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吉
摘要:通过多年的教师经历,对如今中职生的心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以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问题;自暴自弃;对策;联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100
多年的职业教育生涯,让笔者总觉得当今中职生存在着:个性偏差、厌学、心理逆反严重等问题,甚至有的中职生逐渐误入歧途。细细想来造成中职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自家庭环境、自身因素、教育方法和社会影响。
一、造成中职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 家庭影响。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巨大。(1)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有些家庭教育孩子时比较粗暴,这样的家庭使孩子形成胆小、孤僻、自卑的心理;有些家长则大包大揽型,什么问题都替孩子做决定,使孩子形成强烈的依赖性、使孩子变得没有进取心。(2)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之间存在问题上的分歧,双方关系紧张,容易发生激烈的冲撞和矛盾,使得学生出现问题后不愿与父母沟通,在心理上与父母产生代沟,缺少温暖和爱,性格畸变形成差异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3)家庭贫困。父母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经济方面,使子女的教育处于放任状态,子女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导致某些情感、情绪障碍,甚至出现其他问题行为。(4)独生子的现状,导致溺爱造成的危害严重,有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这种家庭因为隔代教育溺爱孩子,造成子女任性、自私的不良心理,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主性、意志薄弱。
2. 自身因素。当前中职生处于心理转换的时期,因此,在生长发育和心理成熟方面存在一些交叉点。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职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不平衡性。青年初期的他们正处在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的时期。这阶段,他们的生理日益发展走向成熟,但是心理却发展缓慢落后于生理的发展速度,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没有成熟,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有着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2)交往能力差。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特别是在同学之间,缺乏人际沟通的技能技巧,没有协作的观念,缺乏分享的意识,没有谦让的习惯。无论是快乐、忧伤、烦恼都不愿意向别人倾诉,独自闷在心里,长此以往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3)学习没有兴趣。大多数中职生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已经落下,现在对学习也不存在自我动机和愿望,基本上都是因为其他人的要求而被动进行的学习,所以再接触到书本时就会产生明显的厌烦心理。
3. 学校教育不当。虽然是中职学校但普遍存在以普教方式管理职教的情况,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4. 社会影响。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以及人们对中职生的偏见,使得中职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他们看到许多同龄人过早的进入社会就业挣钱,也使在校生产生心理负担,导致无心学习。
二、解决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对策
1. 学校方面
(1)以德育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人格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应符合当前德育的大方向,完善每个学生的人格素养。目前有的学校将工作重点放在少数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上,建立心理咨询室,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主动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拓教育效果的前瞻性,有的放矢的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2)发挥班主任、各教师的引导职能
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应准确了解、把握学生心理障碍度,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大部分中职生在都有过后进生经历,平时经常遭受嘲讽和讥笑,自卑心很强,同时又渴望被关怀,因此,班主任应对他们特别关爱,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和他们交朋友,帮他们树立信心。各教师也要掌握心理学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
(3)針对性地展开心理教育
①高一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根据新的环境特点快速地调整个人行为,培养乐观思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之中。高二人际交往教育,激发他们主动树立良好心理品质,克服交往障碍,提高交往艺术,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乐观豁达,积极进取。高三岗前导向教育,大多数学生临近毕业会出现心理焦虑和心理危机,加强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工作。
②心理健康教育以活动课为主,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心理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方式方法应多样化、灵活化。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使中职生在健康、活泼、向上的氛围中,思想认识得到提高,情感得到陶冶,意志得到磨练,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
③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职教特色,打好进入职场的心理基础。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特点,结合社会需要和有关职业信息,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在职业选择时,尽量要考虑所选职业和岗位与自己气质特点的适应性。
2. 家庭教育
积极调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作用,通过大量的家访活动,引导学生家长认识子女、教育子女应当承担的责任,督促家长积极主动地改变以前错误的教育方式,做好榜样教育。另一方面动员家长积极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家庭与学校相互结合,实现学生心理健康良性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中职生们的心理现状应引起学校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形成联合教育模式,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整个社会都关注的全方位的工作,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清徐县职业教育中心 0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