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勋 徐文斌
摘 要:当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的现状以及“短寿”的病症应引起重视。造成中小企业出现当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甚至缺失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作出概括总结,简述企业文化的层次和功能,介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制定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10-02
企业文化即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企业精神、行为规范以及行事风格。这些文化根植于企业的内部,指导着员工的行为,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
一、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创业期企业文化缺失
由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实力弱、管理松散、抗风险能力差,而且大多数企业都刚脱离创业期,企业的主要目标还处在尽可能创造财富以维持资金运转的阶段,因此,根本无暇顾及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就造成了本该在创业期就自发形成的企业文化的缺失。这是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的一大特点。
2.“文化独裁”盛行
中小企业运营对个别领导的依赖性很大,因此中小企业文化展现出“个人主义”的特征,即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角,领导的意志决定文化建设的结果,造成所谓的“文化独裁”。在这种个人独断专行的文化建设氛围下,企业的文化也会是专横和片面的。
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文化的思想没有深入人心
虽然企业文化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入了我国,但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这一概念理解的并不透彻,很多企业的领导者认为建设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良好、管理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即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时锦上添花,却不能在企业艰难前行时雪中送炭。这种观点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当然,还有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定时为员工举办些文化活动或者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些极端的观点存在,即企业文化无用论和企业文化万能论。前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对企业发展没有任何作用;后者则认为企业文化是一把万能钥匙,能解决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显而易见,这两种观点都是极端错误的。
2.文化建设体制的缺失
中小企业人员少、机构简陋,大多数中小企业企业家可能会很关心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硬管理,却很少会顾及企业文化建设机构的设置,即使有少部分的公司会设有这样的机构,但真正将其运用到公司日常管理中去的少之又少。如果企业连负责文化建设的机构都没有,就不可能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设置不同的企业文化规划。我们知道,企业的发展靠的是顺应市场和适应竞争,这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也应具有社会性和动态发展性。可是现实中我国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能使企业文化紧随市场变动的制度保障。
3.重人情,轻制度的家族主义思想
所谓家族主义思想,就是企业家将企业看成是自己私有财产的一种心态。家族企业其实是世界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态,特别是存在于中小企业中。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有90%的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中有70%是家庭企业,总的说来,中小企业有80%以上是家族企业。在中国一直是关系大于制度,如人们在遇到事情时,宁愿去托人找关系也不愿请律师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现象在家族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就经常出现。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创办者大多是朋友或者亲人关系,这种关系在企业创办之初起到的是很积极的作用,因为创办者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容易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企业能很快的运转起来。但是当企业发展平稳之后,将这种家族主义思想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必然是弊大于利的。企业管理有人情味自然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但这种思想也必然会滋生出任人唯亲、不公平等现象。长此以往,员工必然会产生不满情绪,削减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整个企业效率降低。
三、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一)企业物质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它往往能够折射出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经营哲学。它主要包括企业的厂容厂貌等外部环境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1.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舒适的工作环境会带给人愉快的心情,愉快的心情又会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应该在布置工作场所上花些心思,一般企业的布局只要整洁大方、简单方便、色调温馨并富有人文气息,就会给人一种舒适、清洁的感觉,在装饰上突出企业特有的魅力就更完美了。
2.注重品牌建设,优化生产成果
品牌是对企业形象的完美包装,它有力的向消费者传递了产品信息,更代表了某个企业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因此,现代企业应注重树立品牌意识,提供让客户满意的产品或服务,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员工应具有服务意识,为消费者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和售后服务。
(二)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中小企业的行为文化必须在企业家、企业模范人物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建设,这些企业行为主体的行为是企业精神面貌、人际关系、企业人文环境的动态体现。
1.企业家必须以身作则,推行企业独特文化
任何企业成立之初都具有带有企业家独特的经营思想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是企业家意志的体现。因此,中小企业企业家应开启一种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运动,做到言传身教,将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哲学、企业精神逐渐传播到每一位员工中去,从而将企业文化推行到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当然,企业家首先要做到自律正己,让企业的其他员工和管理人员自愿接受企业家倡导的企业文化,并作为自我约束的无形规范,真正实现企业文化的建设。
2.鼓励模范行为,树立模范人物
模范人物对企业文化的传播比企业家更迅速也更容易被员工接受,因为其他员工与这些模范人物是处于同一阶层的,他们的心离的更近,行为也更相似,因此,更容易激发其他员工效仿这些行为,从而达到快速推广企业文化的目的。
3.发挥员工的主力军作用
企业家和模范人物对文化的传播作用自然功不可没,但是员工才是设立企业文化真正的主力军,因为无论企业家和模范人物传播的企业文化有多优秀,只要得不到员工的接受和拥护都很难在企业建设成功。并且员工的群体行为最能代表企业的整体形象,是消费者判断和评价企业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一定要注重适时调整员工的群体行为。以下几点可以借鉴:第一,保持良好的沟通,这种沟通既体现在企业家与员工之间,也包括员工与员工之间,有效的沟通能够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效率,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会。第二,为员工提供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就像上文说的,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效率,从而员工的整体行为也会变得有激情。第三,注意将民主与专制完美结合,过度的民主或专制都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二者相结合才会出现最完美的效果。
(三)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1.企业家应适度放权
前文提到过中小企业企业家容易出现家族主义思想,即认为企业是自家所有,所有权利都应该集中为企业家一人所有。然而,过度的集权必然出现专制,企业家想要决策公司一切的大小事务,但企业家的精力和学识都是有限的,事必躬亲一定会出现决策失误,造成企业损失。因此,企业家必须分权,将权力授予各职能部:建立健全责、权和利相一致的制度体系,使各部门和各个管理者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谋其事,各负其责。
2.完善内部管理
想要完善内部管理中小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摒弃任人唯亲的坏风气,在管理上淡化私情和亲情的色彩。其次,管理制度在内容上既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又要符合科学管理的规律还要尊重员工的需求。最后,要确保规章制度有效执行,维护其诚信度和公信力。
(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精神文化是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存在的,建设好精神文化企业的文化系统才是完美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始建设。
1.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树立核心价值观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都来自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行为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创建于1669年的同仁堂药店屹立于行业300多年却日益兴旺,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以中国传统的精髓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为牟取暴利而背离自己的价值取向。现代创立的企业,不一定非要以传统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但企业必须有一个自己真正信奉的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以此作为企业行为的标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既要体现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又要与员工和社会相适应,既要简洁易懂又要中心明确。
2.塑造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所共同具有的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正是这种无形的、深藏于人心的力量,正是这种不需文档传递,不用人为操作、监督、检查不被复制的特点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表达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风气。
企业精神是一个群体中诸多力量经过组合后的一种优于其他组织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通过口号和标语表达出来,一般都是经过提炼的简洁而有力地表达,如“大庆精神”,这种简洁的口号能准确反映员工意识,并激励员工士气。
参考文献:
[1] 申望.企业文化实务与成功案例[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2] 魏杰.中国企业文化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中国中小企业手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5] 徐国友.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持续发展[J].科学导报,2014,(7):6-7.
[责任编辑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