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倩
摘 要:数字博物馆是各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研究和应用的集中體现的载体,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方向。然而,数字博物馆建设所需文博、传播、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复合型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直接阻碍了数字博物馆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现代高等教育博物馆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认为组建博物馆数字化课程群,加强课内实践和课外以项目形式的专业实践是提高学生博物馆数字化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另外,通过大学生数字博物馆创新创业基地的实践和摸索,加强行业的对接性,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数字博物馆;数字化;人才;教学体系
0 引言
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为博物馆的发展与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2001年国际博协的会议章程首次把保存活态遗产(living heritage)和数字创造行为(digital creative activity)纳入了博物馆范畴内,这一补充内容正说明了数字化技术已变得日趋重要。[1]数字化技术发展到目前,涉及数字化建模、虚拟修复、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展示、数字化复制存储、数字化仿真、虚拟现实、数字动画、数字合成影像以及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削弱博物馆藏品保护和藏品利用之间的矛盾,同时可以使文化遗产“变活”,不仅扩大了其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传承力,而且将其中非物质文化的东西加以形象生动地呈现。[2]数字博物馆就是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研究和应用的集中体现的载体。
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动“American Memmory”计划,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文献、照片、影片等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以便永久保存。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了“世界记忆”项目。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稍晚,在20世纪90年代末故宫博物院着手开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3]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随着以“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博信息化项目的进行,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得到很大发展。例如,国家文物局颁布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全国文物系统2677家收藏单位完成了1660275件(套)馆藏珍贵文物的数据采集;建立国家、省、文博单位三级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群;全国有200多家博物馆建立了互联网站;大量的IT产品和信息技术企业开始关注数字博物馆应用,有的已经从中获益。[4]
然而,相比于全国4500多座博物馆(其中文物系统3354座),2000多万件馆藏文物,近百万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和水平仍显不足。[5,6,7,8,9,10,11]
金瑞国认为当下我国数字博物馆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还不在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而在于人才的缺失。由于数字博物馆建设所需文博、传播、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复合型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直接阻碍了数字博物馆的快速发展。他建议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委托培训、资质认证、持证上岗等制度,培养一支高层次、多学科、成梯队的人才队伍。[12]
贾秀清认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要求大量知识和技能更为复合的人才加入进来,建立起结构更为优化、体系更加完整的工作团队。[13]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陈刚认为数字博物馆是以采集、保护、管理和利用人类文化/自然遗产信息资源为目的,建立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一个完整的数字博物馆至少需要信息资源的采集、数据库建设、网络运行、虚拟展示内容的挖掘四个方面的人才,然而这些方面的人才是传统博物馆不具备的,也不是我们现有高等教育体系所涉及的。[1,10]
1 数字博物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浙江大学是我国最早从事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高校之一。1998年,浙江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开始合作,开发并实现了敦煌莫高窟虚拟参观旅游系统、敦煌壁画辅助临摹与修复系统及计算机辅助石窟保护修复系统。[14]西北大学也是从1998年开始和秦始皇陵博物院合作,通过数字化设备活动破碎兵马俑碎片的三维信息,然后根据形状匹配技术实现碎片的自动拼合,最后通过手工调整实现了破碎文物的虚拟复原。[15]2005年起,北京大学与龙门石窟考古研究院开展了龙门石窟数字化工作,实现了龙门石窟擂鼓台区外立面、洞窟、圆雕大佛、洞窟中小佛像、饰物三维模型的建立,通过三维模型投射出二维图像的方法来制作精确线图。[16,17]做这些具体工作的均是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和教师,更多是从技术角度对文物进行了数字化扫描、储存,由于缺乏文物内涵挖掘和博物馆公共教育等相关的必要知识,使得他们从事文物数据的知识化方面显得有心无力,无法满足数字博物馆建设的需求。
面临窘境的还有数字考古,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周明全认为,突破技术和考古的专业壁垒限制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内的现状是考古人员不懂技术,技术人才不懂考古。周明全认为,考古人员应具备更加开放的眼光,融入信息化潮流中,不能固守现有的以发掘为主的考古学。在学科设置上,美国卡罗莱纳海岸大学等面向本科生开设了考古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专业。而国内至今未设数字考古专业,学科壁垒给数字考古的发展带来很大阻碍。
数字博物馆专业,也是由于学科壁垒导致同样的问题。数字博物馆有谁来建设?数字博物馆人才由谁来培养?急需思考和探索。
2 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2.1 开设数字博物馆方向
