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与外语教学

2016-05-30 21:17陈悦
亚太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语言迁移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陈悦

摘 要: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的外语学习总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这就是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试图分析外语习得中的迁移现象,并以此来探索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促进我们的外语教学。

关键词:语言迁移;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迁移的研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提出了不同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认识。如今,人们普遍认为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一迁移的存在,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总会受到汉语的影响。学生们熟悉的母语规则体系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常常会出现一些干扰。本文试图以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影响语言迁移发生的原因,并探讨一些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外语的掌握。

二、语言迁移的概念

“迁移”本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家看来,迁移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产生作用的这一现象。由此看来,一个学习会对另一个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个特有术语,它指的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语言规则来使用目标语的这一现象。语言迁移可称为语际影响或跨语言影响。语言间的异同会产生母语迁移,它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是指母语与目标语之间存在着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母语的迁移对目标语的习得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样会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是指母语与目标语的语言规则存在一定差异,母语的语言规则与目标语的使用习惯不相符,这将会阻碍或干扰第二语言的习得。由于汉语与英语存在于不同的语系,他们之间的语言模式或语言规则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因此,这就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的很多困难。

三、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

正迁移与负迁移的发生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影响。这些迁移的发生都是受很多因素所制约的,如母语与目标语间的语言距离、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环境因素等。

1.语言距离

语言距离是影响语言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指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距离,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容易发生语言学习的正迁移。由于汉语与英语处于不同的语系,两者的知识结构差异较大,存在着较大的语言距离。因此,这样的距离或多或少会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负迁移越容易发生,加大了他们英语学习的难度。相反,法语与英语之间的距离较小,学习的难度也较小,越容易发生正迁移。

2.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任何学习都会受到个人差异的影响。在笔者看来,这里所谓的个体差异主要包括个人的认知心理差异和语言水平的差异。由于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学习者对上文提到的语言距离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同时,这也会造成他们学习动机的不同。语言学习者的认知感觉直接会影响目标语的学习,他们对本族语和目标语的理解和认识会影响个体是否愿意将先前习得的知识迁移到目标语的学习中。认知心理差异是迁移发生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其次,个体语言水平的差异也会影响迁移的发生。这里的语言水平指学习者的母语水平。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对迁移的发生程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母语语言水平对迁移的影响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当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水平越高,发生正迁移的几率越大,较高的母语水平可以促进二语的习得。在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通常情况下,有较高汉语水平的学生的英语成绩也较好些。

3.社会环境因素

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由此可知,社会环境对我们的语言学习、语言迁移的发生必然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必将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积极的作用;相反,会对二语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当学习者处于一个正规的、标准的交际情景中,他们肯定会更容易掌握一种语言,更快掌握目标语的语言知识、语言规则;如果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适合语言交际,那么更容易发生语言的负迁移,糟糕的语言交际环境会使学习者产生很多无法纠正的错误。

总之,母语与目标语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不是唯一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它还涉及到其他各个方面的因素,如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语言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有助于我们在外语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方法、策略去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四、语言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重视母语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

母语的原有认知结构必定会对第二语言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正是由于母语会对第二语言学习造成一定的干扰,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很多时候就出现了避免使用母语的现象。如今很多研究证明,一定程度的母语环境和学习者的母语能力会帮助学习者的二语学习,调节他们的认知。对于我们的外语教学,无法避免的东西,我们为何不好好地利用它呢?教师可以充分地将母语与目标语,即汉语与英语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他们的异同之处,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错误,找出英汉的本质区别。然而,有些汉语的语言规则和英语也会有相同之处。教师可以利用母语当作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的一些语言规则和思维模式。当然,母语的使用应该适度,否则很难达到一个学习第二语言的真实环境。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使用母语。

2.利用多种教学法,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语言迁移发生的程度。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认知差异和语言水平的差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认知和语言水平的差异会使他们对英语的掌握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应加强语言结构分析,区分英汉两者的本质异同,加强各种各样的练习,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提供不一样的指导与帮助。同时,加大语言知识的输入,确保每位学生能够高效获取相关的语言知识。正如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所表明的,高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的输入,即i+1的输入,可以保证语言的有效输入。不同的学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外语教师只有灵活地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才会提高教学效果。

3.提供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我们知道,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语言迁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可以有效促进正迁移的发生。标准的外语教学课堂是必须的,教师应具备专业的外语素养,标准的语音语调、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才可以保证语言的输入是标准的。课堂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去真實体验以获得一定的语言知识经验。外语的学习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社会活动是必要的。要想促进学生外语学习的正迁移,我们必须要保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语言迁移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它总会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迁移的发生程度是受很多因素所制约的,不管是正迁移还是负迁移的发生,我们都应该积极面对,找出它的本质原因,以此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找出合适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外语的学习,尽可能避免负迁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姚梅林,吴建民.迁移机制与语言迁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4]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作者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语言迁移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探索二外日语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