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阳
【摘要】:语文教学在学校文化课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既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又是一门传承汉民族文化的学科。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新型的教学模式,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大力度地改革。当今,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感受语文艺术的美感。
【关键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语文艺术;创新课堂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在这台戏中,老师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同时也是演员。因为在课堂上,老师必须将丰富的、美好的知识用肢体和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而所谓的“肢体和语言”就是运用手势、表情以及形象的意境语言传示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特点来求新意,教师如果动了“情”,学生才能有“趣”。如我在上《变色龙》这堂课时,把课堂变舞台,让几位同学上台来伴演不同的角色,特别是伴演“奥楚蔑洛夫”角色的学生活龙活现的表演,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从表演中获得对人物的理解,学习不在枯燥,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使我想起一位学者的妙语:呼唤有特色的教学和有独特风格的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种“包办”式的教学是不可取的,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语文教师应是“教”与“学”的链体
所谓“链体”就是“桥”。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教师如何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
我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首先把我到鲁迅的家乡绍兴“百草园”游玩的照片给同学们看,然后根据我到绍兴聽到的、看到的和了解到的关于鲁迅的一生及他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讲给学生听,开讲激趣后很快的就将学生带进了课文,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课文。
二、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的含义是丰富的,可以这么说,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因为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課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三、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做艺术的天使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文化的语文;是科学的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申小龙在(语文阐释)中这样说:“一部现代语言学史是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的科学主义矛盾、困扰的历史”,这种争论就告诉了我们语文学习的任务 。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
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
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是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帅。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就是淡妆上讲台,有时还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来穿戴服饰,目的就是给学生耳目一新,精神饱满的状态,加之教学内容只要涉及到古今中外,无所不讲,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 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
参考文献:
[1] 李秋菊.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俞发亮.在活动中学习写作[M].语文出版社,2004
[3] 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4]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7]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