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之本土剪纸教学初探

2016-05-30 23:30:27林韵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观察力欣赏造型

林韵

【摘 要】立足当地剪纸文化优势,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观察的能力,练好剪纸基本功的前提下,贴近生活尝试创作,先易后难,给学生建立一个接触本土剪纸文化的平台,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欣赏 观察力 概括变形 装饰 造型 命题创作

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大概就是对剪纸艺术最好的诠释,每一幅剪纸艺术作品都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它们拙中取巧、朴中显美,几千年来以独特的装饰风格和民族语言流传于民间,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剪纸是我们祖先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的民族传统艺术。初中美术课中导入本土剪纸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当地传统文化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真正做到以美育人。

一、在欣赏中提高观察力,培养有意识临摹

温岭剪纸历史悠久,温岭海洋剪纸代表人物有:韩伟,郭献忠,陈荣新,林荣文等,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创作风格,追求明快、概括,注重强烈的装饰味和抒情性。他们的作品不但求变更新而且构图均衡饱满,这些都说明了我们不但具有剪纸教学的地域文化优势,而且剪纸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还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欣赏资源。例如,使用郭献忠老师的剪纸作品《大奏鼓》正式进入剪纸作品欣赏,我运用作品拆解和实物对比欣赏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剪纸作品平面化、形象简练、夸张变形,讲究装饰味和抒情味等特点。

临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剪纸艺术家作品的观察、分析、比较绘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不仅能掌握剪纸的特点,而且能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用一幅作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然后听取大家的观后感,学生的思维定格不一,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把好的想法拿出来交流共享,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意识地临摹地方剪纸艺术家的作品。

二、PS软件演示,轻松掌握外部轮廓概括变形

受到工具和材料的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外形时,要抓住物象的特征,因此,就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要求抓住形象的动态特征,形体要突出,形成朴实、大方的美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动感。所以,在剪纸中的人物比例不再是现实中的1:7,而是会变形处理成1:5,为了更直观地展现人物外形轮廓的变形,我运用图像处理软件,把现实中的人物形象抠出来处理成剪影,然后再运用自由变换把剪影处理成剪纸比例,最后调整边缘把细节处平滑处理,使外形轮廓省略掉琐碎的细节,整体外形显得更加简约概括。轮廓的夸张变形处理和概括处理过程让学生们了然于心,轻松掌握了人物剪纸轮廓的概括变形方法。

三、循序渐进,由外入内,合理运用装饰纹样

剪纸的装饰纹样是许多民间剪纸艺人在长期的剪纸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于表现特定事物、美化事物块面的装饰纹样。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漩涡纹、云纹等。通常在同一幅作品中会用上几种装饰纹样。例如月牙纹可以体现衣物的褶皱和动物的躯体动态。课堂上利用PPT直接出示纹样的运用归类,让学生懂得在适当的部位运用上合适的装饰纹样不但可以清晰地勾勒出物体内部结构,而且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了解之后让学生上讲台运用白板在原先概括变形的人物剪纸轮廓的基础上添加合适的装饰纹样。(事先分图层存储了一些不同的适合纹样,学生可拖动叠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放得合适的老师立刻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也提醒在作品中不能滥用纹样,不然会破坏画面中的整体块面感。

四、由简入繁,运用剪纸造型技巧,赋予韵律美

对称,是形式美的传统技法,是剪纸艺术创作的一种基本造型技巧。对称通过等形等量物体有规律的变化和排列,利用相同或相似元素的重复出现,形成连续不断的空间序列,产生一种韵律美和节奏美,给人感受秩序、均衡、庄重、大方、整齐的和谐之美。同时,对称也寓意完美和成双成对的吉祥。因此常常受到剪纸艺术家的欢迎。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完成了單个的剪纸人物形象。在这基础上,称热打铁,让学生们运用上轴对称、水平翻转对称、上下对称等多种造型技巧,把单一的剪纸人物作品丰富化,成熟化,使作品的构图更加完整,更加饱满。

五、贴近生活,设定命题,激发创作潜能

命题创作是进一步提高学习,熟练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但要贴近学生生活,从他们身边的熟悉的环境入手,遵从先易后难的原则,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创作过程中,再给他们耐心地指导,针对不同作品的风格,指导学生修改,学生基本上能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例如,我以“新温岭,新感受”为主题,并利用美术设计应用课所学的图形创作方法之异形同构法顺势利导带入到剪纸创作中,启发思考,学生们豁然开朗,思如泉涌,好点子层出不穷,这时,涂成同学突发奇想地说:“可不可以运用新温岭的英文字体和代表家乡的名胜古迹等图形同构在一个画面里呢?”我真为他的创意感到惊叹,接下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每组用一个字母和一个家乡名胜古迹进行同构创作。设定贴近生活的命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才情,既出了好作品又抒发了爱乡情,真是一举两得。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发扬当地剪纸文化,发展本土剪纸艺术为目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打破单一传统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剪纸的欣赏、变形、装饰、创作方面做的教学尝试,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

[1]《亦教亦美》.浙江人民出版社

[2]《剪纸艺术》.王忠诚.编著.吉林文史出版社

[3]《中国剪纸创作与创新》要红霞.著.金盾出版社

[4]《初中美术课剪纸教学初探》蒋晓瑛.2013年8月中小学教育15—16期

猜你喜欢
观察力欣赏造型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少儿美术(2021年5期)2021-04-26 13:46:36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06
也谈书法修习中的欣赏与创作
谈小学美术教学
紫砂壶造型设计的传统与创新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画龙点睛——紫砂壶壶钮的造型及变化
常人的视线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