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研究

2016-05-30 10:48王继源马冲苗捷王乾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能过剩产业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

王继源 马冲 苗捷 王乾

摘 要:以产业转移中的就业问题为切入点,根据统计局最新编制的2012年投入产出表建立了一个劳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压缩河北省重工业10%总产值和承接北京轻工业、通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教育和卫生五部门各10%总产值对河北省直接就业和关联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承接首都产业转移能够有效弥补重工业调整带来的失业,在最大和最小情况下,分别能为河北省净增72.17和17.9万个就业机会。

关键词:产能过剩;产业转移;失业;劳动投入产出模型;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25-04

一、文献综述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一般认为,承接产业转移会对迁入地的就业至少产生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劳动力作为一种初级要素,本身是产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产业规模的扩大会直接增加劳动的总就业人数。第二,承接产业转移会增加对中间产品的需求,经由投入产出的消耗关系传导至各部门,最终带来关联部门的就业增加。第三,承接产业转移会改变市场预期,通过回波效应加速劳动力、资金、技术的流入。

利用投入产出法可以很好地测算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情况。投入产出法是假设产业的总产值和产业使用的劳动力要素之间存在稳定的比例关系,产值的变动会通过上下游传导最终影响各部门的就业量。Autor,Dorn,Hanson and Song (2014),Justin R.Pierce,Peter K.Schott(2012)运用投入产出法考察了2000年以来美国各部门就业变化情况,发现制造业的就业关联性要远大于服务业,在短时间内制造业衰退所带来的失业问题无法单纯依靠服务业弥补。与此对应的是,Kozo Kiyota(2011)通过投入产出法考察了日本1975—2006年的部门就业情况,发现制造业得益于产业关联效应,对就业的拉动效果非常显著。出口制造业部门在自身扩大的同时,进一步拉动了非制造业部门的劳动需求。国内学者黄涛(2002)首次引入了综合就业系数的概念,即产业最终需求增加一单位需要其他各产业的劳动增加量之和。他利用1997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就业效应进行了排序,发现前五名均是服务业部门,文化、商业、住宿、餐饮、卫生的综合就业系数分别达到0.474、0.336、0.271、0.183和0.182。雷明(2004)、敖娜岚(2006)、邬雪芬(2006)、李映妮(2006)、周慧(2011)、阿不力米提·克力木(2013)运用同样的方法对分别宁夏、内蒙古、浙江、广东、江苏和新疆等省(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各自省情提出了扩大就业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建立了劳动的投入产出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对各产业就业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测算。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劳动投入产出模型;第三部分利用劳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计算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行业及关联部门就业的增加情况;第四部分是全文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劳动投入产出模型

本文依据河北省统计局最新编制的2012年投入产出价值表,建立劳动投入产出模型,来反映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劳动消耗关系,并给出了某一产业影响其他产业就业量的计算公式。

(一)基本假设

第一,假设直接劳动消耗系数稳定,即各部门产值和劳动用工量间存在稳定的比例关系;第二,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对就业的影响;第三,假设地区间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不考虑现实中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各种政策障碍。

(二)建立模型

参考王继源(2015)的劳动投入产出表(简称“劳动表”)编制方法:

第一步,分离出“本地表”。将原始投入产出表中第一、第二象限各行元素分别乘上对应行部门的自给率系数gi,

得到“本地表”。“本地表”存在新的行向平衡关系:

表示本地中间使用合计,Yd

t表示本地最终使用,Xi表示总产值。

第二步,计算完全劳动消耗系数矩阵。根据河北省经济普查数据获得各部门的年平均从业人数Li,用各部门从业人数Li除以总产值Xi,得到部门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活劳动)系数ti。利用ti计算完全劳动消耗系数矩阵Ti=ti(I-A)-1。

第三步,把“本地表”转化为“劳动表”,建立劳动投入产出行平衡、列平衡。“本地表”的第一、二象限各行分别乘上 Ti,将以货币量表示的本地产品流量转化成为劳动量表示的流量;第三象限的换算比较简单,直接以各该部门的就业人数Lj填列即可。

“劳动表”编制完成后,存在劳动消耗的列向平衡关系:

是物化劳动。物化劳动反映了产品生产经过多个不同的阶段或部门,而逐渐积累起来的全部劳动消耗。Xjtj是活劳动。所谓活劳动就是统计局普查得到的行业从业人数。XjTj是完全消耗。假如外生给定j部门完全消耗XjTj减少10%,直接从业的活劳动Xjtj将减少10%,物化劳动各部门xt

ijTi也会减少10%。将物化劳动乘以对应的活劳动转换系数后,可以得到j部门的各关联部门就业的最终减少量。

三、承接产业转移对河北省就业的影响

(一)承接产业转移对河北省就业的最大带动

首先,我们测算承接产业转移对河北省就业的最大带动效果。所谓最大带动效果,是指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产业转移时采取类似FDI的方式,只转移资金和技术,而完全雇佣落后地区劳动力的情况。表1是根据公式(3),在假设河北省重化工业减少10%总产值,轻工业、通用制造、批发零售、教育、卫生部门各增加10%总产值的情况下,河北省就业量的变化情况。

从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完全影响来看,河北省承接轻工业、通用制造、批发零售、教育和卫生部门的产业转移能为本省新增38.87万、24.56万、44.32万、10.16万、5.15万,共计123.05万个就业岗位,在弥补压缩重化工业产能造成的51.22万失业后,仍能净增72.18万个就业机会,有助于加快农业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流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关联就业的合计值看,重化工业、轻工业和通用制造业的关联就业影响较大,会分别变动-24.29万、14.37万和8.83万人;而批发零售、教育、卫生部门的关联就业变动很小,仅增加1.67万、0.88万和0.68万。造成工业服务业关联就业比重差异较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属性的不同,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环节复杂,产业链条具有很强的延伸性,需要大量的配套产业作为中间投入;而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依靠本部门劳动力要素,对他行业消耗较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河北省服务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中间投入率偏低,技术水平落后,产业间溢出效应较为薄弱。

