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摘 要:在元末东南文士中,马玉麟较少被提及,但通过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他的诗歌思想内涵丰富,有积极入世渴望青史留名的政治情怀,有向往归隐崇尚自然的隐逸闲适,有爱惜黎元忧国忧民的深沉感伤,有宗法儒学宣扬孝慈的正统思想,有思乡怀人的忧伤,有交友唱和的不羁,有向往军旅的豪迈。内容丰富趋于多元化,这与元末文风以及马玉麟的生平仕宦历程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马玉麟诗歌;思想内涵;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28-03
马玉麟(1321-1367)字国瑞,字伯祥,又字谷,号东皋道人,又号东皋先生,海陵(江蘇泰州人),出生于元末明初的政治动荡时期。在短短的46岁的生命历程中,他经历了元朝从衰败而走向灭亡的全过程。他既是一位仕途有所建树的能臣,也是一位末世诗人。正是这两个身份的重合才造就了马玉麟诗歌的独特风格。与吴中文士中那些逃避官场,愤世嫉俗同时终年过着隐逸生活的诗人相较,马玉麟诗歌中的特有的政治元素让他的诗歌风格呈现出许多与当时文风迥乎不同之处。
马玉麟的诗歌约一百二十七首,体裁灵活多样,古诗、律诗和绝句信手拈来,且与诗歌内容相得益彰。在诗歌体裁的选择上体现出了马玉麟的个人喜好——绝句和律诗居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元代诗歌“宗唐”的整体特征。马玉麟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他个人的生平际遇、性格特征以及元末文风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积极入世
元朝末年民生凋敝,社会动荡。身逢末世,更激发了诗人马玉麟试图通过自己的政治能力挽救危局的情怀。这类诗主要表现了诗人马玉麟的政治理想是积极入世,青史留名。希望与古圣先贤一脉相承。他关心政治,想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社会问题。“我独怀深虑,谁令解倒悬?”他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内心充满了焦虑。他期望“功成当封侯”“岁久宁惮劳”,为官殚精竭虑也心甘情愿。“深期树勋业,留付史臣编。”(《送周参政之淮南》)一句更是直接袒露了自己的心声。这种思想在《杂诗》一诗中有最突出的表现:
子房佐汉室,竹帛多奇勋。严光钓桐江,白发甘隐沦。出处难大异,名节固其伦。顾余衰朽质,青云徒致身。欲买钓竿去,上有尧舜君。
操也能用武,仿佛如孙吴。直倚奸雄姿,擅威肆狂图。终焉移汉祚,群雄假天诛。三分势未定,回首万骨枯。当时荀与郭,自非祎周徒。
通篇铺排了张良、严光、姜尚、荀攸、郭嘉等著名贤者能臣的典故,以此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仕希冀有一番大作为的迫切的心理和兼济天下的情怀。忠君为国,建功立业是传统士大夫阶层的最高理想,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马玉麟的政治理想。除此之外,诗人在一系列诗歌当中提及了孔明、周瑜、范仲淹等许多儒将、名臣,同样表达了诗人他们的仰慕之情。如在《舟过福山》一诗中,诗人希望自己像孔明与周瑜那样辅佐明君“自忆孔明匡蜀主,更怀公瑾遇孙权”,但英雄常常无用武之地。“古今多少英雄恨,回首东风思惘然”,英雄之恨是痛恨那些奸佞小人颠倒是非葬送了国家的大好江山。同时也隐喻着作者痛恨张士诚相信佞臣而误事,这也体现出马玉麟在政治上的刚正不阿的品质。于是诗人对如名臣范仲淹一样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臣精神无比景仰。他在《拜范文正公忠烈祠》中写道:
阖闾城外天平寺,忠烈英灵在此山。十载出师关相业,九重抗疏动天颜。平生功盖乾坤内,有子名齐伯仲间。三酹先生古祠下,徘徊瞻慕夜深还。
诗中歌颂了范仲淹为国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可以达到“功盖乾坤”的程度。而最让诗人仰慕的是“九重抗疏动天颜”的壮举,在马玉麟的眼中,这样拼死进言的臣子才是真正的能臣,也是他自己想要达到的最高的境界。
二、向往归隐
