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莲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全社会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学校乃至于社会的其他教育机构,都在朝着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全方位人才的方向前进着。语文作为一门兼具语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对于素质教育和发展学生全面能力占有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优化课堂
每一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授课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学校经常会组织公开课,让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的课堂,同样的内容,有的教师讲着,学生听得兴趣盎然,互动积极,教师的授课都变成一种享受,而有的教师讲着,学生却昏昏欲睡、索然无味,教师授课也毫无激情。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充满趣味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如,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地与学生在课上交流等。只有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氛围活跃了,教学方法用对了,学生兴趣激发了,那么就一定能收获高效的课堂。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拓展知识
多媒体是现代化非常重要的产物之一,它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便捷、舒适,而且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今,它已然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将原本呆板的语文课本变得生动、直观、活跃、真实,而且还能有效联系课本内容和客观事实,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加深印象。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课本上没有涉及,学生接触不到的知识,来拓展他们对于语文课程的认知程度,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课程,从而更加容易接受并掌握最为实用的语文知识。
三、加强听、说、读、写的培养,增强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就必须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继续培养和提高,增强学生的自学自悟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整个语文课程教学中,不能一味守旧,“传道、授业、解惑”,只注重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来。为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更新观念,探索更具現代化、更加完善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素质教育。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