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霞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感知数量,形成“量感”的关键阶段,这一点在小学课程培养目标中有具体明确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量感”的形成,以致在进行一些简单的量的辨析时,常常会闹得啼笑皆非。本文重点就如何培养学生“量感”进行了阐述,以期激起更多教师对学生数学“量感”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培养策略 数学量感 表象
“量感”就是指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长短、大小、重量、速度等方面的感受。在小学阶段,有关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货币等数量的量感培养常常被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进而造成学生“量感”的缺乏,导致学生在答题时,常常令人啼笑皆非。
纵观整个小学数学“量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量感”缺乏的主要表现包括:对计量单位含义的理解存在于表象阶段,对计量单位的运用全凭感觉的情况;对物体的估测难以把握,常常出现较大的偏差;数量单位间进率虽能熟记,但是换算掌握不好,是化还是聚分不清。结合主要存在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发现学生“量感”缺乏的主因是部分“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紧密联系,比如吨、公顷等;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深入研究,教学浮于表面;学生的经历存在差异,导致在接受知识时存有差异性和随意性。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在教学中,我们有意对量的教学进行了研究与加强,形成了以下主要策略:
一、指导学生借助身边事物,建立表象
“量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量的教学中,我们要综合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仅要知道学生熟悉什么,还要知道他们熟悉多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厘米、分米、毫米相关量时,除了用直尺让学生感知1厘米、1分米、1毫米的精确数量,我们还可以借助身边的小件或身体来感知“量的表象”,比如1分米差不多就是一柞,1厘米差不多就是1只指甲的宽度,1毫米就一枚硬币的厚度。这样,学生在完成填写长度单位题目时,只要结合自己的生活,联系实际表象想一想,悟一悟,就能大大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二、指导学生借助实践操作,形成量感
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培养、锻炼和提高。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走一走,比一比,画一画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量感”。例如:课前要求学生自制学具,在课堂上用自制学具进行一些探索,以帮助学生感知量,进而促成“量感”的形成。比如在教学《分米》时,我要求学生课前准备两根分别长为1分米和3分米的线绳,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自己就弄清了1分米有多长。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联系,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要求学生4人一组,手拉手形成正方形,感知到1平方米的大小,然后通过计算、分析,帮助学生形成1公顷的面积需要400人手拉手才能围成同样大小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填写单位,单位化聚时就不会再次出现低级的错误。
三、指导学生提高估测能力,发展量感
关于量的估测是小学生数学量感培养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養学生的估测能力,让学生学会怎么去估测,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量感”。比如估测时间时,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建立一个“标准”。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做一次眼保健操5分钟,有了这些标准,我们就不难估测出时间的长短。在估测长度时,我们可以事先通过测算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一步有多长,在具体估测长度距离时,可以通过跨步的方式进行辅助。经常这样练习,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测量能力都能获得提高,“量感”的形成也会更加稳固。
“量感”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十分重要,对于“量感”的培养不应成为教师教学关注的盲点。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不懈地进行努力与探索,不仅要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还要带给学生丰富的体验,更要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让数学教学更有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区伍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