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广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2016-05-30 11:44:25杨巧玲严志强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广西

杨巧玲 严志强

【摘 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以广西14个城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的C2R和BC2模型,借助DEAP2.1软件计算,从投入体系和产出体系2个方面选取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单位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产值、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除梧州市外,广西其他城市在技术水平上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5个城市土地利用规模达到了最优状态,9个城市没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处于报酬递减状态;广西大部分城市应控制土地利用要素的投入,或提高土地产出水平,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DEA法;广西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2-0156-05

0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广西在国家开放和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而属于后发展省区的广西,要在国家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是重要的支撑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提高广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以及满足新时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新型城镇化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广西各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为各级政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及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相关决策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地决策体系,进而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达到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和城乡共同繁荣的目标。

1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内涵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关键,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为核心,以良好的城市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高效的城市用地集约效应为目标,实现人口、土地、产业、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人在其中的感受、更加崇尚生态的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城镇布局的完善和高效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有别于传统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特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多以各项用地的指标增减为依据来评价利用效率的高低,没有对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諧发展给予足够重视。而新型城镇化下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要求在重视土地的集约效益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城市中人们生活的归属感,强调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一致性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2]。第二,新时期的土地利用应该严格坚持科学的规划为发展理念。在诸多因素的干扰下,我国普遍存在城乡规划落后、规划与现实脱离、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互相矛盾及城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要求在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基础上,加入新型城镇化的有关规划为引导,科学规划各类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通过总结归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内涵要求,从人性化、生态化、集约高效化入手,再结合以往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因子,根据DEA法的投入、产出数据的特点,投入评价因子从土地、资金和劳动力方面选择,产出评价因子从社会生活、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考虑,选取符合广西14个城市实际情况的指标,构建基于DEA法的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在DEA模型中,随着指标数的增加或者决策单元的减少,都会使得评价结果出现越来越多甚至全部的DMU效率值为1。为了避免应用DEA模型评价可能出现较差的评价结果区分度,鉴于以往的经验,应该保持决策单元数不少于输入输出指标总数的2倍,还要尽量使指标数之积与决策单元个数保持恰当的数量关系,即决策单元个数大于或等于输入输出指标之积,而且最好使指标之积接近于指标之和[3]。

3 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2014年)》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西14个城市的主要指标数据见表2。

通过DEAP2.1软件运算,得出广西14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利用crste技术效率(也叫综合效率)、vrste纯技术效率、scale规模效率(见表3)。

(1)除梧州市外,广西其他城市在技术水平上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纯技术效率是考察决策单元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一定的技术投入是否达到了相对最大水平的产出[4]。具体来说,投入资源的使用率越高,纯技术效率值也越高;当技术效率值等于1时,说明此时的技术投入获得了最大收益,城市土地利用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评价结果表3可以看出:2013年,整体效率平均值为0.850;纯技术效率有效的城市有13个,说明这些城市在技术水平上已经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非有效的有1个,即梧州市,通过软件投影分析结果显示,造成其非DEA有效的原因是城市建设投入过多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没有合理节约和高效地利用好各种资源。具体表现为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数量略多,造成城市拥挤;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得不到很好的规划控制,扩张过快;城市各项资金投入过于浪费,但实际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不到相对应的水平,不能满足社会人性化的要求。

(2)5个城市的土地利用规模达到了最优状态,9个城市没有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处于报酬递减状态。规模效率值(drs: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irs:规模报酬递增)为1表示该决策单元的规模有效,此时的投入规模是最合适的。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广西14个城市的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851,其中5个城市的投入规模是有效的,剩下的9个城市规模无效,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北海、防城港、贺州、河池、崇左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即此时的土地投入规模扩大幅度等于规模报酬增长的幅度,缩减或者扩大土地投入规模都会造成边际产出减少。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钦州、贵港、玉林、百色、来宾处于报酬递减状态,即此时土地投入规模扩大幅度大于规模报酬增长的幅度,也就是投入多,产出少,应该通过减少土地投入要素的规模,或者合理分配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率,达到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最优状态。

