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之我见

2016-05-30 16:45杨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留守学生农村中学问题

杨强

摘要:留守学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转型时期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这些留守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产生了诸多问题,涉及到心理健康、道德品质、习惯养成、行为约束等多个方面,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农村一线教师,深切感受到加强对教育留守学生的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农村中学;留守学生;问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03

一、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现状

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社会逐渐进步的同时,长期形成的城乡壁垒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身收入不高,且居无定所,无法负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直接推动了留守学生的产生。学校的留守学生基本上都是一些农民的孩子,这些孩子中许多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据统计有接近一半父母都外出打工;还有相当一部分或是父亲在外,或是母亲在外,孩子们就寄养在公婆、外公外婆家,或是亲戚家,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各方面没有受到严格的管理,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这些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好的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加上长期缺失亲人的呵护和有效的家庭呵护,情绪得不到正常的宣泄和排解。

二、农村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

1. 行为习惯较差

我们对全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学生的行为问题较多: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爱撒谎、欺负弱小同学,个人卫生习惯差,有的甚至有小偷小摸行为,同时也有不少教师反映,留守学生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花钱没有规律,行为具有破坏性、煽动性,容易带坏其他同学。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71.5%的留守学生放学后首先选择去网吧、游戏厅,62%的学生在校有违纪行为,78.2%的学生只在需要用钱时与父母联系,在随机抽查问卷中面对“你愿意向受灾的同学捐款吗?”这一问题时,66%的被抽查留守学生选择了”不愿意”,表现的冷漠令人吃惊,而对“你的理想是什么?”这一问题,85.6%的留守学生选择了”赚很多钱”,其价值观令人深思。

2. 学习令人堪忧

我们调查了解到:留守学生学习状况良好的寥寥无几,而学习成绩令人堪忧的占到了46%,甚至很多学生成为班级的倒数几名。他们对学习生活缺乏热情、自觉性低,厌学情绪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外出务工者的孩子有着“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打工挣钱”的想法,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助长着一些差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的思想。另一方面是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祖孙辈的年龄相差40岁到60岁之间,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也造成了孩子难以接受其父母和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容易形成层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得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自然这些孩子的成绩就不会乐观。

3. 心理出现偏差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或一方亲属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和父母分离,使得留守学生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没有父母的教育和关爱,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表现出孤僻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或焦虑、任性、极端、暴躁等情绪特征,有的存在叛逆怨恨情绪。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

三、农村留守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

1. 缺乏亲情关爱

法国教育家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留守学生成长期间最缺乏就是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亲情关爱、缺少正确思想道德引导的家庭教育是导致留守学生思想消极、心理异常的根本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学生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他们的失落感越来越强,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留守学生逐渐变得冷漠、孤僻、缺乏安全感和吃苦的精神,心理脆弱的学生还会伴有犯罪或自杀倾向。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不良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是造成青少年犯罪、思想道德畸形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不健康的知识、不道德的行为,对于那些抗毒能力差、缺乏亲人帮教的留守学生无异于洪水猛兽。

3. 家庭环境的影响

祖孙辈由于年龄上的差距,教育方式的缺陷,会直接造成两者之间心理、思想、行为等差异。同时,学生在心烦或感到委屈、受到欺侮时,也不向临时监护人寻求帮助。另外,祖辈们的唠叨、独处时的孤单,没有父母的关爱,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等原因,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里,留守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心理障碍。

4. 学校教育的误区

学校的传统教育存在着误区,是造成留守学生厌学、说谎、早恋、违纪的重要因素。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缺乏亲情关爱、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的学生厌学、违纪、辍学,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正是由于家庭重养轻教、学校教育重智轻德、社会重利轻义的不良倾向,给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四、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如何使留守学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无时不刻地为这些留守学生的成长担忧着。总结几年的教育实践感触及经验,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有如下对策:

1. 创建新的班级机制,管理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健康发展。留守学生分布在各个班级,增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同时每个留守学生特征又不同,心理、学习、生活各有差异,为了准确把握他们的真实情况,笔者所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认真摸底调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外出走向及孩子托付照顾情况。建立“一对一”帮教机制,每个辅导教师和代理家长都要负责1-2名学生。学校要求他们深入问题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生活,监督留守学生的学习,针对留守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2. 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促进留守学生发展

针对留守学生的管理,采用正面教育、侧面诱导的方式促进留守学生发展。教师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促进管理。利用团委、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领导留守学生开展作文比赛、书画比赛、演讲比赛、助学帮困等有益的活动,以节假日、纪念日为契机,结合家访活动,侧重对留守学生的关爱,开展 “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为留守学生献爱心”“我是国家小主人”等活动。正面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3. 实施“谈心“制度,帮助留守学生成长

班级定期召开留守孩子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谈话中让留守学生深切地感受班主任、教师、家长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当然,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活、学习和心理问题,也不能把这三者严格地分开对待,只要我们对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留守学生一定会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共享一片蓝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头初级中学 222000)

猜你喜欢
留守学生农村中学问题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