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德育”模式下高职院校生活德育工作

2016-05-30 10:24王娓娓
亚太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德育院校高职

王娓娓

摘 要:生活德育即德育的生活化, 是与“知性德育”相对应,潜移默化的德育理念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深入到学生生活,尤其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对网络均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作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这一生活实际,以网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践行德育生活化理念,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生活德育;网络;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259-01

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与信息渠道。“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则是在此基础上,强调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如“滴滴打车”、“途牛网”等,正是交通等传统行业对“互联网+”的实践。在此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对于开展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尤其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互联网交互平台的有效使用,将会极大提高教育实效。这符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符合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实施生活德育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互联网+德育”即网络德育,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生活德育的有力推手。

一、网络德育符合高职学生群体特点及高职教育规律

传统德育教育中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教育方式局限于课堂说教,内容不接地气,学生容易产生排斥。如今,生活德育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要切实践行生活德育理念,必须正视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关注热点。高职院校生活德育则要求通过高职学生的生活来培养道德,以学生生活为依据,以实际体验为切入点,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使命。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则不仅要求掌握专门的技术,更要求高职学生具备全面的职业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些“软性指标”的培养,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新技术手段,渗入到学生生活,才能真正起到教育效果。而且,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上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训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岗位能力。“校企合作”的理念不应仅体现在培养技能,也应体现在合作实施德育培养。互联网平台的实施,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素质和德育水平提供了可行性。

二、“互联网+德育”模式实施路径分析

1.高职德育实施内容上要考虑网络特点

作为信息传播渠道,网络带有便捷、参与性强等特点,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带给青年学生巨大的信息量,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深刻影响。网络信息的传输内容极大丰富了德育资源。德育教育内容要紧随时代变化不断更新完善,以网络生活为着眼点设计德育内容。不仅要考虑课堂上可以讲授的内容,更要关注学生在网络虚幻世界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不仅局限在课本和校园的内容,更应放眼未来,关注学生需要了解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解决学生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具体困惑。不仅局限在国内,更可以借鉴国外德育教育方法,拓展视野,提升水平。

2.高职德育教育方法上尝试利用“互联网+”平台

作为一种虚拟交往形式,大学生通过网络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在网络世界中张扬个性,寻求认可和关注。网络的虚幻性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网络互动成为他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高职德育教育方法应充分注意网络特点,尝试“互联网+”平台模式。包括:

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道德联动。道德联动就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道德互动,以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合力凝聚。德育不应完全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局限在学校范围内,而要架构起广泛的系统网络,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生活德育有效开展。从校内来说,这种合力体现在各教育教学部门建立沟通协调;从校外来说,建立高职院校与学生家庭、社会的联动配合。而这种道德联动的实现,需要建立有效互联网平台,如教育APP的开发等。

利用互联网平台延展德育教育地域性和时效性。因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学生在网络世界表现更为真实。德育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工作,能够准确把握学生脉搏,有的放矢开展引导和教育。除网站等静态平台外,可尝试建立实时性的师生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中的困惑,给予指导。更应充分利用网上书店、网络课堂等形式,实现德育教育地域性和时效性的延展。

利用互联网手段促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建立“互联网+思政课”模式。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思想政治课因其时间、空间的局限与可消化的德育内容爆发式增长产生剧烈冲突,迫切需要在“互联网 +”的技术要求下寻求创新和突破。一方面,课堂教授内容应由“固定知识”走向“定制知识”。利用网络手段,整理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确定课程主题。另一方面,在授课手段上,可以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等,增加教学手段的生动性、互动性。

利用互联网平台践行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德育。校企合作不仅仅体现在培养学生技能,更应在学生德育培养上发挥合力。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 “定制培养”,提供相关岗位职业素养要求,以远程教学、情景模拟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通过观看网络视频、网络交互提问等形式,了解企业需求,接触真实岗位,按照企业实际要求提升素质、塑造职业品格。另一方面,学生企业实习期间,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可以建立德育网络系统,专业教师、实习带队教师、企业指导老师等可以在共享网络系统资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德育活动,考评学生德育成果。

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和谐健康德育环境。让学生接受的最好方式是让学生参与。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从而有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德育环境,而这本身是对学生进行生活德育的重要构成。

参考文献:

[1]马骎,周士敏,李振佳,马骁.高职院校生活德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统计与管理,2002(3).

[2]张晓丽.“互联网 +”时代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猜你喜欢
德育院校高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