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英
众所周知,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是难点,且在各年级都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而如何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训练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技巧、方法,增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心,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形成兴趣、掌握方法、训练思路较为重要的阶段。现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对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的粗浅看法。
一、注重口述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中,我很重视利用挂图、实物等素材创设愉快情境,让应用题中所叙述的人、事、物更加形象直观。要想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首先要训练学生准确地使用常用的量词。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完整地叙述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如,学生刚学习认识“1”的意义时,我让学生口述“1”表示“一只羊”,“一斤苹果”,“一棵树”,“一个人”等。为了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备课时把教材内容编成儿歌,到课堂上教学生唱,达到让学生记忆理解的目的。如在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时”,我编的儿歌是:“你拍一,我拍一,大家一起来唱一,一双鞋一双袜,一只花瓶一朵花,一群小鸡一群鸭,一串葡萄一堆瓜。”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初识数的一年级学生就很快掌握了数的意义。
二、重视直观教学,训练解题思维
1、从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开始到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应用题教学的准备阶段,因此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每句话都必须是一个典型的应用题。在这个阶段只出现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再到后期用“?”去表示要求的问题。根据心理学表明,小学生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加强图文对照,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及判断更好的帮助学生准确感知一步应用题结构。
2、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是一年级应用题教学的过渡阶段,是由看图说题到文字应用题的重要形式。主要结合“9加几”和“8加几”的进位加法进行教学。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知道这类题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题目告诉的事情和数量,另一部分是要求的问题,即题目告诉我们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这样使学生对构成应用题的要素:已知条件(至少2个)和问题(至少一个)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完全用数字表示应用题之前,尽可能用一节课时间进行认识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应用题的结构,也为正式学习应用题作好准备。
3、文字叙述,初步知道解答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始在7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中就已安排了二道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应用题。由于刚学应用题,书中的练习也不太多,自然教学时要求不能太过高。只是初步让学生知道解答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也即是想的过程。教学时应利用多媒体及多种手段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通过读题,进一步熟悉题中的条件及问题。在这些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出有关应用题结构之类的问题,让学生明白“一共”用加法与“还有”用减法。按儿童的规律组织教学,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地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低年级教学中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所以从应用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节。
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就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和乙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乙数多的部分,从甲数里去掉和乙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乙数多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掌握了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从而避免小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语的臆断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四、加强低年级应用题的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例题只是提供一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要提高学生综合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师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应用题的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如:(1)树上飞走了8只鸟,还剩下2只鸟,树上原来有多少只鸟?(2)树上有10只鸟,飞走一些后,还剩下2只,飞走了多少只鸟?(3)树上第一次飞走了8只鸟,第二次飞走了2只鸟,两次飞走了多少只鸟?分析这一组应用题,其实问题背景,叙述的事情都是相同的,但是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容易发生错误,(1)和(2)都是需要用逆思考的方式来分析,而(3)是让学生明白并不是题目中出现了“飞走”、“去掉”就用减法来计算,需要认真分析。经常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应用题变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有共性的问题形成规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重视操作活动,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小学生充分利用想、摆、画、说等方法,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两数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操作,丰富小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了解。画一画,摆一摆,让小学生体会到“同样多”的部分,体会到较大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较小数一样多,另一部分是比较小数多出来的,这样就为学习相差关系应用题作了铺垫,为解答思路打下基础。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抓住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联系,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重视思路分析的强化,直观手段的运用,和思维过程的训练,就能提高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题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