感,勇于充当引路人。”雅各比洞悉由于专业化学院的出现,知识分子的公共性逐渐衰落甚至消失,出现与公共知识分子相对的专业知识分子和学院知识分子。美国学者波斯纳对公共知识分子的界定着重强调了公共知识分子的写作及诉求对象上,他说:“知识分子就‘公共问题即政治问题面向社会公众写作,或者其写作至少比仅仅是学术人员或专业读者更为广泛,当然所谓的政治问题是从这一词汇最广泛的含义而言的,倘若从意识形态、道德抑或政治(也许它们全都是一回事)的视角来看的话,也包括文化问题”。萨义德心中的公共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这也是被学界认可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中国关于公共知识分子研究的权威学者许纪霖先生指出,界定公共知识分子的首要前提就是明确“公共”的含义,即:“第一是面向(to)公众发言的;第二是为了(for)公众而思考的,即从公共立场和公共利益,而非从私人立场、个人利益出发;第三是所涉及的(about)通常是公共社会中的公共事务或重大问题。”所以他将公共知识分子定义为“那些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

(二)“公共知识分子”的内涵

中外学界对公共知识分子的定义有多种,有共同性,有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类存在,以知识分子为基础和根本,不但具有知识分子的所有特性,秉承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和内心坚持。在时代性的发展前提下,公共知识分子更为凸显的是其“公共性”:一种公共需求,具有市场性、社会性的表现。

其次,公共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发展历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导致的一种特定的形态,其具有相对突出的文化表征,其概念内涵和外延都小于“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中赋予公共色彩和行为模式的类存在,是一种身份的表达,而非标签式的构建。

再次,公共知识分子是伴随知识专业化、学院化建设、新媒体发展并强势普及下应运而生的,故其在现实条件下被设定更多要求,如:专业性与公共性并存,公共性为显性,专业性为隐性。公共知识分子作为时代的产物,也内在地规定了公共知识分子是以公共性为主导,以公共表达、公共意见、公共服务为实现公共性的途径和方式,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公共服务性建设。

最后,知识分子的历史嬗变历经了知识化、城市化和专业化的过程。随着现代社会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公共知识分子之“公共化”,正是较之于知识分子的一种自我能力的考证,在满足自我内在知识修养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并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在原则,秉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以体现公共服务性为依托,坚持人民立场,合理表达意见。

二、公共知识分子的特征

(一)独立性与社会性同在

公共知识分子的自我独立性建立在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基础之上,但其内涵更狭小,要求更为苛刻、明显。作为时代产物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自我独立性,应置于社会大环境和现实条件下考量,并积极融入时代特色。现代社会人们极为注重潮流,然而流行的通俗化名词即为“跟风”“随大流”。故而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言论的风向标和先锋,自我独立性尤为重要。所谓自我独立性,是在现实社会状况下,具有针对性和发展意义的,自我并不意味着自负与只活在自己世界,更多强调的是一种个性,一种不雷同、不复制的内心坚持和精神追求。公共知识分子无论是对于自身的知识研究还是人生道路选择都秉承以独立的视角,超然的态度应对,不以社会浮躁而盲目,也不以金钱利益而丧失自我,更不为自我私欲而随意依附,沦为某个利益集团或者不良企图之辈的扩声器。当然,公共知识分子的独立,并不是指个体完全脱离国家、社会及人民群众,意指其思想、观点、人格、精神追求的自由与独立,是遵从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公共性与专业性并举

雅各比在他的《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谈到,由于学院化和专业性的加强导致公共知识分子的消失,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丧失。但就中国具体国情而言,在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下,知识分子的专业性是其除知识性以外的又一根本要求。就公共性而言,即便书斋里的老夫子多少也具有这一特性,原因在于其思想成果会因为其著书立说而对他人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而当代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更是专业性与公共性并举。公共知识分子受教育程度高,有专门的研究方向,充足的物质保障其专业性的发展,并得以长期保持。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知识分子存在、发展的基础,最初产生是由于公共性消失的危机,发展源于新媒体时代,新的传播和交流方式,加之思想开放与文化交融,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其公共性的加强。公共知识分子的强公共性不仅源于其客观外部环境的改变,还在于公共知识分子的活动领域、发声对象、诉求方式、表达途径,以致追求目的都与公共性存在相关。较知识分子相比,公共知识分子是在强公共性和强专业性的有利条件和自身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公共性和专业性的并举。这是公共知识分子又一突出特征。

(三)思想性与实践性兼备

知识分子可以专注于研究,思想可以走遍世界,身体留在书斋之中。公共知识分子则不同,他的思想和身体都在路上,他们的公共性不只单靠思想、语言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付诸的实践作为保障。就这一实践过程而言,公共知识分子凭借其专业知识和敏锐眼光,洞悉社会各种现象,并以专业的态度和知识分子的敏感性对社会热点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直中问题要害,从而启发大众的思想;在持续追踪中,引导社会舆论,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者科学的解决方案,以供社会参考;同时保障其持续关注度,直至事件的解决。对每一社会现实问题,做出针对性反思、科学化的预见,以知识分子专业化的态度提出制度化建议,完善制度,促进社会发展。在公共知识分子实践公共性的过程中,秉承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并做到开放包容,这是实践的要求,也是公共知识分子实践性的基本内涵。

(四)批判性与责任感合一

公共知识分子对大众媒介发声,为社会公正代言,剖析社会热点,批评社会弊政,引导社会舆论,推进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事业的发展,这是他们的义务,同时也是一份责任。此时其公共性表现为在严肃批评之中蕴含着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当今社会,人们追求利益的脚步并没有因为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而减缓,反而愈加疯狂,导致社会中不敢扶、不愿扶、社会冷漠等现象,金钱成为评价个人成败的唯一标准,责任感的缺失导致养老成为社会一大难题,食品安全让人们生活得焦头烂额等等现实状况,使得公共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关怀和道德责任意识弥足珍贵。公共知识分子挖掘问题、针砭时弊,以期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关怀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弱者;以其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引导社会道德风向,激发大众责任意识。他们能不计得失,不求利益回报,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他们的内在特性;他们不崇洋媚外,不满口洋文、盲目崇拜,而将他国先进作为借鉴,视为反思,是公共知识分子责任心的深刻表现。

参考文献:

[1]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2.

[3]托马斯·索维尔.知识分子与社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4]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7]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9]资中筠.资中筠自选集士人风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林泰.问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Intellectuals”

ZENG Ya,WANG Lidong

(Marx Schoo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Public intellectuals as the inevitable existence form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s, have relatively prominent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namely self independence, public and professional simultaneously, practice, strong social awareness and concern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The cognition of its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grasping the special phenomenon of public intellectual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intellectuals.

Key words: Culture, public intellectuals, intellectuals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