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应有教师批评视角

2016-05-30 10:48陈治勇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阿长虚词山海经

专家对文本的解读关注的是对文本的理性分析、评价与判断,可以称之为“专家批评”。这样的解读并不一定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而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仅要关注文本,更应关注教学,即站在课堂教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与判断,我们可以称之为“教师批评”。比如对阿长脱裤子防炮的解读,钱理群先生认为:“……是语含调侃的,因为阿长所说的‘脱下裤子的战法与功效,是童年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这是因为‘深不可测而感到‘神力而生‘敬意,就不免有滑稽之感。”个人认为,这是批评家以己之心,度鲁迅之腹,以成人之心,度孩童之腹的结果。而以教师批评的视角去解读,则会考虑孩子的心理特征,那就会发现“脱裤子防炮”绝无调侃之意。

本文试着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来论述从“教师批评”的立场去解读文本对课堂教学的意义。为了遵循作者的情感变化与文脉,本文紧扣文本言语形式,按厌烦阿长、敬仰阿长、三十年后的情感三个步骤进行论述。

一、厌烦阿长

(一)白描与镜头:一种声音,一个手指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是一副动态的人物白描图。“切切察察”“低声絮说”颇具画面感,使人如见三两个农村妇女聚首而坐、促膝低语、说三道四、传播是非,再配上一个“二手指”上下摇动,指指点点,活画出一个长舌妇之形象。没有冗长的叙述,没有强烈的情感直白,鲁迅运用小说白描的手法,截取生活中经典的画面来刻画人物,于三言两语间让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并将厌恶之情熔铸其间。特别是这个“二手指”,可以与严监生的那个手指相媲美,成为文学画廊里永不褪色的经典镜头。

写人,未必要千言万语,得当的白描勾勒,经典的镜头截取,亦可于寥寥数笔间让人物跃然纸上,这是鲁迅带给我们的一种创作启示。

(二)两种修辞:移用和比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这是写阿长粗俗的睡姿。

这里,鲁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一个“大”字和前文“伸开两脚两手”相照应,颇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阿长睡姿的粗俗不雅。倘若没有这个“大”字的比喻,单说“伸开两脚两手”,则伸的程度并不明晰,但这个比喻却将之鲜明化,形象化了。要怎样粗俗之人才会有如此难堪的睡姿?而幼年鲁迅的的憎恶之情虽不着一字却因之尽显。与上文的“二手指”一样,这个“大”也深深地镌刻进读者的心灵,令读者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也成了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在文学长廊里永远闪烁着光辉的密码。人们一提起阿长,心中首先唤起的是那个手指还有这个“大”字。

这里,鲁迅还运用了移用的修辞手法。一个“摆”字本该用在没有生命特征的事物身上,鲁迅却将其放在阿长的身上,词语的移用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情感,表明幼时之“我”在那时那刻因为愤怒与厌恶并不将阿长当人看待,而是将其当作一个没有生命与情感的物品,很自然地与下文描写阿长“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的“死猪”状态的文字融为一体,表达了“我”心中认为阿长摆成“大”字是故意为之的成见,很好地传递出“我”对她的极度厌恶之情。倘若换成“睡”或“躺”,这种厌恶之情则荡然无存。

好的文章未必要修辞,但妥帖的修辞却能令文章锦上添花,令情感自然溢出。

(三)一串虚词:情感呼之欲出

虚词不虚,妙用之,则文生辉,情波起。

在母亲婉转的批评阿长的睡姿之后,阿长依然不改旧习,反而变本加厉,令“我”痛苦不已。鲁迅写了如下言语: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这段文字看似寻常,无非表达“我”的痛苦、无奈之情。但如果稍加留意,则会发现这种情感的传递全仗着文段中的虚词。倘若去掉虚词:

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看见床中间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搁在我的颈子上。

