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圣菊 曾文杰 李春祥 顾红春 张雪
摘 要:该文介绍了工程管理专业常规教学中四大支撑平台所涉及的课程,根据“卓越计划”对工科院校就业者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进而提出优化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增大技术与管理课程所占比重,改革教学方法,成立开放式鲁班BIM、沙盘模拟等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完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教学内容与社会接轨,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培育出满足社会要求的卓越人才。
关键词:工程管理 卓越计划 课程体系 优化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a)-0125-03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ourses involved in the four systems supporting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graduates of the national training plan of excellent engineers, the orientation and goal of personnel training was set and the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setting of courses systems were taken as follows: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technique and management courses,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establishing practice base such as LUban BIM and building model, enforcing practice teaching, optimiz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making the course teaching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society, using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to cultivate excellent talents.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The training plan of excellent engineers; Courses system; Optimization setting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卓越计划”主要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要顺利实施“卓越计划”并取得预期成功,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基于能力培养目标的整体改革与设计应是其核心。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交叉的新兴复合性学科,该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外语等综合知识,毕业后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管理的复合型、开拓型的高级管理人才。要适应卓越计划的要求,须在工程管理专业四大平台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
1 工程管理专业四大基本平台所涉及的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工程技术的管理规律和工程技术活动的管理问题的研究[2]。工程管理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将面临建设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管理,在管理工程中将涉及技术、管理、法律、经济、安全、环境等多领域的各种问题,而这其中,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是其核心内容,故将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统称为工程管理行业的4个重要支撑平台[2-4]。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结构设置中,该四大基本平台应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工程管理专业的技术平台所涉及的课程及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管理平台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有:《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运筹学》和《工程估价》。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构成了管理平台的知识框架,是从事工程管理的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是工程管理行业的核心控制要素。
经济平台所涉及的课程有《经济学》《工程经济学》《金融与保险》《统计学》。通过这四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工程管理行业所需的经济学知识有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和技术方法分析、处理工程管理中的经济问题。
法律平台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有:《建设法规》《经济法》《工程合同法律制度》。这三门课程涵盖了工程管理领域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内容,能够为从业者正确处理工作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问题提供很好的帮助。
2 基于“卓越计划”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2.1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从最初的投资决策、市场定位,到勘察设计、招投标、开工准备、材料设备的选型与采购,再到施工及最后的竣工验收、后期的运营管理等,其中每个环节,都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败[5]。现代工程管理强调,对工程的管理须贯穿以上环节的全过程。为了满足社会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要确定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架构,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主要就业领域和工作内容,针对就业领域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的核心知识点。根据所开展的工程管理行业的就业调查,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大多与建设工程施工、设计相关,而从事前期投资决策和后期运营管理的人数相对较少,基于这样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制定适合该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卓越计划”目标,即培养具有系统性、开放性知识结构的从业者,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工程管理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2 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
根据上述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明确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在原有四大平台基础上调整专业培养目标,重构知识集成课程群,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为理念,修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经济平台、法律平台必要的课程基础上,对技术平台基础课设置中增设“结构力学”课程,增加“工程结构”课程的课时,来满足工科院校就业者偏技术、强技术的要求;对管理平台基础课设置中增设“工程信息管理”课程,来满足信息化时代对管理人才的要求;开设“工程造价实务、工程施工组织、工程合同管理、建设监理”等专业拓展选修课程,来凸显专业技术、管理核心能力的培养。另外,增加选修课所占的比重,来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后,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及未来就业趋向构建符合自己个性的知识结构。
2.3 教学方法内容改革,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
修订培养目标时,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课程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实践、视频引入课堂;构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核心知识点由教师在课堂上加以讲解,拓展内容则由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自主完成,教师定期在平台内进行答疑和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管理类的实践则辅以信息化软件来完成。为培养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人才,该院建立了开放式的工程管理创新型实训基地,购入鲁班BIM软件,成立了“鲁班BIM技术实训中心”,该软件可实现大型复杂项目的多专业协同、施工方案比选、成本控制、三维虚拟指导施工、项目虚拟建造动画等功能;开设工程项目管理沙盘课程并配备“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运用沙盘推演的方式,模拟工程管理从立项—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各阶段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任务,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知识和管理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在校学生尽早的进入职业角色;开设有“工程造价软件上机”课程并配有“工程造价实训室”。仿真型的工作室及工程管理技能实训室全部对学生开放。专业生产实习则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外与施工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进行。另外,在学生实习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将“认识实习”结合“工程管理概论”进行;“生产实习”结合“工程管理施工技术、工程施工组织”进行;“毕业实习”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学生在实习时有的放矢,更具有针对性。各课程设计及课程实验强调设计性和综合性,采取定期实习汇报和答辩、实习单位评价、弱化书面作业资料权重的方法,避免实践性环节学生作弊和抄袭的可能。教学过程中注重主题导向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实施校企合作系统组织实训模拟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就业方向上与其他高校学生相比获得明显优势。
2.4 构建完整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要求学生第二课堂学分须修满6分以上。体系设置时增设管理类、材料试验类、技术类等开放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及横向服务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或省级的各类竞赛,如,BIM、测绘、混凝土、沙盘等大赛,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接触并学习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及相关知识,也能让学生了解目前社會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社会竞争情况,学生通过竞赛、开放选修等第二课堂的选修,也能进一步培养相互团结协作及创新精神。
3 结语
基于“卓越计划”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还应在执行过程中加以修订和完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社会接轨,引入工程实践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力求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培育出满足社会要求的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S].
[2]任宏.建设工程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金长宏.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J].高等建筑教育,2005(12):15-17.
[4]常军.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6):91-94.
[5]赵勤贤.谈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J].常州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