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娜
【摘要】 课堂教学应该从统一化教学转向个性化教学,应该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落实到工具性特点上,应该在立足于课内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引入课外活动资源。
【关键词】 新课标 课改 主体 个性化 工具性
语文学科因其本身的综合性,给予了语文教学改革一个庞大的空间。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在影响着不少语文教师。部分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使用新课程标准、新教材而走的却是过去的老路子。他们不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既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形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厌烦情绪。
与此同时,一部分改革激进者急于让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他们急速转变教学模式,轰轰烈烈地搞教学改革,一时间使得学生的语文课堂兴趣与日俱增。但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这些课堂教学,却发现:课堂趣味虽浓,却有如赏花观月,只做浮光掠影式的欣赏;媒体教学虽多,课件视频纷纷登场,却有如卖场促销热闹一时;课堂上你方唱罢我登场,非语文活动占尽上风,学生的兴趣被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他们反而兴味索然。一堂课下来,只见各种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挖掘,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往往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的思维方向,给人的感觉只是热闹之后的空洞。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从统一化教学转向个性化教学,应该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落实到工具性特点上。
一、 课堂教学应该从统一化教学转向个性化教学。
正如在世界上找寻不到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基础,自己的行动规律。我们的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他们学习和教育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要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从学生学习以再现和模仿为主、探究问题只求唯一答案转变为开放的、多元的主动获取多种答案,要从“授生以鱼”转变为“供以池水,授之以渔”的教学,要从教师权威的定位转变为教师多元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个性才能充分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我们的语文课堂积弊才能革除,才能彰显学生个性。
教授《再别康桥》时,笔者并没有按以往的思路讲解,而是以简练形象的语言勾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放开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再让他们选择一个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心中的康桥。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跳脱了教材的框架束缚,反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创新因子,学生的兴致很高,纷纷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幽静的康桥,浪漫的康桥,多情的康桥,艳美的康桥,忧郁的康桥……,每一种感受的提出都显示出智慧的灵光,课堂中弥漫着师生交换自我感受的愉悦因子。
平时习作中,笔者常在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前提下,以平等的姿态平心静气地与之讨论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下评语的目的,不是要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留下工作后的痕迹,而是要使学生学会用手中的笔来观察审视自身,记录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而空泛笼统、武断冷漠的评语只会一次次挫伤学生的个性表达。因此,在给学生写作文评语时,笔者特别关注学生的习作特点,注重挖掘他们个性的闪光点和思维的独特性来提点他们行文的优劣。有的学生对生活细微的感受能力强,阅读面广,喜欢沉思,就通过“善于从生活细节中品味人生真谛,将话题指向延伸到对生活态度的探寻,给人种种启迪”之类的点评引导她构筑自己的行文风格;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视角别致,就以“跳脱考场作文的俗套框架,以自身独特的感受和摇曳多姿的个性表达为全文增色不少”这样的话来激励她进行个性化写作。
诸如此类的阅读与习作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假以时日,潜移默化,一定会不断丰富学生的自我感受,有助于他们个性化思维的形成。
二、课堂教学应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改革是必要的,它可以有效改善过去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如果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兴趣浓厚了,自主学习的氛围形成 了,那么学习效果自然明显。但有些教师矫枉过正,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课堂就交给学生,自己连必要的讲解都省略了。他们片面追求所谓“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其结果是:启发式变成了满堂问,问题太多太杂,学生启而不发;小组讨论时,因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对问题的讨论仅停留在较浅层次,再兼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讨论式教学热闹有余,收效甚微;说是尊重学生个性,对学生作答的评价过于宽松,或模棱两可,或一味夸奖,或不作评价,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意识不到自己思维的盲点在哪里。这种课堂讨论的形式化,小组合作的浮华性,教学流程的信马由缰,是将“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理解成和稀泥而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这种做法是捡了新课改的形式却丢了新课改的神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授受”与“探究”之间的关系,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仍有作讲解的必要,而且要给学生讲深、讲透,而有些学生容易理解的或蕴含丰富的课文,则可以多探究一些。探究过程中也要以点拨为主,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再创造。同一个问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去进行不同的解读。也许,学生的理解比教师讲的,或是书上说的更有新意。在教学内容上,师生也可根据不同的处境进行不同的提升、拓展、丰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受再创造的成功感,就会增强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一旦喜欢探究,那将是他们终身能力的体现,这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是重大的。只有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三、课堂教学应该把人文性特点落实到工具性特点上。
走进现在的课堂,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感悟,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偏重于人文意义的挖掘,而忽略甚至抛开了语言文字本体,淡化了语文基础和语文训练.
?殊不知,这恰恰是背离了新课改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新课标在教学目标方面提出了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知识和能力,可见新课标也是非常重视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的。几次课改,教学大纲无论怎样变化,但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炊”,那么语文知识和训练就是“米”;万丈高樓平地起,如果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万丈高楼”,那么语文知识和训练就是“平地起”,就是“打地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那种弃基础,讲人文的教学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教学。我们追求的语文课堂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的课堂,切不能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对于文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毫不犹豫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到工具性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源源不断地倾注活水,才能在课堂教学上不断地如许清澈,这是时代发展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新课标对教师工作的更高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深思慎行,才能逐浪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学生能从中受益,那么我们虽然忙碌,也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郭伟《新课程教学改革答100问》
[2] 段汉明《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
[3] 吴轶云《浅说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