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迪
【摘要】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一上Unit 5 A cherry, please的第二课时为例,结合Story time, Fun time, Song time/Rhyme time板块的教学特点,就如何基于单元整体进行适切的情境创设、板块选择、重难点巩固和合适的活动资源开发进行思考,有效设计任务型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使英语课堂更活跃,英语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第二课时 整合 板块功能 语用能力
译林版小学《英语》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笔者有幸聆听了一些精彩的课程,同时认真听取了教研员提出的要求,结合参加新教材培训时的心得体会,对于如何合理使用一年级新教材,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如何基于单元整体进行适切的情境创设、板块选择、重难点巩固和合适的活动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教材分析
2015年9月,江苏省在一年级段正式启用新教材——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分为8个单元和2个Project,8个单元分为三个板块:Story time, Fun time和Song time/Rhyme time。一般来说,教师都以Story time作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该如何恰当划分内容,合理定位课时目标,优化活动设计,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下面通过一节精彩的课例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整合。
二、教学片断分析
1.目标设定
本节课选择了Fun time和Song time板块作为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和短语look , see , a yummy banana;巩固 a banana, a peach , a cherry , a grape;让学生熟练运用句型“A ... , please.”“OK. Thank you.”“Haha! Wow! Super!”并复习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学生在学习句型以后能充分运用所学句型,在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
2.教学片断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活动一】Free talk自由交流。
由于本课时是第一课时的延续,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就通过Free talk引出人物Liu Tao,通过系列问答 “Hello/Hi, Im ...”“This is ...”“Whats this/that?”引出故事中的物品,并对故事进行简单的复述。通过自由交谈的形式,引出文中的人物,并结合图片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文本内容。在文本巩固中,教师将文本中的关键物品用红色圆圈醒目标出,给学生以提示,使他们能够清晰复述。
本部分复习了文本内容,便于在后续的活动中更好地使用文本中的句型及单词,教师借助图片和提示帮助学生回顾单词和句型,学生思维活跃。
【活动二】Guessing game猜水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巩固完文本之后,教师开始改用游戏方式吸引大家的注意,先请学生摸一摸,猜测是什么水果。水果单词在第一课时已经重点教过了,这个游戏是为了引出词组“a yummy ...”,为接下来的Song time板块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活动三】齐心协力完成任务:Magic eyes, Clever mouth, Smart hands。
如果说前两个活动是以巩固复习为主,那么接下来的这三个任务则是为了完成新授内容而设置的了。开始时,教师请出了同学们的好朋友小丸子,她向大家求助:“老师让我们制作一个水果拼盘,并需要通过三项考验才能完成任务,请同学们帮助我,一起合作完成吧。”任务发出,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想要帮助小丸子完成任务。任务分为三个部分:Magic eyes, Clever mouth, Smart hands。
首先通过Magic eyes学习歌曲中的难点单词,教师利用望远镜和学生边做边说:“Look, see, look and see.”然后用PPT呈现一根香蕉,逐渐变大,等到香蕉能被大家看到时,请同学们一起说:“Look and see, a banana.”在图片及单词和句式共同呈现的过程中,学生不停地重复look, see,对这两个单词的直观感受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十分理想。接着再通过Clever mouth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熟练歌唱此歌曲,让他们不仅会说,还要会唱,并能够跟着节奏演唱并表演这首歌曲。最后通过Smart hands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能够根据物品轮廓找出相对应的图片并能用英语表达,接着将文中的水果进行呈现,并用story time板块中的内容进行对话,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及观察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任务与任务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孩子们在学习中其乐无穷。
【活动四】给动画片配音。
我们所教的内容都是取之于生活,当然也要用之于生活,在课堂快结束时,教师播放了学生喜爱的动画片《樱桃小丸子》,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语言对动画片重新进行配音。此内容简单且贴近实际,可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教师进行了简单拓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练习语音的机会,一举多得,效果甚佳。
三、感悟与启示
通过聆听这一堂经过多次磨课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精彩课堂,笔者对低年级Story time板块教学后第二课时如何有效设计有以下几点思考:
1. 根据课时特点,制定课时目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意为教师应该合理切割课时内容,层层递进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在第二课时中,教师进一步夯实本单元的目标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巩固旧知,同时通过旧知呈现新知,对旧知进行拓展, 使同一知识点在不同课时中的目标达成明显呈逐步上升趋势。教师选择了Fun time和Song time板块的内容,并对教材板块进行了重组和再造,充分挖掘了连接各板块的要点,整合利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对目标语言进行了分解,首先通过复习文本内容引出单词游戏,由于词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难度,所以如果一开始就引入会造成学生表述及理解的困难,所以教师通过分解教学,克服难点,由易到难,呈递进式过渡。
2. 用多种方法体验,形成良好语音基础。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而任务型教学是教师教学选择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何合理有效地设计任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学生只有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目标。当然,教师设计的任务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使用任务型教学,从听、说、唱、演四方面来设计活动,使学生全面发展。Magic eyes导入短语look and see, 让学生反复说单词,并利用望远镜来教学,效果更佳;Clever mouth在第一个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歌曲的学习,通过分解难点逐步掌握目标句型,加入旋律,运用节奏和韵律,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Smart hands让学生一起动手,通过给出的轮廓将不同的水果与之对应,并用文本中的对话进一步巩固知识,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资源,让学生合作讨论,充分交流,主动体验,也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主动参与,感受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3. 依托主线,创设合理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情境。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掌握所学的知识。
本课的目标词汇和句型比较杂乱,在缺少语境框架的情况下,显得比较松散。教师把“樱桃小丸子制作水果拼盘”这样一个主题背景作为本课的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后当学生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后,教师通过一段重新配音的视频向大家展示了水果拼盘的成果。在整个过程中,教学内容完全依托主线串联起来,环环相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
4. 活化教材,充实教材资源。
相对高年级来说,低年级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较少,难度较低,因此在掌握第一课时之后,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就过于简单了,怎么样让教学过程更丰富,教学内容更饱满呢?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快结束时设计了“给动画片配音”的活动。低年级的孩子很喜欢挑战,因此在教学中主动性较强,学生获得了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在这样一个不断操练的过程中他们掌握这些单词用法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了。
在教学结束时加入了orange, kiwi等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水果,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教师提供了很多不同的水果拼盘图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水果来作画,这些内容让学生感觉很新鲜,使他们感受到了英语和生活的联系,学生对这些教材上并没有的内容充满了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总是将第一课时看得比较重要,对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比较详细,而第二课时的安排则比较随意。通过这一次的活动,我们更好地学习了如何安排第二课时的活动,如何更合理地建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将松散的内容更好地整合起来,同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层层递进,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更加重视语言的功能,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真正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陆冬娟.对两节微型语篇同题异构课的比较与感悟[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塔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