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

2016-05-30 07:05牛奔
亚太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文化软实力意识形态

牛奔

摘 要:方向问题至关重要,是根本问题,是我们必须保持头脑十分清醒的问题。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呈现出鲜明的综合国力属性和文化属性,决定着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以意识形态工作为抓手,夯实方向之基。网络化、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等时代潮流汹涌澎湃,置身其中的意识形态工作既获得了难得的机遇,又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谨记历史教训,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指导力和凝聚力,引领文化软实力建设方向。

关键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义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其首要问题是要理清方向问题,夯实方向之基。方向是根本,集中反映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定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性质和属性,呈现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方向问题没有解决好,或者没有坚持好、发生偏离,提升文化软实力就没有了正确的引领指向,就没有了积极向上的动力支撑,就会偏离正轨、误入歧途、违背初衷。

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

我们所讲的‘文化软实力,基本内涵即‘文化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所将产生的现实结果,这一国力具体体现为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否得到更好保障、社会的文化生活是否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风貌是否更加昂扬向上,也体现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否形成良好形象从而产生相应的吸引力。”简单地说,文化软实力是以中国文化资源为基础,发展、转变形成的“文化国力”,表现为对内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作为中国实践中和中国语境下构建的概念,有着不同于“软实力”的两大特色和属性。一是,突出强调了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有效深化了对文化软实力之文化属性的认识。

二、抓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境遇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软实力建设,总是在具体的现实境遇之中展开。离开对现实境遇的把握,我们无法更加深刻地切准意识形态发展的主题,无法更加有效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现实境遇,集中表现在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开放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双重效应、表现出两面性,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第一,全球化境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已经突破经济全球化的范畴,加快了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进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全世界范围内密不可分的风险共同体。

第二,网络化境遇。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不期而至,“信息互联网”“信息多媒体”“数字化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常态。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性飞跃,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丰富了信息传播内容,改变了信息传播主体,拓展了信息传播模式,深刻地改变着舆论传播、舆论引导和舆论控制。

第三,改革开放境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国家经濟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时代境遇中,改革开放所取得一切成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现实素材和教材,有助于凝聚人心、激发动力,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三、抓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当今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居于核心地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和宝贵财富。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观点,科学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才能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才能实现人民解放、人民民主和人民幸福。其他任何五花八门的主义,如无政府主义、合作主义、伯恩斯坦主义等都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都不可能解决中国问题,都始终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前苏联的解体也深刻地告诫我们,任何时候社会主义国家都应积极主动地用无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并不断巩固和加强,防范任何非马克思主义和发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入侵,严守意识形态防线,避免再现前苏联不战自败的历史悲剧。

在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时代境遇下,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文化软实力建设,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在理论上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增强解释力的关键是要注重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若干深层次的、重大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困惑。

第二,要在实践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力。增强指导力,关键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指导,让人民大众愿意跟党走,自觉主动地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要在思想上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增强凝聚力,就是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对社会力量的整合,对社会舆论的吸引。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进程,坚持以人为本、联系实际、改进创新,“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干部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文化软实力意识形态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