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物传记类作用题型分析总结

2016-05-30 17:01刘东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刘东

摘 要:人物传记类阅读是多年来高考试卷中出现最多的题型,其题型多样,考查内容灵活,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内容分析、筛选概括等能力。牢固掌握答题方法,建立思维系统,是备考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文章对高考人物传记类作用题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记阅读;题型分析;规律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2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41

传记类阅读通常出现在高考全国卷语文卷的选考题第四大题部分,分值25分,从分值可以看出它是仅次于作文的又一“重头戏”,得之者则能得天下,失之者则失天下。所以,搞好人物传记类阅读是高三语文复习的一大任务。但从学生答题现状来看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可以看出学生在读这类文章时尚有许多障碍和困惑,因为对内容理解得肤浅、表面导致答题漏洞百出,尤其是“作用类”的试题,他们往往一点思路都没有。这就需要师生对这类阅读文本有个系统的了解。

首先,了解传记文本的两大特点。人物传记阅读文本一般选择古今中外那些内容丰富且思想性强、反应社会时代风貌特点、体现人类精神品格的人物传记、回忆文章等现代文传记类作品为考试文本,其传记主人公大多为中外历史名人,如著名政治人物、科学家、艺术家等。这类传记文体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特点。真实性是传记最主要的特点,因为传记记叙的是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姓名是真的,生活的地方是真的,所作所为也是真的,这些都是不允许虚造的,这与小说可以虚构人物情节、虚构生活环境不同。但传记不是枯燥地罗列人物事迹,它具有文学性。因为它到底是写人记事的文体,有人就离不开事情,就离不开人的情感,作者往往通过选择、剪辑、组结,倾注鲜明的爱憎情感,表现传主丰富的人生轨迹和人格魅力。

其次,了解传记中运用的一些手法。传记归根到底是记叙人物事迹的文体,所以对人物描写的手法,诸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侧面描写等都是经常运用的。除此之外,衬托、对比、虚实结合、引用等手法也很常见。作者运用一些手法肯定有相应的目的和作用,比如运用了肖像描写肯定是为了主人公形象更丰满生动等,所以了解这些手法的基本作用也是必须的。

很多考察作用类的试题在教学与考试训练中多次出现,对此,我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引用的作用

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引用同学、同事、友人的回忆,引用档案资料或是引用一段跟传主没有直接关系但跟作者的观点相关的诗文、文言文段等。这些引用常常有如下作用:(1)联系文章内容,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2)结构上的点题、照应、铺垫、引入等;(3)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凸显传主的某种精神面貌,增加作品真实性;(4)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使其具有历史深度和文学底蕴。

如《大医精诚 妙手仁心》一文中,开头引用了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中“相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生,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文后的问题是“文章开篇引用了黄凯钧的一段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解答这个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段落所处的位置是文章的第一段;(2)引用的内容跟传主没有直接联系;(3)引用的是文言语段。所以,要从结构、内容、引用的特殊性功能考虑。最后得出答案:在内容上,这段话概括了历史上良医的优秀品质,表明了传主罗教授也有这样的美德;从结构上看,既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又引出了下文罗教授的具体求学经历和在医学上的贡献;从表达效果来看,引用了文言语段,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二、题目的作用

不管是何种文章,题好一半文。同样题目也是实用文的眼睛,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题目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是传主人格特点的概括,有的运用了一定的手法。分析题目的作用,第一步要从标题中词语本身的含义出发,分析标题的本义,它往往有概括文章内容、点明写作对象等作用。第二步要从其与文章正文的结构、人物、主旨、写法的角度思考:在结构方面,一般考虑是否作为文章线索、设置悬念;在分析其与人物的关系时,从表现人物性格或品质以及表明作者自己的情感态度等角度考虑;从与主旨的关系上分析,可分析是否点明主旨、揭示主旨,从手法上分析,要注意其修辞手法。

如舒心的《徐光耀:“嘎子”救过我的命》这个题目就很值得思考,为什么以“‘嘎子救过我的命”为题?首先,从标题本身来看,写出了文章的重要事件,因为传主徐光耀全身心投入到“嘎子”的创造而忘记了受冤枉挨整的事,身体和精神逐渐恢复了健康。其次,从结构方面来看,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看到这个题目就会想嘎子救了谁的命,怎么救的命,这些问题会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再次,引出传主,“嘎子”的形象塑造和作家徐光耀密不可分,用此题目,可以很自然地引出徐光耀的事迹。

三、情节反复的作用

传记中常会有某个情节反复出现的现象,这是传记的一个写作特色。这个情节可以是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是社会环境描写,也可以是某个细节描写等。如《萧乾先生印象》一文中两次提到“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这个纸条,这两处纸条前后照应,更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珍惜时间、尊重他人、含蓄委婉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又如《“饮冰室”走出的“驯火者”》一文前两段两次都提到梁启超,但角度不同,作用不同。首段提到梁启超是以他的面貌勾勒出梁思礼的肖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段提到梁启超是从“饮冰室”的角度,描写出传主的生长环境,暗示良好的教育氛围对传主梁思礼的深远影响,为后文写传主的人身轨迹作铺垫。

四、叙述人称的作用

传记主要有自传和他传,所以叙述时所用的人称不同,自传要用第一人称,行文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事件,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他传则用第三人称,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灵活、自由、信息量大。

五、叙述顺序的作用

传记常见的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插叙有利于主要事件的展开,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或提供重要的背景材料。

参考文献:

[1] 陈良启.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研究[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2] 赖莉.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分析与培养[J].科教文汇,

2008(2).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