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2016-05-30 18:16:31梁爱丽
中国经贸 2016年13期
关键词:改进对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梁爱丽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的权力意识越来越强,对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就显得重要起来。本文主要论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当前的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改进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健全、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发展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自我完善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较晚,适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理论建设还相对薄弱,虽然我国在近几年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建设,但是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视度普遍偏低

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认识程度还相对偏低,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也较低。因此导致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片面地认为不需要再设立单独的内部控制部门,只要相应的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就可以满足单位发展需要了。对于那些已建立的内部控制部门而言,虽然该内部控制部门名义上是独立的,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有可能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不能很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使得内部控制部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内部控制制度。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还很少有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数套用其他行业或其他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没能促进本单位内部控制发展,反而阻碍了内部控制的发展。虽然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内控部门,还存在着另一个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部门作用有效发挥的原因,即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制定的内控制度难以有效地落实到位,或者实际可执行性差。在该种情况下,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部门执行工作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参考依据,以致于内控工作无法得以很好地实施。

3.内部控制监督乏力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体系发展还不完善,导致审计系统在监督内部控制工作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而单位内部也没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构,监督体系缺乏也影响了内部控制发展。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由于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得内审机构的设置缺乏合理性。同时,由于内审机构独立性不强,因此监督工作多流于形式;审计人员自身技术水平有限,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内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对策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相应的也应该从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信息共享和监督体系这四个当面进行改进。具体措施主要为:

1.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

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首先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意识,相关领导人应该认真学习和了解内部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增加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为内部控制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从而带动全单位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内部控制意识,确保其在具体工作中,主动维护内部控制的实施,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更好地促进内部控制的开展。

2.建立建全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已出台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各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符合本单位发展的预算制度和收支制度,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各项预算和收支的合理运行;对于各相关的岗位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确保做到职责明确;严格执行各项审批制度,增强工作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感,切实做好内部控制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3.加强信息沟通与相互交流

第一,构建信息沟通和管理机制。为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相关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的顺畅,应当结合实际,构建健全和完善的沟通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报告制度,通过书面形式向决策层反映单位的具体情况,借此来促使领导层做出的决策能够与单位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性,从而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进一步明确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职责,以此来确保正确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从而使舞弊行为的举报、调查和处理工作更加规范和透明。

第二,充分发挥单位内控信息化系统的重要作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应当有效发挥内控信息化系统的重要作用,基于建立的电子信息平台,结合网络渠道以及社会公众,加强沟通与交流,以此来增强与公众之间的额互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工作效率以及公信力。同时,还可利用该系统对腐败行为进行预防和监督,减少并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4.完善相关的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是内部控制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在监督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不断发现问题,并结合事业单位的自身情况及时予以解决,从而不断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体制,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科学的运行。应加强审计资源的整合,缩短审计时间,减少审计过程中舞弊现象的发生。外部审计可将单位内审结果作为审计基础,这样能够减轻工作量,集中精力对关键环节进行审计监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健全和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可以及时弥补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上的疏漏和不足,提高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还可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应当及时科学借鉴企业内控准则,在从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身的业务需求以及管理特定等方面着手,不断加快单位内控环境建设;同时,还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使信息沟通渠道更加的畅通。加强单位内部审计管理,为促政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肖亚萍.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和改进[J].经营管理者,2016,08:179-180.

[2]夏兴兰.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128-129.

猜你喜欢
改进对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新课标下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与改进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28:53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19:22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15:44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6:52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5:09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3:56:37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9:10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8:22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