总体来讲,马玉麟的诗歌主题是积极入仕的。但与那些古圣先贤一样,在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得到施展的时候,亦或是遭遇挫折的时候,难免要抒发厌恶官场、希冀归隐的情怀。马玉麟的号是“东皋道人”、“东皋先生”,足见其对陶潜的敬仰之情。逃离官场,回归田园也曾是马玉麟的梦想。这正体现了元末诗人避世归隐与坚守臣节的矛盾。马玉麟通过他的诗歌聊得暂时的安慰,这也与元末吴中诗风“诗本情性”的新变有着密切的联系。马玉麟在《次韵周伯温左丞过洞庭山》中就表达了这种思想:
我爱洞庭湖上山,芙蓉两朵碧霄间。雷声起谷雨时到,云气逼人龙夜还。地限天南通越国,路从水底出秦关。登高送远怀千古,却羡渔舟个个闲。
诗人游历洞庭湖所作此诗,让人不难想到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雷声起谷雨时到,云气逼人龙夜还。”雷声云气衬托湖的澎湃动荡,极为有力。自古诗人登高必会借此抒怀,“登高送远怀千古,却羡渔舟个个闲。”抒发出诗人功成身退的归隐情怀,而这只是一种理想的追求罢了,济世苍生才是思想的核心。
此外,元代文士交游唱和蔚然成风,他们向往兰亭盛会。元末吴中地区最负盛名的“玉山雅集”成为时代的印记。马玉麟与玉山雅集的许多文士都有密切的交往,他与名士倪瓒交集颇多。玉山雅集追求高雅飘逸的艺术品位和逍遥自适的人生旨趣的宗旨也深深的影响着马玉麟的诗歌风格。诗人徜徉于吴中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对大自然由衷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如《舟次石湖》:
得此东风便,飞帆过石湖。日光边雨澹,岚气到山无。杨柳频啼鸟,波涛乱浴凫。可无行乐意,有酒况盈壶。
虽然人在异乡,偶尔泛舟湖上也给诗人带来乐趣。诗人还通过一系列诗歌集中表现了自己所居住环境的优美,自然景物的无限美好。《溪山春晓图》则描绘了西山春天的景致画风清新明丽:
溪口春云带雨飞,春潮半没钓鱼矶。山中见说堪归隐,三月人家笋蕨肥。
《画兔》一诗更是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兔子可爱的情态与惊恐的心理,惟妙惟肖:
二月江南无限春,茸茸芳草尽容身。莫教野雉同三穴,恐有原头打猎人。
在与吴中名士的交往过程中,马玉麟通过诗歌充分表现了他隐逸闲适和率性通脱。如《小丹邱为陈敬初作》:
邈彼丹邱山,窈窕如桃源。飞楼集鸣凤,曾涯啸清猿。溪明绚鼍采,石古滋藓痕。羽人或从遊,风景难具论。君子昔居此,别久萦心魂。缩地远莫致,结想烟雾繁。积石象岩穴,开轩俯林园。采芝随鹤步,横琴坐松根。青云在咫尺,逍遥以忘言。
诗人描绘了清猿啼叫、凤鸣飞楼的世外桃源,“采芝随鹤步,横琴坐松根。青云在咫尺,逍遥以忘言。”芝兰玉树、翠松鹤步,一幅清远高逸的古朴画面跃然纸上,颇有陶潜“欲辨已忘言”的高远意境。诗人在《题湖州沈自诚水竹居》中写道:
水晶楼阁净涓涓,竹色湖波共一尘,雨气入帘风满几,月光流屋翠生烟。九疑咫尺邊湘浦,千亩苍茫接渭川。市南小船如着我,笔休茶余过年年。
水晶楼阁晶莹剔透,翠竹与湖波交相辉映。清新爽丽的雨气吹帘而入,扑面而来。月辉洒满房间。如此静谧之景让诗人无比自适惬意,自然表达出“笔休茶余过年年”的闲适之情。
三、关心百姓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马玉麟不仅在政治上体现出突出的能力,他始终鞭策自己做一个让百姓爱戴的父母官。这与马玉麟深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密不可分。作为张士诚幕府的一名高级幕僚,马玉麟位高权重,却依然心系百姓、爱民如子,这在动乱的元朝末年实属难得。他发自内心的关心百姓的疾苦,深入百姓中间了解他们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他的内心深处“爱民”是毫无造作的主题。正因如此,他大力讴歌了普通百姓辛勤劳作的画面。这在《田家妇》中表现最为深刻:
妾身住家近农亩,新年嫁作田家妇。上堂拜姑阿姑喜,把酒殷勤为姑寿。银钗斜插云鬓光,鲜鲜白紵裁衣裳。春来养蚕蚕更好,绿云绕屋生柔桑。晴窗缲丝织绫绢,尽与阿翁送州县。阿姑莫愁妾无衣,此身已许甘贫贱。白日插秧夜织麻,手足胼胝无怨嗟。不似燕城富家女,双鬟堆鬓颜如花。深闺初长才二八,一朝嫁与商人家,商人告别洛阳去,楼船又贩南昌茶。东州西县不相见,何如种因双踏车。
