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走近它,可以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古人的智慧,触摸母语的温度。因此,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最近笔者聆听了不少教学竞赛课,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汉字教学中独辟蹊径,对汉字追本溯源,充分发挥字理的魅力,让孩子在汉字宝库中驻足品味,流连于文本中,受到情感的激发、情理的启迪和文化的浸染。
【案例一】
蘇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揠苗助长》教学片断:
(出示:“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师:这段话中能让我们体会到农夫心急的词,除了“巴望”之外,还有一个词,是哪一个?
生:焦急。
师:找得真准!“焦”是本课的生字,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么写这个字的吗?
(出示 : )
师:仔细观察一下,“焦”的古文字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别像什么?
生:上面像一只鸟,下面像一堆火。
师:火上烤鸟。情况太危急了!
(出示“焦急”,引导学生读好这个词。)
师:老师听出了你的焦急。看老师写这个“焦”字。
(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上方是“隹”,表示鸟儿,下方是“火”,合在一起就是将鸟放在火上烧。)
师:那课文中的这把火烧到哪里了?
生:烧到农夫的心里了。
师:所以,文中说他心里“十分焦急”。
(出示:“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师:农夫焦急时会说什么?
生:禾苗呀禾苗,你为什么不快快生长呢?
生:禾苗呀,我得想办法帮助你生长。
师:禾苗真的没有长吗?农夫为什么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呢?
生:因为禾苗生长得慢,农夫天天去看,所以看不出变化。
师:是的,他今天看,明天还看,晴天看,阴天也看,天天去看。让我们一起来再读这段话,体会农夫的焦急心情。
(学生声情并茂地齐读)
【案例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木兰从军》教学片断:
师:国之忧是如此,那么家之忧又是怎样的呢?再读第二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
(学生读课文,找句子)
师:家忧是什么呢?
生: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
(师出示这句话)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生字:“父”和“病”。我们来看:
(出示: 父
病)
师:仔细观察一下古文字“父”和“病”,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父”的古文字像一只手拿着工具。“病”的古文字像一个人正躺在床上,很不舒服的样子。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在古代,“父”字的本义就是从事劳动的男人,那当兵的事自然落到男人身上;现在,“父”字常常指父亲。你们再看,“病”的左边是一张竖着的床,右边“丙”字表声,父亲躺在床上,生病了,能出征吗?
生:不能,因为他无法承受战场上激烈的战斗。
师:可是“军中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自《木兰诗》),怎么办?
生:木兰想:国忧、家忧就在眼前,我虽然是一名女子,但也应该为国效力!
师:是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木兰身为女子,却有着一颗保卫国家的忠心,所以,她觉得自己理应——
生:为国为家分忧。
师:那我们该如何写好“父”和“病”这两个字呢?
(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写这两个字的要领。范写后,学生描红。)
【点评】
在平时的课堂上,关于生字的教学多数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基本“墨守成规”:只是带领学生读读写写就完事了。可新课标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在汉字教学上多动脑,增强随文识字的意识。这两个案例为我们开辟了识字教学的新天地,带给了我们新思考。
案例一由字理悟“情”。教者抓住文本中的“焦”字,从古文字字形的观察开始,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中“焦”的含义,激发学生探寻汉字的欲望。这时,教者再从古文字的字形上做文章:“火在烧鸟,那文章中这把火烧到哪里去了?”巧借字理,自然引申到文本,水到渠成地帮助学生感悟到了农夫的焦急心情,从而让学生先读好生词,再读好句子。这一生字的教学可谓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案例二中由字理悟“理”。教者把识字教学渗透到文本的理解中,在理解“家忧”的过程中,自然巧妙地带领学生学习“父”和“病”。抓住古文字的形象、表意等特点,将这两个汉字本身的形象充分展现,字义与字形的关系一目了然,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者还有意将两个字结合起来学习,找到它们在文本中的内在联系,在巧妙的引导下,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父亲难以出征的原因,同时也了解了这两个汉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儿童的认知规律离不开具体情境,离不开反复接触和反复实践。“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就是强调生字词的教学要和具体语言环境相结合,这就是所谓的“随文识字”。这两个片断中的生字教学都是以文本为载体,依托文本进行识字教学。教学中借着“字理”这把钥匙,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把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融为一体,不仅打开了汉字宝库的大门,而且探寻到了文本的情理,把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让随文识字达到了最佳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