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玉
【摘 要】财税政策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通过运用财税政策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实现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本文详细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财税收入的作用,讨论了财税政策支持下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分税制财税体制、公共财政框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及从移动支付等完善的改革措施,旨在为完善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财税政策做出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财税政策;税收政策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财税政策的作为基础,才能够有效避免当前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资金乏力的问题,尤其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城镇贫困阶层进行身份和职业的转变,同时也能够实现城镇化偏重数量的单线推进专项质量和数量的双线推进,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因此,在新型化城镇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不仅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而且也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与财税收入的作用
1.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农业比重下降与工业化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城镇化现象。城镇化现象是工业化的配套设施,也是自然经济转向社会化生产过程中人类聚集的需要。新型城镇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推进城镇化的建设,使城镇化朝着健康环保、民主平等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转化、空间合理分布、设施现代化的目标。
2.新型城镇化的财税收入作用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开展较晚,因此,国外的经济学家对城镇化问题更早关注,同时对城镇化与财税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与探讨也明显早于我国。许多学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与财税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同时,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许多社会矛盾,想要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就需要国家进行规划与推进,进行财政拨款加大投资建设力度,这样才能促进供电、供水、交通行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缓解城镇化建设中的社会矛盾,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情况,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镇独立水源的缺失
城镇担负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但根据目前的财税运行体制,城镇缺少独立的税源,财权和税权明显不符,这使得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满足关于城镇建设的资金需求,或者出现即便完成城镇的基础建设,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设施的日常运营,使基础设施形同虚设,无法发挥作用,没有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2.城乡分割的财税体制支农力度有限
城乡分割是国家财税体制的原则,基于这种二元化的财政体制背景下,国家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明显低于农村,扶植力度的限制,造成城乡收入的差距逐渐增大,使全面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变得更加渺茫,农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大量的向城镇迁移,但是收到农村户口的影响,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而在农民大量迁移的过程中,农村主要的劳动力大量的流失,严重的限制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3.财税政策的功能乏力
我国目前处于飞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许多制度无法协调运行,不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教育资源不平衡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使得财税政策的功能更加乏力。在现在又的综合体制与复杂的社会情况下,现有的财税政策不能更好的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创新分配手段,实现城乡统筹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1.创新公共财政,统筹城乡发展
在循序渐进的改革过程中,财政所承担的社会事业发展责任逐渐被人们忽略,该责任过渡给市场。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过程成为政府推卸发展社会事业责任和减少财政投入的过程。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机制科学、合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这也是公共财政内在要求的一部分。
2.加大财政补贴和投入力度,实现财富共享
想要来实现扩大消费需求的战略,其最大的潜力市场是农村消费市场,因此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农民收入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财富共享的主要任务。
3.整合国家投入,保障和改善城乡民生
完善粮食是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同时探索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制度,加大湿地保护,转变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方式。为了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可提高城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水平,政府贯彻落实责任,加大公共财政的投资规模,完善各项补偿激励政策。落实和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税收优惠政策。
4.将农村家庭整体作为福利的对象,增强财政援助
农村集体所制度解题后,家庭需要承担原有集体的福利功能,家庭的福利需求与供给间存在明显矛盾,家庭福利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是社会政策最终发生作用的地方,也是社会政策的最终体现地点,因而家庭应该是社会政策中最基本的福利对象之一。想要切实改变农民工的利益,使政府不在承担任何社会福利的练剑劳动力成为现实,就需要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积累。同时,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实现财富积累由政府向农民家庭的有序转换,同时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推动,提高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明斗,王雅莉.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财税政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3,(11):32-36.
[2]李钊.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财税政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5,(1):23-23,25.
[3]韩硕,戴悦.经济新常态视阈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政策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5,(11):8-9,24.
[4]王文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支持政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186-187.
[5]李绍峰.新型城镇化的资金困境与对策[J].现代企业,2014,(3):32-33.
[6]罗蓓蕾.新型城镇化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探索与建议——以四川省为例[J].时代金融(下旬),2014,(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