一来语言传递的情感是喜是恶并不明朗,很难断论。二来语言传递的情感强度减弱不少。而原文中,一个“但”和“却仍然”写出了“我”希望阿长在母亲婉转地批评之后能够改变粗俗的睡姿而阿长却依然如故的失望、无奈、甚至有点愤怒的情感。如果说“却仍然”传递的是有点愤怒,那么“还搁在”的“还”字则是出离愤怒了。我们似乎看到了年幼的鲁迅一边呼喊阿长,一边用力推阿长,而阿长却“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不闻”,睡得如一头死猪。于是,鲁迅写道:“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无法可想”已经怒不可遏,前面再加一“实在”则将情感更递进一层。

这段文字里,鲁迅妙用虚词,将心中失望、无奈、痛苦甚至愤怒的情感一步步呈现出来。这种有意味的言语形式很好的展现了虚词的魅力,从而引发我们关注虚词在传情达意上的功力。

(四)一组短句,一处矛盾:尽显情感张力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除夕的“我”是兴奋的、激动的、不能自已的,心都快要跳出了胸膛了。为了表达这种狂热之情,鲁迅用了大量的短句:“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这种四——八——四——四——五——七——四——四——九——二——二——三的言语间隔,使言语不断地变化跳跃,加速了在极短的时间内情感跃动的节奏,不着一字尽将人物的高兴、兴奋、急切、渴盼之情传递了出来。如果换成“辞岁之后,将从长辈那里得到的红纸包着的压岁钱放在枕边,想着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我睡在枕上看着红包”的长句形式,则冗长的言语里多了一份拖沓,言语拗口,颇为不畅,很难传递“我”那佳节来临之时的怦怦心跳、意醉神迷的如痴如梦之情。那种短句所拥有的快意淋漓的味道则不复存在了。

正当“我”沉浸在对明日美好的愿想之中时,阿长进来了。按照一般逻辑,“我”对未来的憧憬与设想和长妈妈进来的行为是并列的,并无转折关系,况且单就此句而言,去掉“然而”:

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则句子更加顺畅,承接也极为自然。因此这一“然而”似乎用得极为突兀。但从情感和语境角度考虑,上文有“不耐烦”,下文有阿长进来之后对“我”在元旦清早所说言语的要求,而“我”认为这是“辟头的磨难”,这种心理与“我”此刻的美好心境形成鲜明的反差,所以这个“然而”用得十分妥当。从“然而”和“又”字里可见阿长在此时的做法早已成为习惯,“我”对阿长此刻进来的言行是了如指掌的,“我”知道他会要求“我”做什么,也知道她进来会带来怎样的磨难。所以“然而”里有着对阿长的极大厌恶。

一个“然而”,是情感的分界与转折,将人物的心境从天堂拉到人间,从广寒宫降落到凡尘,又怎能不用“然而”呢?鲁迅在看似矛盾的言语里蕴藏千钧笔力,这一功力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似乎确凿”里,在《孔乙己》的“大约的确”里都有着极为精湛的展现。

在短句与看似矛盾的言语以及这些有意味的形式里,鲁迅告诉我们情感抒发的密码,启迪我们言语运用的智慧。

二、敬仰阿长:一种相思,一声呼唤,一腔最爱

(一)一种相思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这是一段看似平淡而很容易被忽略的文字,但它借助于虚词所揭示的人物内心一波三折的情感曲线使这段言语形式别有意味,颇值得学习。

“很愿意”写出了“我”对《山海经》的渴望心理,“很疏懒”之“很”道出了“我”虽因要《山海经》而逼过远房叔祖却未曾实现,又因其“很疏懒”而不能力逼的无奈、失望心理。“谁”字道出了“我”的寻书经历,这个“谁”是三味书屋的先生?是母亲或父亲?抑或是家里那些工人?再者就是朋友?一切都有可能,这个“谁”字包括了我所认识的、我认为能够知道《山海经》的所有人,但“谁”都对“我”之所愿无动于衷、疲于应付。于是在唇焦舌燥之时,在四处碰壁之后,在心灰意冷之际,“我”不得不考虑另谋他路。一个“买罢”,一个“又”字,道出了我自寻他路的无奈、痛苦、失望甚至绝望的心理,因为“只能”和“都紧紧”将仅存的唯一的希望都浇灭了。从求助远房叔祖不得的一起一落到千方百计问“谁”依然不得的二起二落,后者在波澜上要高出一层,紧接着自我奋力依然不得的三起三落,把希望的情感推向极点继而重重一摔,从失望终至于绝望。一连串的虚词将“我”从希望到百般无奈、无计可施、山穷水尽而绝望的心路历程描绘得一波三折,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一……就……”道出了“我”对《山海经》的魂牵梦绕、日思夜想之心绪。