(3)广西大部分城市对土地利用要素的投入偏大,土地产出水平不高,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率有待提高。综合效率是由DEA软件的BC2模型将综合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即綜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只有当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为1时,才能实现综合效率DEA有效。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广西14个城市中北海、防城港、贺州、河池、崇左5个城市的综合效率值为1,说明这些城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总体处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发展趋势,在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实施和落实得较好。而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钦州、贵港、玉林、百色、来宾这9个城市的综合效率值没有达到1,说明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投入要素存在冗余,或产出存在不足,没有合理分配利用现有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制订更加合理的土地利用各项投入的详细方案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等来提高单位产出率。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广西14个城市的土地利用部分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仍需重视其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如,在城市发展中人在其中的感受、幸福感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只是其中某些方面的体现,其他一些相似的评价指标仍需进行更加深入的调研,并能真正做出调整,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更能体会到家的归属感。在生态环境方面,相关部门需做出更大的投入和建设,改善空气质量,改变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中生态化指标的欠缺之处。在土地利用效率方面,需要更加注重规范整顿土地利用,科学挖掘土地利用的潜力,控制土地外延的盲目扩张,有效降低房屋空置率,严格要求降低单位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新型城镇化下对广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情况进行评价中所发现的问题,同样也是当地合理发展新型城镇化、提高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的潜力所在。

4 无效单元的改进分析

根据DEA的投影原理,将无效的决策单元与有效的决策单元比较,得出投入产出的松弛幅度与可增加幅度,广西2013年有效投入产出优化结果见表4。

如果决策单元可以决定投入因素,而不能决定产出因素时(即产出是决策单元不可控因素),分析时可以考虑是否能减少投入,而不用考虑产出是否能增加[5]。反之,则尽可能地提高产出,而不管投入是否能减少。

表4中梧州市2013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中的综合效率值为0.595,原始值是当年原指标数值,目标值是当效率值为1时投入和产出的最佳取值,单位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产值的目标值为25.217时,原始值为24.344,仍需增加0.877的产出,才能达到最佳规模收益状态。在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方面,也存在产出不足的问题,需要增加1.297+3.188,才能达到目标值40.48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然过低,需要增加2.926,才能达到目标值84.146。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也存在产出不足的问题,说明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还不够高,必须使产出提高52.663,才能达到最优效率。在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产总额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投入中,原始值和目标值存在差距,说明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要达到最优效率、实现规模效益最大化,则各项投入需要相应地减少5.61、77.071和1.802。

5 新型城镇化下提高广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

5.1 合理、理性地制订固定资产投资方案

在指标体系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属于资金投入,为了达到合理分配资金的各项支出及新型城镇化高效化的要求,在制订相应的投资方案前,要合理、理性地分析和详细地规划,避免盲目地投入。

5.2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通过软件计算结果显示: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人数方面都存在冗余的问题。人口数量的激增,不仅加重了土地资源的紧张程度,也加大了就业的压力。如果在不考虑产出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土地要素的投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完善置业培训,积极推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落实有力的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和帮助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做到以更少的劳动力投入,获得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益。

5.3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严格控制用地指标和规模

土地投入是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中的关键指标。投入的城市建设用地过少,产出就会不足,也不符合新型城镇化人性化的要求,需要适当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投入,增加产出。当投入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过多,但产出却不高,这也不符合新型城镇化集约化的要求,利用方式可能是粗放的,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应加大对旧城区和城中村的改造力度,配合闲置土地、烂尾楼等的开发和整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严格控制用地的规模。城市建设可以向地下、空中发展,盘活存量土地的集约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寸土地[6]。

5.4 重视生态环境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广西总体上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可以看出是得益于当地一直在实行的“城乡清洁工程”和注重绿化的行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广西区内仍有很多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的企业存在,粗放型、消耗性的生产方式实际上是在浪费有限的资源,降低土地利用效率。走可持续的生态节约型发展道路,就必须严格管理、限制或者禁止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的企业,保持或减少占用土地总量,稳定增加广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5.5 政府应积极发挥在土地利用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土地利用效率受当地经济政策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很大。例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投入等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因子,比较容易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它们都会随着经济政策的改变而发生连锁改变。因此,政府的决策不仅要兼顾经济总量,还要从微观的角度追求节约集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提高单位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的同时,合理配置各项土地的投入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

参 考 文 献

[1]兰晓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孟庆超.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资阳市土地利用综合评价[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3]张俊容.评价指标与DEA有效的关系[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6):520-523.

[4]戴婷.DEA法在广西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经济效率评价中的应用[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5]陈晓阳.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0.

[6]曹建海.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广西
壮美广西
黄河之声(2022年4期)2022-06-21 06:54:48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歌海(2018年5期)2018-06-11 07:02:15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53:0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32:07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江淮论坛(2016年5期)2016-10-31 16:23:41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33:03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