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网瘾分析及其教育对策

2016-05-30 16:46陈萍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有效沟通小学教育

【摘 要】小学生的网瘾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让学生戒除网瘾,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热点课题。社会各界一起来帮学生戒除网瘾,是理想的方式;而家庭帮学生戒除网瘾是可控的、直接有效的方式。本文将归纳性地探讨其定义、分类以及应对的措施等相关方面,对“小学生群体、学校的教育、家庭的熏陶、政府有关部门以规导行”等多个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和实际应用,做出一个相应的综合解决方法集。

【关键词】小学教育;网络成瘾;有效沟通

前言

现阶段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比例现在越来越高了。由于对网络使用熟悉、有便利的上网条件,学习、娱乐都跟网络搭上了联系,再加上其自身的心理特点等多方面原因,小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易患人群。

一、小学生网瘾的现状分析

2009年,中国小学生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份小学生互联网行为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小学生最喜欢媒介中的第二选择。约八成小学生9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更有部分小学生在学龄前甚至1岁就己经接触网络。100个上网的孩子中就有7个属于“网瘾用户”。 “上网玩游戏”是小学生患网瘾的主要原因。到网吧去上网的学生更容易上瘾。“网瘾用户”偏爱“网络游戏”以及成人化题材的节目,对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更弱。

二、小学生网瘾的成因分析

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是复杂而综合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大方面。

1.外界因素

(1)社会因素。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网吧管理不到位,小学生进出网吧得不到禁止,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等等对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而逐渐上瘾。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还没有一部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上网,更需要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小学生,使其远离网瘾。

(2)学校因素。由于整个教育制度不合理,过分重视应试教育,轻视素质教育,使得一些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较少,校内外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更多的小学生因课后无聊,不得不流落到网吧,寻求刺激。学校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对于沉溺网络的小学生的教育不够,对其生理心理知识、精神文明、法律知识、道德风尚、作风纪律教育重视不够,教育方式上单一,效果不明显。

(3)家庭因素。据专家研究,家中有电脑并有自己独立房间且无父母有效监督管理的,网瘾的发生率高;学生与父母关系越差,网络成瘾倾向越明显。部分小学生和父母有陌生感,这些原因使他们遇到挫折内心的痛苦无人倾诉,只有通过网络的虚拟世界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长期缺乏的关爱和正常的家庭教育,一旦接触到网络便沉溺其中。

2.自身因素

(1)自我意识膨胀。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追求独立个性和真正成人化的要求迫切,以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

(2)社交障碍。网上交流可以避免面对面的直接反应,可以使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很快就成为知己。久而久之,个体会依赖网上虚拟的友谊,却减少了真实世界的社交活动,而使自己越发孤独。

(3)抑郁困扰。抑郁水平高的上网者,常常会借助匿名或虚构角色的方式和他人进行交谈,以克服日常生活中和他人交往时的困难,减少负面事件,并且避免触发抑郁感。

(4)自控不足。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互联网及其信息对他们很具有吸引力。同时他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正在定型,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够成熟矛盾尖锐,会使其自制性和自律性不强,因而上网时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甚至暴力情色等“网住”而不能自拔。

三、让学生戒除网瘾方法

1.政府方面

(1)立法部门要加快建立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公安、文化和工商部门要联合起来,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对网吧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网吧,建立绿色网吧。

(2)政府可以通过向基层派遣社会工作者,让社会工作者承担起沟通家长和子女关系的桥梁。社会工作者引导家庭成员进行情感交流,帮助家庭成员将自己的意思清楚正确地表达出来。

(3)政府相关部门应倡导网络游戏开发商树立社会责任感,用法律文件来规范网络游戏开发商的运营,建立、监督和完善防沉迷系统,并加强对网络游戏的审查,以净化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使小学生远离网瘾。

2.学校方面

(1)建立长效调查机制,及时了解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为了能及时地了解互联网对小学生的影响及其上网的行为,建议建立长效的调查机制,以便及时地提供其上网行为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能及时发现问题。

(2)积极预防。①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普测。筛选出有抑郁、网瘾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重点跟踪和疏导。②建立学生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对小学生的迟到、早退、请假、旷课、晚归等反常情况及时报告,以釆取迅速有效的对策,促使网瘾等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3)积极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小学生上网的正面引导和上网道德教育,规范网络伦理行为,促进群体的心理卫生和自我成熟,健全和完善人格,丰富活动、拓广爱好、加强体锻,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增进社会适应能力,以提高小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素质、对上网的认识和心理控制能力,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3.家长方面:提高学生家长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

建议相关机构对适龄儿童的家长进行舆论上的引导,使家长能正确了解和认识互联网,对自己孩子的上网采取合理引导、科学管理的态度。比如家里的电脑网络,尽量不要放在孩子的单独房间里,若放在孩子的单独房间里,最好让孩子在上网时把房门打开;家长必要时可以同孩子一起探讨网络, 甚至共同玩游戏。

4.小学生方面:必要时的疏导和治疗

不同的个体有其各自的特点,釆取什么方法要以实际效果为总旨。一般可采用行为疗法,如行为契约法、厌恶疗法、强化法等;也可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如认知重建、 自我暗示、辨论法等;也可以两种方法同时使用。还可以采用辅助方法和技术,如转移注意法,在如郊游、打球等其它活动中寻找快乐。

四、结语

互联网作为时代进步的一种新技术、新媒体,是儿童现在、将来必须面对和使用的工具;如果强行将网络与儿童割裂开来,儿童可能得不到全面的发展,还会与时代脱节。但互联网的逐渐低龄化、以及其在低龄人群中的娱乐渗透性,也成为人们担忧的焦点,家长、学校、社会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正确积极地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最后,相信在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和国家保护的三管齐下的作用下,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影响,将能使互联网成为小学生有效的使用工具。

参考文献:

[1]郗杰英,郭开元.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矫治[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

[2]蔡婷尔.关于江东区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R].宁波白鹤小学.2005

[3]林英典.学校德育低效的校本成因与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4,(11).

[4]陈秀红.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家庭干预和社会工作介入一一家庭功能 理论视角[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1)

作者简介:

陈萍(1982~),女,汉族,湖南岳阳人,长沙市开福区莱恩幼稚园教师,研究方向:儿童心理。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有效沟通小学教育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