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莉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民办院校在高等院校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大批民办院校的产生吸收了大量有学习需要的适龄年轻人,对推动教育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教育部指示以及当今时代发展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民办高校自身仍然存在着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偏差等问题,处理不当,就会面临发展危机。本文旨在阐释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现状,进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民办高等院校必然要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民办高等院校 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15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n Private Colleges
HU Keli
(Shengda Economics Trade & Management College of Zhengzhou, Zhengzhou, He'nan 45119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proportion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 large number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bsorb a large number of learning needs of young people,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nation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era direction,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ducation, however,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still exist the lack of teaching resources, lack of teachers, curriculum deviation problem, improper handling will f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si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n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ed talents for the purpose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 applied talent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1 民辦高等院校的存在价值
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6月,我国民办高等院校424所,约占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19%,在高等教育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民办高等院校的兴起是对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的一个回应,因此,民办高校课程的设定、师资的组织都必然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我国民办高校兴起二十年左右,尚处于自身发展的初级阶段。
对于高等教育意义的探讨早已有之,对于大学价值内涵的最初定义为“社会和个人的满足”,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必然是能够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使人自身的价值得到实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对人才培养是侧重于“人本主义”还是“理性主义”成为重要的议题,两种价值观念也成为高等教育学校立学的两种不同价值思想体系。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人本主义与功利主义由冲突逐渐走向融合,两者互相吸收,功利主义不再受到排斥,兼容人本主义与功利主义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理念。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高等教育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这是国家在新的时代对高等院校提出的新要求。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身素质与实践能力双过硬的应用型人才是对这一要求的最好回应。因此,民办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必然选择。
2 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现实处境
2.1 教学资源有限
民办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可以从师资力量、实践场地等硬实力与校园文化的软实力两个方面分析。从师资力量来看,民办高等院校的教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聘的专职教师;另一部分是师资力量较强的公立院校的退休教师返聘;第三部分是其他学校的兼职教师。这样的师资构成相对薄弱,往往存在兼职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及时,除了课堂时间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指导;返聘教师年龄偏大,与学生存在代沟等一系列问题。在实践场地上,民办高等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由于受到经济等方面的限制,民办高等院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场地,进而出现“理想”与“现实”的断层。
在校园文化软实力来看,民办高等院校由于更侧重于功利目的,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没有操作性的文科教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
2.2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民办高等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也就决定了民办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上与一般综合性公立学校存在差距。在课程设置上,民办高校的课程应以社会需要为风向标,以培养专业的人才为目的,因此课程在“精”不在“多”,课程内容重实践而轻理论,重专业而忌一般。实际来看,民办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比较杂,而非“精”,理论与实践也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在教学模式上,部分民办高等院校的课堂依然存在着“老师讲授,学生记”的传统授课模式,与实践脱节。另外,在整体来看,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授课内容缺乏创新,这样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3 教材设置杂乱
民办高等教育院校教材设置较为杂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各院校自发订购本学校使用的教材,市面上存在的教材良莠不齐,稍有不慎,就会选择失误,且民办院校开始科目较为繁杂,为每一科目选择教材,既要看单本教材的质量,也要看所选的教材能否成功构筑所授科目的理论体系,与理论体系不符,教材质量再高都是失败的。其二,民办高校所设科目往往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变更而调整,每一地区的院校所面临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因此院校间相互参考的可能性不大,每调整一次课程,就要相应地设定教材,实际上也是对民办高等院校的一项要求。
2.4 民办高等院校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
民办高等院校与公立学校不同,属于市场经济的产物,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民办高校自创立伊始就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压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生源竞争压力,生源数量是民办高等院校的生存依托,因此面临竞争;其二是教学质量压力,只有保证教学质量才能保证生源,也就是维持生存;其三是就业竞争压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就业,保证就业是民办高等院校的着陆点。
3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3.1 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基础就是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也是一项校企共赢的合作。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方面的专业指导,实践机会、实践场地以及学生的实习单位等。学校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的输入人才,刺激企业创新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促使民办学校紧扣市场发展需要,以市场需要为指导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才能符合市场需要,增强学生竞争力。
3.2 加强对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依赖
民营高等院校的发展需要市场,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在民营高校发展过程中充当制度保障者,为民营高等院校提供法律与政策的引导。民营高校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要紧跟政府指导与市场就业形势,协调好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把握市场经济走向。另外,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充当其中的协调者,明确合作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能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对政府与企业的双重依赖是民营高等院校走向强大的关键。
3.3 优化学科,巧设专业
民营高等院校谋求长远的发展,就要摸清市场走向,优化学科设定,合理设计专业,避免盲目变动。学科设定在“精”不在“多”,可停招过时专业,发展新兴专业,对每个专业进行科学的课程设定,不能盲目追求风潮设置课程。所设专业要能与企业接轨,企业能够接受的就是可行的,企业接受较少的专业就可以舍弃。与之相对应的是教材的选择,结合教学经验,合理选择教材,教材的内容要重在应用实践,而非理论讲解,适当增设一些综合性课程,例如礼仪、文学鉴赏、着装等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提升学生内涵的课程。
加强师资的培训,也是优化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高等院校存在不合理的师资结构,要逐步进行调整,引进人才,更新现有教师队伍,并且适当邀请工作在企业的一线员工进行技能讲座等,尽量避免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3.4 以就业为导向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终面对的是就业,因此,就业形势始终是民营高等院校的重要发展导向。一方面,民营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就业需求,经过严格的市场调研后再做决定。另一方面,民营高等院校要为学生的就业进行谋划,首先是教授学生基本的求职就业技巧,其次就是与企业进行合作,使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鼓励学生“一书多证”,即一本学位证书多本技能认定证书,或者将进行职业技能证书与学分相结合,以鼓励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技能进行培训,获得资格认证,以扩展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优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免费开设技能培训课程,或者提供学习资源获得途径,帮助学生完成学习。
当今社会,只有牢牢把握国家对于教育要求的风向标,坚定培养适合就业的应用型人才的立场,与政府和企业进行良性互动,才能够更进一步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实际上也可以更新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对学生进行创新引导,民营高等院校也可以尝试以学校资源为依托,带领学生进行技术或者技能的创新,并将这种学院式的创新引向企业,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远胜于单纯的技能方面的培训。教育是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肯定民营高等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然而要看到民营高等院校发展的不足,发展民营高等院校,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固然是注重了教学的“功利目的”,然而对于教学的“人文目的”也不能忽视,只有将二者综合,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才能在社会走得更为长远,因为学校教育赋予他们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安身的修养,创新的意识,这才是学校赋与学生的一辈子的财富。
本文为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河南省高校外语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qn-16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付立彬.创新民办高校管理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1-15.
[2] 石吉永.高等職业院校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 谢瑶函.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人才培养,2015.7(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