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述
摘 要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是教育之本,德育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与学生谈心。教师掌握与学生谈心的原则、艺术,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走进学生内心,与之沟通、交融。通过交流、沟通,让学生喜于接受教师,德育工作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学生也会取得真正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学生 谈心 原则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098-02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与学生谈心仍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只要运用得当、掌握得法,谈心就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也能更好地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产生一种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教师应当如何与学生谈心呢?
一、谈心应遵循的原则
1.平等相待,不居高临下
无论在课堂还是在生活中,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微笑;教师的眼神应真实自然,有一种特有的神韵美。而教师眼神中所传送出的笑波应是教师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教师要多跟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学生交心结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及时、准确地引导和教育他们。
2.讲知心话,不空洞说教
真情是无价的,也是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教师应用真情感染学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束关注的目光,往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走出既定的生活圈子,摆脱因烦躁带来的不良情绪。空洞的说教只能促使学生反感。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小事去理解、关心学生,促使学生感情涌动,就会从内心勃发出强劲的驱动力,真心实意地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教师的良好期待。
3.选择恰当时机,不急于求成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性格的孩子,对那些性格倔强或脾气火爆、理解问题容易偏激的学生,我们与其谈心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避开其在“火头”上的时候,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谈。也可以重新选择适当的场所、方式,如家访等,这样有利于教师推心置腹地与学生交流感情,因势利导,从而解决问题。
4.善于倾听,不受“先入为主”因素的干扰
教师必须要学会善于利用我们的耳朵,做个懂得倾听的人,成为别人的一个忠实的听众,如此一来,对方一定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从而对你产生好感,愿意与你建立人际关系;相反,当别人说话时,你不用心听,或者也抢着说,就会使对方失去说话的兴趣,以后也不愿意再和你交谈了。
5.有耐心,不计较、抱怨
耐心是一种责任,倘若一个教师工作不负责任,对学生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感,就很难做好教育工作。为了解决某一棘手问题,与学生谈心时一定要有耐心,即使谈心谈得并不顺利,产生了一些误会,甚至碰钉子,也不要灰心,或听之任之、撒手不问,更不能与学生计较或抱怨学生。
6.以德服人,不以势压人
教师理智地用自己切身成长的经历去感染学生,可以使学生在改正错误时充满自信,更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使学生达到听得进、记得住的神奇效果。反之,如果平时老师的形象不正、处事不公、滥用权力,就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谈心时如果使用权利和高压手段,就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使谈心一无所获,还会适得其反。
7.学会换位思考,多一点鼓励
教师谈心不能以统一的规范去要求学生,统一规格只能塑造庸才,而应尊重学生个性,并激励其张扬,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扬善救失”中积极面对,寻找对策,自觉加强自我调控。
二、谈心要讲究的艺术
1.以心换心的艺术
学生是复杂的全体,他们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和学习成绩各有差异,教师必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学习情况和某些生活行为方式,才能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会让学生觉得老师非常了解自己,从而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2.情感交融的艺术
教育的过程其实是师生心灵互相碰撞的一种情感交融,语言的交流是情感交流的表现形式,在师生心灵的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情到理。为达到师生情感的融洽,班主任老师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去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去教育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师生的心才会更贴近、更融洽,谈心才能有很好的效果。
3.有的放矢的艺术
教师在与学生个别谈心之前,或者要纠正学生不正确行为时,一定要先深入调查、掌握实情,了解清楚学生产生某一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去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使谈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没有事先了解,则可能抓不住学生的症结所在,使谈心发挥不到最好作用。
4.善于启发的艺术
与学生谈心要有启发性,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自己在提高认识的情况下,自己做出合情合理的结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感到有必要去做某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才能自觉地去做。
参考文献:
[1]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0).
[2]柳海民.教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
[3]叶奕乾.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