(二)一句言语

山穷水尽,柳暗花明,正当“我”对《山海经》念念不忘的时候,阿长的一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给“我”带来了一个霹雳,让我震悚起来。仔细品味阿长之言,方知阿长爱意之深。

叫“哥儿”不叫“迅哥儿”,更不称“鲁迅”,称呼背后流露的是阿长对我的亲切,虽是仆人与主人,但似乎在阿长的心中,“我”俨然是她的一个小孩,一个朋友了。

“有画儿的‘三哼经”,“山海经”总共才三字,阿长却念错了两字。鲁迅说:“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我们可以认为阿长这次回家的目的就是帮“我”买这部《山海经》,而且用了四五天时间。一个妇人去买一本念错了书名的书,用了四五天时间才最终买到。我们不知道阿长要走多少家书店,要讨多少人厌烦,要解释多少回,用“千辛万苦”形容总不过分吧。这错误的书名里闪烁着的是阿长那颗疼“我”爱“我”的心哪。

“我给你买来了!”一个“我”字闪烁着得意之情,一个叹号流泻着阿长因满足了“我”的愿望而所怀的欣喜之情。

这样的阿妈“我”怎能不感激与敬仰呢?

一句话蕴藏着阿长那份浓浓爱意,在言辞间留给人巨大的思想空间,于是就意味丰富了。

(三)一腔最爱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

三个“最”字足见《山海经》在鲁迅心中的地位之重。虽然这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糙的”“纸张发黄,图像也很坏,甚至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的书。但因其满足了“我”儿时的好奇求知之心,开启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知识,“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成为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注意是“那是”不是“那时”,可见鲁迅是一辈子在用心爱着阿长所买之书的。这书如此粗糙却深得鲁迅之心爱,可见其爱得深,爱得非同寻常。在失却之后,鲁迅写道:“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一个“却”字蕴含着一份遗憾与内疚之情。“我”丢掉的不仅是一部书,更是阿长那颗关爱“我”、呵护“我”的心。于是一本书里蕴藏着“我”对阿长的感激,也蕴藏着“我”对她的遗憾与内疚。

三、三十年后的情感

孩提时候,“我”对阿长有过厌恶,有过敬仰,那是一份出自孩子心中的纯真情感,没有半点杂质,但是当“我”三十年后再次回望阿长的时候,“我”对阿长言行的理解深入得多,情感也就变得复杂得多。鲁迅向来以铁笔铸成投枪,其文字刚硬、冰冷,闪烁着逼人的寒气,但对阿长,那种向来的寒气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温存,流露着脉脉的温馨。

(一)深切的悲悯

在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鲁迅以孩子的口吻叙述着阿长的身世,其间洋溢着童真。“说的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就叫阿长”,“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幽默的言语里闪烁着孩子的稚气、天真,但在这稚气的后面,却深藏着三十年后鲁迅的悲悯情怀。这个阿长“无名”—“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无姓”—“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甚至连绰号都没有!“阿长”的绰号还是她前任的;“无子”—“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无夫”—“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这个阿长一无所有,没有地位,没有亲情。其卑微孤苦可见一斑。于是文末作者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他对阿长的怜悯同情不言自喻。

(二)繁琐规矩里的复杂情感

三十年后的鲁迅回顾阿长当初的繁琐规矩,当然深知繁琐中的爱意。但是鲁迅并未直言阿长的爱意,而是将之深藏于文字中。对于繁琐规矩的解读,一则解读文字较多,二则难度不是很大,所以此处仅选择较易被人忽略的一处标点来说一说。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这是元旦清早“我”与阿长的对话。上文阿长告诉“我”:“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而此时“我”的话只说了一半,就被阿长抢去了,这明显与她的交代是矛盾的,可是阿长此时却不顾心中的愿景,抢了“我”的话,可见其内心的急切,之后又是迫不及待的连说四句,且句句感叹,可见其当时的喜极而狂、难以自禁。这“狂”的后面隐藏的却是一个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我”一年到头日子能够“顺顺溜溜”的期盼,那是一份爱意,一份期待。