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文物与博物馆学属于历史学门类。根据对各大高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调研发现,这些专业常设课程为博物馆陈列与设计、藏品管理、公共服务、文物保护基础,四大课程主要围绕博物馆的陈列部、宣教部、藏品保管部的职能工作。[18]而很重要的信息化部门其教育体系是缺失的,博物馆数字化或者信息化作为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趋势,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其在高等教育中的教学体系也未完全形成。在已有的教学体系中,常常仅将其作为博物馆学概论的一个章节介绍,多是了解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及其在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管理等工作中的作用。显然这些内容不能满足当下博物馆数字化的需求,不能完成博物馆现代化的任务。
故而,开设一门博物馆数字化的课程或者组建一个数字博物馆的课程群就显得尤为重要,既是补位,博物馆信息化部门有了相应的高等教育体系下的课程,也是新形势下博物馆发展的需要。[19]由于数字博物馆属于交叉学科,2014年,着眼于社会对博物馆数字化人才的多元需求,遵从博物馆数字化自身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在文物博物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设置数字博物馆模块,重点开展博物馆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2 建设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
博物馆数字化复合型人才,需培养具备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具备娴熟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了解最新技术新概念,能够将艺术设计思维同技术实现紧密结合,可从事文物与博物馆信息化部门工作,开展博物馆数字化,数字博物馆建设,智慧博物馆建设与统筹的高级专门人才。
数字博物馆方向可以由三门理论课程和一门实践课程构成,《文物博物馆数字化概论》是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综合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博物馆相关理论,而且可以进一步掌握如何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来对博物館进行数字化展示。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了解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一般方法与途径,了解博物馆数字化最新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能够用技术手段就某一数字化案例进行管理、分析与操作,从而提高其技术素养与策划管理能力,更将之前学过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运用到实处,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文物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主要内容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的学科应用,数字化建模、虚拟修复、辅助管理、数字展示等技术框架,关键技术和典型系统应用。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运用已经学过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就某一实例进行操作,掌握文物图像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与途径。课程则需要学生了解文物图像处理技术的相关关键技术,同时掌握如何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来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保护。
《文物仿真与建模》课程主要内容是文物仿真与建模方面的新技术与新进展,结合多年文物仿真与建模的应用实践,归纳提炼技术基础体系和专题应用技术,从不同角度介绍文物仿真与建模中所使用的有关技术和方法。内容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的学科应用,数字化建模、虚拟修复、辅助管理、数字展示等技术框架,关键技术和典型系统应用。课程需要学生了解文物仿真与建模的基本方法,同时掌握如何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来对文物建模与保护。
《博物馆数字化综合实践》课程在理论课基础上,以数字化建模、虚拟修复、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展示、数字化复制存储、数字化仿真、虚拟现实、数字动画、数字合成影像等为内容,加大上机操作时间和室外相关数字化设备使用操作时间,另外以项目为导向,开展系列的实践工作。
2.3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由于数字博物馆方向实行小班上课,易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学校要求在院校常规教育教学方法基础上,将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基于问题学习等先进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理论课程与上机课程结合,上机课程与室外实操课程结合。实验教学也改“灌输式”为“学生主体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师承教育精髓有机融合,集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之优势,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在校学习和实践的效果。[20,21,22]
2.4 学生自主项目实践
北京联合大学国家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每年开展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学生以北京联合大学文博馆为主题开展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文博馆展示设计与微信平台制作》一期和二期项目。一期主要依托《博物馆学概论》课程,以文博馆的文物为内容进行文物的内涵挖掘和研究,并制作了文博馆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送文博馆文物的相关咨询,另外制作文物的二维码展示牌,便于参观者通过扫二维码获得文物更多的信息。二期项目主要依托《博物馆数字化概论》和《数字化实践》课程,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照片建模方式,高精度白光三维扫描技术方式获得文博馆文物的三维图像。
另外,学生也积极参加北京联合大学“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2015年文物与博物馆班学生完成了《北京地区圆明园流散石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档案管理》,通过360度二维照片环拍采集,photoscan软件建模方式获得流散石质文物的三维影像,为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展示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虚拟仿真中心拥有大量的三维数据采集、建模、展示、复制设备,可为学生开展各项数字化实践提供方便,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字博物馆的专业实践能力。[23]
2.5 北京联合大学依托教育部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虚拟仿真中心开展数字博物馆的虚拟仿真教学
