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16-05-30 10:48:04尚志武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应用合作学习

尚志武

摘    要:现代教学理论尤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学习与积极参与。因此,文章基于合作学习理论依据,重点探究了“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旨在提高高中体育教育质量,并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体育;教学应用;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围绕学生展开,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基于此,笔者以“合作学习”为阐释对象,积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及其与体育教学模块之间的关系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1. 合作学习的要素构成。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构成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混合编组;(2)设定小组共同合作目标,以优化协作方式;(3)组内成员间的相互依赖;(4)小组自我评价。

2. 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第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同力,以促使学生共同进步。合作学习基本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及社交需求。体育活动项目众多,其中的诸多技能如健美操、篮球等都离不开组间合作。第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该理论由巴班斯基提出,他认为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体教学之间的有机组合才是最优化的教学过程。简单而言,当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时,教师仅需提供一般性辅导即可;当教学内容相对复杂时,应把个别与集体教学相互叠加开展分层教学法。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选择最优组合方式。第三,因材施教理论,从现代体育教学现状可知,制约学生体育能力提升的两大影响因素为智力与个体体质。体质差异多由先天因素所致。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导致学生个体差异存在较大差别的原因主为机体潜能开发程度不同所致。而合作学习强调竞争合作,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基础,对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行开发。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教师备课

1. 合理设疑。“合作学习”要基于教与学的实际需求,明确合作学习目标,以学生的操作能力、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合理设疑,确定合作学习探究课题。需要注意的是,设定的目标要难度适中。比如,在开展篮球基础战术的“传球”、“切球”配合学习时,可以“传球”、“切球”之间的有效配合方式作为研究课题。

2. 正确预见“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正确预见“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助于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深入剖析与客观正确地评价。比如:在探讨篮球进攻配合方法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出“锋”、“双能卫”、“挡拆”、“卫星摇摆人”等概念,其中,“卫生摇摆人、锋”是对能同时打小前锋与进攻后卫队员的简称;“双能卫”则指兼具进攻和组织能力的后卫;“挡拆”是“掩护”战术法。教师若对这类术语不了解,很可能会手足无措。

(二)学生课前合作探究

第一,成员分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把学生分为六类,即:文字资料类、课件制作类、运动技能特长类、现代信息技术特长类、一般类、特殊资源类,教师根据小组长对组间成员分类的意见进行调整;第二,任务分配,组长根据组内成员的特长、人际关系等分配任务,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篮球进攻配合战术学习中,可让现代信息技术特长生负责收集网络资料;让具有运动技能特长的学生对探究内容进行实战演练;让文字资料特长生对合作学习结果等进行文字的收集与整理;让课件特长生负责对合作研究结果制作成课件,以方便交流演示。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够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调动其积极性,又能够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三)合作探究成果交流

第一,创设交流分为,让学生勇于交流,热衷交流。交流的方法可以为:课件演示、技能师范、语言汇报等。同时,应遵循先组内轮流交流后组间交流的方式,为内向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增强其自信心。第二,对于组间雷同的合作学习成果,仅需做简单说明;对于较为新颖的研究成果,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时间。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反应进行引导,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合作学习成果评价

待学生将合作学习结果交流之后,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小组间评价。因为学生合作探究内容的深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有所差别,有的结论可能错误,有的结论可能仅停留在感性层面,有的结论可能是理性结论。对此,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与指导,对错误性结论,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点;对感性结论,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研究内容的本质。对运动技能和方法的合作研究,教师必须要对有效性、可操作性、安全性等进行评价。另外,教师的评价要具有激励性和客观性,只有这样才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强调组间竞争、组内合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热情,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值得在课程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莹. 合作学习在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

师范大学,2013.

[2]朱伟. 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新课程,

2015,(04)

[3] 马成林.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新

课程,2015,(10)

[4] 吴向东. 体育游戏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以台州中

学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10,(10)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教学应用合作学习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23:36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6:58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3:28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