为了进一步考察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究竟会对本省哪些关联部门的就业产生较大的拉动效果,我们将表1中的关联就业具体展开为表2的20个部门。可以看出,重化工业、轻工业、通用制造业所拉动的关联就业部门非常相似。数据显示,重化工业产能压缩后,关联就业中的重化工业(-9.34万人)、批发零售业(-3.61万人)、交通运输(-3.00万人)和通用制造业(-1.26万人)四个部门会受到显著冲击。而承接轻工业和通用制造业转移后,又会很大程度上提升重化工业(3.82万人)、批发零售(9.03万人)、交通运输(1.57万人)、通用制造(2.07万人)的就业。这种相似性,一方面是因为工业部门资本密集的生产特性使三者间存在很强的自我拉动和相互拉动;另一方面是工业产品的实物特征又决定了三者对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的高消耗。基于轻工业和通用制造业所拉动的工作岗位与重化工业最为相似的良好性质,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工河北省的结构性失业。

表2还反映出,工业部门对关联就业的影响力较为广泛,诸多行业的就业都会受到正面的拉动;而批发零售业、教育、卫生三个服务业的就业拉动效应仅聚集在个别部门,如批发零售业带动的关联就业80%集中在批发零售(0.44万人)、租赁商务服务(0.43万人)、交通运输(0.27万人)、金融(0.20万人)四个服务业部门。教育带动关联就业的56%集中在居民服务(0.28万人)和教育(0.21万人)两个部门;而卫生部门带动关联就业的63%集中在重化工业(0.21万人)、教育(0.12万人)、批发零售(0.11万人)三个部门。由此也可以看出,制造业对促进河北省全面就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省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机遇,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相关就业水平和质量。

(二)承接产业转移对河北省就业的最小带动

进一步,我们测算承接产业转移对河北省就业的最小带动效果。所谓最小带动,是指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时,产业工人会连同资金、技术一起迁移至落后地区,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生产需要少量雇佣落后地区劳动力的情况。此时产业转移对河北省就业的影响在于新雇佣的就业增量。我们以北京市作为发达地区的代表,计算承接产业转移对河北省就业的最小带动。

表3是假设北京市“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政策增加河北省轻工业、通用制造、批发零售、教育、卫生五部门总产值各10%的情况下,带来的两地就业人口变化情况。该政策将新雇佣河北省69.12万就业人员,在弥补重化工业的51.22万失业后,依然能净增17.9万个工作岗位。说明即使在最小情况下,承接产业转移对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也非常有效。具体分产业来看,批发零售业、轻工业和通用制造是拉动河北省就业的最主要部门,能新雇佣29.26万、15.64万、14.50万就业人员。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北省应重点加大对这三个部门的对接力度。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1.优化工业结构,加快淘汰重化工业落后产能,引导京津冀轻工业、装备制造业向河北省集聚。抓住北京市、天津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部分制造业外迁的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制定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的合理优惠政策,吸引京津制造业企业在河北省新建分厂,强化承接地要素供给能力和相关配套产业建设,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优化政府服务效率。

2.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完善环首都都市圈路网,有效降低河北省物流成本。利用北京市外迁一批批发市场的契机,吸引纺织服装、五金产品、电子产品、建材、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等批发零售经营户,以及市场管理、包装服务、安保服务、会展服务等商贸服务企业落户河北省。

3.从中央层面统筹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由京津冀三地共享,由教育部、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分别出面协调中央直属、北京市属高校、医院对河北省的支持力度,鼓励部分211高校和知名三甲医院通过合作办学办院、建设分校分院、提供科技人才支持的方式,改善河北省教育和医疗条件,尽快提高河北省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拉动第三产业就业规模。

4.尽快在京津冀三地政府层面启动农业长期合作机制,进一步推进河北省与北京市的农业技术合作、企业间合作和市场合作,协助提升本身的农业生产水平,引导北京市农业生产能力向河北省转移。逐步在北京市周边建设京津冀农业示范园,选择若干个河北省农业大县建立首都蔬菜、肉禽、粮食供应基地,有效发挥新发地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农产品供求的调节作用,保障河北省对首都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参考文献:

[1] 王继源,陈璋,胡国良.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市人口调控: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9).

[2] 印凡成,王玉良,黄健元.基于投入产出就业贡献模型的就业拉动效应探究[J].统计与决策,2010,(4).

[3] 陈璋,颜平,邵玮.京津冀区域经济联系分析[J].数据,2011,(3).

[4] 陈光,王继源.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7).

Study on Beijing,Tianjin 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undertake the transfer of the capital industry

——Based on the labor input and output model

WANG Ji-yuan 1,MA Chong 2,MIAO Jie 3,WANG Qian 4

(1 College of econom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2 Hebei Lul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Qinhuangdao 066400;3. China Coal Zhangjiakou coal mining machiner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Zhangjiakou 76250;4. Tiansha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Abstract:Employment in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according to the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the newly compiled by 2012 input-output table to establish a labor input output model,estimates the compression,Hebei Province,heavy industry,10% of the total output value and undertake Beijing light industry,gener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five departments,10% of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Hebei Province direct employment and employment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pital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 can effectively compensate for the heavy industry to adjust to bring unemployment,the maximum and minimum,respectively,for Hebei Province a net increase of 72.17 and 17.9 million jobs.

Key words:excess capacity;industrial transfer;unemployment;labor input and output model;Beijing Tianjin 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兴 华]

猜你喜欢
产能过剩产业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煤炭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