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 要 多媒体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中一发不可收拾,许多教师希望通过多媒体来改进课堂教学,这其实是符合现阶段的基本教学要求的。但是多媒体的发展也有不足之处和被错误引用之处,所以就造成了多媒体的弊端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就多媒体引入课堂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对于不足之处加以建议和意见,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多媒体 课堂 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111-02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往往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所以课堂上利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教学过各中不仅仅是可行的,而且在近些年的教学中,被很多的老师所接受。我们认为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能够形成一种教学互动的局面,但关键是看教师在具体运用中的尺度问题。尺度把握好了,教师就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带活,如果没有把握好,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本身,从而会出现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情况。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充分融合已经是很早开始的尝试,但是至今在课堂上还是有一些教师不敢尝试这种新媒体新技术。但是实际上,多媒体教学有着它自身非常大的优势。首先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不断的与教学的紧密关系,多媒体完全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乏味和一些言不达意的误传。这样就能够充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编制的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的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快乐学习落到实处,做到减负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教师对上课内容进行延伸,甚至用计算机技术来表达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突破思考的界限,吸引学习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专心致志。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老师从复杂的黑板板书中解脱出来,利用计算机媒介的优势制作课件,而且这些课件是能够被保存的,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拿出课件来进行对比,这一点是传统板书教学无法比拟的。
二、多媒体教学的劣势
经过一些教学实践和探讨,我们也发现多媒体教学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小问题并不是来自多媒体本身,而是由于在多媒体教学当中,教师的认识度不足或制作过程当中,制作者的技术水平不高,再加上学生对此的认识有问题造成的。
首先是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会要求教师加快速度,这么一来,有些教师就会出现上课一味求快的情况,就会对学生的理解产生影响,原先一节课的内容为了让课件好看而增加到了几节课的内容,这实在是不太有利的事情,讲解速度过快,信息量就必然太大;讲解速度过慢了,课件又一目了然,不能涵盖住一节课需要讲的知识量。
然后是多媒体教学必须要教师能够完全掌握课件所有的内容,不掌握的话就会产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的断层,教学过程中就会影响情感交流,而情感交流的问题是讲课中的艺术,艺术的把握却需要大量的语言,但是有了多媒体以后有些教师逐步开始松懈和怠慢,也是这个产生的一个因素。
第三是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令现在的学生对多媒体存在依赖性,有了网络,学生可以下载很多的教学课件,没有必要再认真记录,这样对于思想与听课的同步性设计不合理。因为讲课速度快,学生也就没有了反复思考的机会,少了提问和思考的余地,就没有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另外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由于现在社会大兴多媒体之风,这样便迫使一些单位、学校不得不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引进多媒体设备,一套较为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价格上是不菲的,而引进设备后由于缺少课件制作的先进技术,缺少人才,或者课件制作过于的简单,不能充分利用设备的优越性而使设备闲置,导致资源的浪费,又缺少技术维护而导致设备损耗严重。
三、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传统教学的发展有其精华之处,所以要注意将其精华更加多的引用起来。比如上课过程中不需要时刻用多媒体,以数学为例,几何课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几何图形的三维结构,就可以用多媒体来给出声像和三维结构,这些是让老师的讲述所达不到的直观效果。可以充分利用到解题的过程示范中去,但是到了讲理论的时候,应该放弃多媒体开始板书,板书可以很好地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本上,由于学生会担心没有课件,于是特别用心的做笔记。
新的世纪,我们的课堂教学正面临着用新的手段、新的方法对其进行改革,这是时代的要求,建立多媒体教学系统,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但是我们也要记住,对于多媒体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而不是机器。机器只是一个媒介,最终是要靠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配合来共同进行的。
参考文献:
[1]李克东.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陈海东.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系统制作[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学农.多媒体优化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