在叙述规矩的大篇幅中,无论是阿长的行动、神态,还是言语,抑或其它任何一种“我”当初认为繁琐之至的规矩,无不蕴藏着阿长深切而美好的祝愿和“我”三十年后对之的理解与感激。

(三)“意外”结构里的深长“意味”

当阿长踩死“我”的隐鼠的时候,鲁迅用了一个极其庄重的词语——“哀悼”来表达他对隐鼠之死的悲伤,用了“憎恶”“谋害”“怨恨”这些庄重的词语来表达她对阿长的“讨厌”,可见此事在“我”心中影响之强烈,记忆之深刻,它对“我”而言已经不是事情,而成为了一大“事件”。按理说,如此重大的事件应该大书特书,可是奇怪的是找遍全文,仅有第1段、第19段、第26段零星的几个词句提到此事,事件之大与篇幅之微构成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强大的张力。这种违背常理的笔法只能有一种解释:三十年之后的“我”站在理性的高度原谅了阿长,记着她的爱、她的好,而极力的克制甚至有意的忘却她当初似乎对“我”造成的不快的一面。在“意外”结构安排里,我们读出了鲁迅那一颗感恩的悲悯之心。

(四)易忘的文字,深藏的情感

鲁迅的情感在《阿长与〈山海经〉》里看似显性,其实有着更为隐性的部分。

①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这里不说“总和这‘切切察察有关”,却加上“不知怎的……我……疑心……”,说明三十年后“我”明白或者觉得“我”当初的想法是错误的,那是“我”个人的感觉,其实家里的小风波和阿长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是“我”冤枉了阿长。这里,隐藏着“我”对阿长的愧怍之情。

②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她不开口”四个字,说明阿长其实已经认错,她可能会想,“啊!我让我的迅哥儿受苦了!我不是有意的,我下次一定得改,但是我能做到吗?”她的内心也许充满了歉意,为没有照顾好鲁迅而充满了自责。但是儿时的“我”并不懂阿长的“不开口”,从“还……这实在是……”等词可以看出“我”认为阿长是故意的,且对其充满了责备与愤怒之情。三十年后“我”明白自己错怪了阿长并为之深感歉意。

③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

第六段的“但是”从结构而言实为不妥。它与上文无法衔接。上文讲阿长的不良睡姿,这一段用“但是”,应该是讲阿长“好”的一面,可是这里又讲阿长那些“我”认为不好的繁琐规矩,上下文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都是讲阿长的“坏”,所以不该用“但是”来转折,因为前后不存在转折关系。若把“但是”换成“而且”,或者把句子改成“她懂得许多规矩”才能更好地与上文衔接。所以这里是一个“败笔”,一处矛盾。孙绍振先生说,让学生于“一望而知”处读出“一无所知”来。此处“败笔”堪称是孙先生观点的经典实例。恰恰是这个看似不妥的“但是”,却隐藏着鲁迅对阿长的肯定。“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细细品读“但是”,它蕴藏着“我”对阿长的一种赞赏与肯定。这个规矩里有着阿长对“我”的细腻与体贴,爱意与温情。这个“但是”是三十年后的“我”在深深懂得阿长之后,很真诚的用上的一个赞美之词。

以教师批评的眼光读《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关注的课堂的视角,是文本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是学生言语的习得;我们读出的是儿时鲁迅的童真童心,是成年鲁迅对阿长的感激、怜悯、内疚,伤感。经典的文本有千百种解读,但是,教师应该有教师的立场,教师应该有教师的解读使命。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应该成为教师解读文本的一种观念,一种方法。

陈治勇,教师,现居杭州。

猜你喜欢
阿长虚词山海经
高铁阿长过生日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阿长买《山海经》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鲁迅《阿长与》的真情之美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