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良性互动评教机制的思考

2016-05-30 14:55:07王岳吉永军赵德鑫
亚太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质量高校

王岳 吉永军 赵德鑫

摘 要: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科学有效的教学互动机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互动机制缺失、滞后及单向性严重等问题,探讨国内外评教机制的发展状况,提出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教与学即时良性互动的机制。

关键词:高校;互动;教学质量;机制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科学的、即时的、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于高校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存在滞后性、单向性以及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流于形式,导致教师对教学的忽视,影响教学质量。这与学生要求提升教学质量的呼声不符,会加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矛盾。探索一套即时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将有利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常由部门领导、专家、学生等多方面参与,其中最重要一环是学生评教。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的大学设有专门的教学评价学术发展机构,其成员由不同院系从事各种学科的专家组成。[1]学生按照学校所编制的评教表,在课程设置、学习自评、教师授课风格技巧、师生交流、课时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打分。评教表通常有因素细分表、目标导向表[2]以及题库式量表等几种。因素细分表就是根据各方面指标的构成因素进行细化所制定的评分表;目标导向表是根据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情况所制定的评分表;题库式量表主要是在整体问题之外,请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在调查题库中分类别选择一定数量的题目形成一份调查表,进行学生评教。其中,目标导向表在美国的高校使用最为广泛。[3]

目前,我国高校在评教系统中主要使用因素细分表。评教形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2],学生在网上填写关于教学质量的答卷,问题也相对单调,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论证。如教师的出勤情况、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课堂上讲课内容接受程度等。从评教体系整体来看,主要问题还体现在:

1.单向性。仅仅局限于学生对老师教学方面的打分,缺乏老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反馈,甚至出现评分主观化倾向严重,造成打分结果脱离授课实际情况。

2.滞后性。教的目的就是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改进教学方式,达到促进教学质量的效果。而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普遍放在学期末,评教信息即使反馈到教师那里,也无法对当学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只能用于下一届学生,而这又不一定适合,对教学改进效果影响也较小。

3.准确性不足。教学质量评价缺少统一标准,导致评教结果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比性。评教工作放在期末,甚至有些科目的成绩已经发布,在这种情况下会影响学生评教的客观性,学生成绩的多少很可能就决定了他们对老师的课程评价。此外,期末时考试压力相对大些,学生无暇参与评教或敷衍评教,也使整个评教工作失去了意义。

4.与其他相应配套制度关联性不足。教学评教制度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作为支撑、互通和保障,包括教学信息员制度、院系教学评价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等。综合性的信息集成利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何增强评教机制中的良性互动,成为解决以上问题进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为教学互动的增强提供了新的平台,将信息装备运用到教学之中成为必然趋势。可以通过设计一款综合性的手机客户端,用于选课、评教、校园活动以及生活资讯等方面。客户端面向学生、教师和教务部门进行设计,安装在智能手机中。教师在课前设置好课堂内容,并在上课前发布,课后学生根据教师每堂课提供的不同二维码扫码签到。此时,学生客户端可随时进入此堂课评价及问答界面。对课程内容、教学效果以及建议等进行评教,评教信息保存在教务部门的数据库系统中,教务人员和教师可按相应权限进行信息查阅。教师课后在客户端上进行自评,反映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通过评教客户端,实现了学生和教师对课程情况的即时评价。相比以往的评教方式,学生评价更具真实性和客观性。教师也能即时地了解学生是否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达到预定教学效果,便于在备课中对下次授课安排及时改进,使教学目标针对性更强。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和教师的自我评价信息上传到教务部门,教务部门既是学风、师德师风的监督机构,也是师生沟通、互动,教学改进的枢纽。教务人员可对比学生评教和教师自评,综合分析教学问题。筛选出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相差较大以及评价较差的课程,组织学生、专家、教师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相关情况。也可专门组织专家进行听课,对教学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和指导。通过客户端,教师也可以发布一些教学通知,布置作业,进行答疑及学生课堂请假审批等。

良好的教学激励机制也是互动评教机制创建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有利于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据评教结果制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将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婷婷.国外部分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2):89-91.

[2]田迅,李林.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1):1-4.

[3]陈阳.中美两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

[4]李楠.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质量高校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5:41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4:10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