诗人以一名普通的农妇的口吻叙述了农事的艰辛,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她都毫无怨言。“白日插秧夜织麻,手足胼胝无怨嗟”,不分白天和黑夜的辛勤劳作,让这位“新妇”手足都产生了老茧,但她却“无怨嗟”,这直接讴歌了普通劳动者的勤劳的美德。更为出色的是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胼手胝足的“粗鄙”的农妇和“双鬟堆鬓颜如花”的燕城的“富家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富家女嫁为商人妇,免去了体力劳作的辛苦,但是却要忍受着与贩茶丈夫的长久的别离之苦。这又怎能和我这个“粗鄙”的农妇因为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喜悦与幸福相比呢?诗人借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遭际来讽喻那个“富家女”,更加鲜明的突出了底层劳动者的伟大。这由一位元朝的官员的诗作中体现,甚为珍贵,集中反映了他体恤民力,关爱百姓的思想。又如《拟古》诗有云:
朝上箔上蚕,暮采陌上桑。桑尽蚕已成,缲丝雪盈筐。东家绿窗女,染丝满高堂。所重好颜色,将欲媚春光。妾心不敢效,特以问姑嫜。姑嫜为妾言,染丝当然黄。织成龙衮衣,年年贡君王。
诗中写出农村的耕织赋税,“东家绿窗女,染丝满高堂。”“织成龙衮衣,年年贡君王。”女子辛劳养桑,辛勤染丝,在漂染过程中享受劳动的喜悦,丝如明媚的春光给人带来快乐,将丝染成黄色织成龙袍进贡给君王,这就是劳动的收获。
四、宣扬慈孝
马玉麟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也是他忠君爱民思想的根源所在。理学要求,在家内,母于子慈,子于母孝,弟对兄恭,兄对弟悌。在朝中就是臣子对于君王的绝对忠心,官员对于百姓的无限爱护。这些思想在马玉麟的一系列的诗歌之中都有所体现。如弘扬儒家的传统道德中的“慈”的思想的《张氏母诗》:
长沙张氏母,当代尽推贤。问学惟孤子,终身不二天。自炊茆屋饭,时诵柏舟篇。旅食三千里,孀居四十年。蛙鸣春沤苧,蚕老夜张绵。经乱愁难写,承家赖有传。百年如晓露,一梦隔重泉。帐冷冰霜在,机闲杼轴悬。子忧心独苦,乌养志空怜。刻石铭贞节,应归太史编。
诗中“问学惟孤子,终身不二天”赞扬了从一而终的的张母。这位自孀居四十年的张母为了能让自己的“孤子”能出人头地,不辞辛苦的千里奔波。不但每天辛苦的做家务精心照料自己的儿子,还抽出时间来教育他诵读诗书,要学业有成。宁可自己的生活艰苦些也要让孩子有个好的前途。诗人甚至说应该为这位母亲立碑,她的事迹足以彪炳史册。此外,还有弘扬儒家的传统道德中“孝”的诗篇,如《慈鸟篇》:
秋林瑟瑟风凄凄,中有白头鸟自栖。霜寒月皎木叶下,老鸟哺雏雏乱啼。几番饮啄早还暮,水食未将重回顾。一朝雏鸟振羽毛,鸟更低飞复将护。大雏惊弹久不归,小雏独傍新巢飞。老鸟病翮啼不息,小雏只影情依依。反哺食甘鸟病愈,鸟顾小雏时若语。中心哀哀念大雏,何日东归得同聚?小雏晨啼到日不哺,愿天假年及老鸟。一年三百六旬又六日,日十二时时哺雏。迟迟爱日雏更喜,谁人为雏画作反哺图。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诗人以动物喻人,以寓言故事的形式生动而形象的表现出儿女孝顺父母的主题思想。《本草纲目》中称乌鸦为慈鸟:“此鸟出生,母哺六十日,长者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乌鸦小时候,白头鸟哺雏“几番饮啄早还暮”辛辛苦苦出去找食物,回来后一口一口地喂食给雏鸟。等到雏鸟长大,“老鸟病翮啼不息”。这时,雏鸟没有忘记老鸟的哺育之恩,也学着老鸟的样子,每天出去寻找食物,反哺老鸟,直到老鸟死去。“小雏只影情依依”他们之间的情感令人感动。“反哺”是乌鸦的习性。乌鸦的雏鸟长大,必衔食饲其母。
总体而言,元末诗人马玉麟诗歌的思想内容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而在众多的诗歌当中表现积极入世,“深期树勋业,留付史臣编”“我独怀深虑,谁令解倒悬?”的思想最为突出。思想内容丰富性继承了唐诗题材丰富,流派众多,“歌以咏志、诗以言情”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马玉麟作为政治家及诗人的双重身份的诗歌特点。
参考文献:
〔1〕马玉麟.东皋先生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郑元祐,马玉麟.元代别集丛刊郑元祐集·马玉麟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