早在2003年,北京市财政局专项支持我校建立了“数字化技术创新实验室”,并成立“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成立“虚拟现实项目组”,2006年开发了基于Web3D技术的“徐悲鸿纪念馆”数字博物馆系统。2007年建立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数字化技术创新基地”,该基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服务计算、文物数字化等。2014年申报获批教育部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开设有文物综合保护与展示、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文化遗产场景再现与应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创新应用等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1个文化遗产传承应用成果数字化展示与体验中心。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可为历史文博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数字博物馆方向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2.6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基地
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核心战略,近年来主要国家提出科技战略的频率之快、层次之高前所未有。2015年,被誉为中国第四次创业浪潮的“众创大潮”在全国兴起,李克强总理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要以大众创业培育经济新动力,用万众创新撑起发展新未来,打造经济新的发动机。2015年5月、6月,分别就高校双创人才教育改革和双创人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了意见。北京联合大学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与创业,博物馆数字化及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将传统文化与高新技术结合的典范,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方式。北京联合大学依托国家级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虚拟仿真中心和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数字博物馆方向,可开展数字博物馆以及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和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实习实训、专业共建、创新创业、协同创新的合作,提高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3 结束语
数字博物馆正在以其交互性、趣味性、多感知性等鲜明特征改变着形式单一、氛围沉闷的传统博物馆形式,[24]而这种改变离不开数字博物馆人才的水平和质量。为了更多观众能更加方便、趣味地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加强数字化博物馆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改革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陈刚,祝孔强.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09):29-33.
[2] 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01):1-11.
[3] 胡锤.关于“数字故宫”建设[J].中国博物馆,2003(04).
[4] 金瑞国. IT技术助推文化传承——浅谈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历程[J].每周电脑报,2007(30):24-25.
[5] 刘光宇,李彦雪.方兴未艾的智慧博物馆[J].科技智囊,2015(12):58-69.
[6] 陈刚.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J].中国博物馆,2013,15(4):2-9.
[7] 赵国兴.新形势下博物馆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J].文物世界,2015:69-71.
[8] 孙辉.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科技传播,2014(11):24-25.
[9] 李文昌.发展中的中国数字化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8(Z1):61-69.
[10] 张小朋,张莅坤.博物馆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概论[J].东南文化,2010(04):104-108.
[11] 胡锤,张小李.现代技术与文博工作者的主体性——试论数字博物馆建设中“人”的作用[J].东南文化,2009(01):88-91.
[12] 金瑞国.论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十大要素[M].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10:26-31.
[13] 贾秀清,王珏.数字化手段在我国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传播,总第187期,2012(2):112-115.
[14] 刘刚,鲁东明.敦煌壁画的数字化[J].敦煌研究,2003 (4).
[15] 刘军,周明全,耿国华,李姬俊男.基于轮廓与断面匹配的秦俑碎片拼接方法计算机工程[J]. 2014(1):181-186.
[16] 李春梅,裴学胜.龙门石窟数字化方案研究[C].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国际研讨会,2005.
[17] 周明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2-186.
[18] 陆建松.论新时期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学科建设[J].东南文化,总第235期,2013(5):104-109.
[19] 朱懿.美国高校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博物馆研究,总第132期,2015(4):3-10.
[20] 郑玉玲,詹向红,呼海涛.中医传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医教育,2013:8-10.
[21] 李金田,贺国权.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5).
[22] 黃惠运,刘启昕.关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学习的思考[J].读与写杂志,2015,12(11):53-54.
[23] 张剑平,夏文菁.数字化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机制与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79-85.
[24] 宋新潮.博物馆是知识的生产传播机构,是虚拟世界的真实源泉[N].中国文物报,2016-1-1(003).
作者简介:张子迎(1987—),女,安徽宿州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文化遗产数字化。
通讯作者:周华(1984—),男,湖北京山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博物馆学,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