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祝死后分葬分析两晋时期文化

2016-05-30 14:31夏欣怡
西江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礼制梁祝家庭教育

夏欣怡

【摘要】:梁祝作为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是有着广大的民众基础的,这点从很多的文学和戏剧以及音乐作品可以看出来。本文选择梁祝的故事,不是作为文学作品或者传说来分析民俗的文化倾向。而是以汝南县西晋梁祝墓为史实基准,加上后人对梁祝演绎的化蝶传说为辅助,分析两晋之间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主观与客观性。旨在通过对梁祝故事的传说与地点结合考察,对比梳理得出当时两晋文化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梁祝;两晋;礼制;家庭教育

一、梁祝传说的开始

《四明图经》是梁祝传说的较为完全的书面记载,此时已经交代了两人之间的相识相知,故事的主干已经构成。如果从这些民间记载来推断梁祝故事的大概时期的话,我们可知《十道四蕃志》乃初唐唐中宗时代人物梁载言所著。宋人所见唐人文字已有梁祝故事,又可推论梁祝传说还可前推至唐代。明徐树王《识小录》云:“按,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会稽异闻》已不可考,《金楼子》为南北朝梁文帝所作,这又把梁祝故事的流传时间大大提前了。明黄润玉《宁波府简要志》在记叙“义妇冢”时有句:“东晋承相谢安奏封为“义妇冢”,。清翟颧《通俗编》卷三十七有“梁山伯访友”条,引晚唐张读所著《宣室志》亦云:“晋承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直把梁祝故事记为晋代既有。

二、梁祝背后的故事

这种情况其实在笔者当年第一次去梁祝墓的时候就受到了震动,因为对于从小接受祝英台入墓,梁祝同墓化蝶传说的熏陶的人来说,多少还是有些不可思议。梁祝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汝南流传的梁祝传说有头有尾,相当完整,情节和全国流传的普遍说法大致相仿――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书院读书,在曹桥与梁山伯相遇,二人话语投机,志趣相近,遂结芝兰之好,同到书院念书,三年后,英台奉父命归家,梁山伯送别路上,祝英台用隐喻的语言向山伯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而憨厚的山伯一直未能领会,待到山伯醒悟,为时已晚,祝英台要被其父嫁给马家,梁山伯闻讯抑郁而亡,临死让家人把自己埋在祝英台出嫁的路旁,祝英台出嫁时,到了梁山伯墓前哭祭,撞柳树而死,因此,后人编写这一故事时也常称“柳阴证”。经过大量的走访和考证,得出梁山伯是汝南和孝镇的梁岗人,祝英台是马乡镇朱董庄人,马文才是三桥乡马庄人的身份例证,其中传说中基本所有的重要情节基本都可以在汝南梁祝中找到相对应的地点。梁祝及马英才的家乡,草桥结拜,罗山书院,邹佟夫妇墓地,泪井等。大量的事实证明汝南县确实是有资格被称作是“梁祝故里”。当然,本文不是来讨论梁祝故里的归属及发源问题的,而是在这些地点和故事的背后,探讨分析一下两晋时期汝南的基本人文情况。

汝南,地处中原腹地,古属豫州,豫州为当时天下之中,而汝南又在豫州之中,所以有“天中”的美誉。建城史2700多年,人文景观历史典故不知凡几。两晋时期大量的游牧民族内迁给中原文化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这时期的整体学术氛围是相对开放追求自由。为什么祝英台选择“女扮男装求学”而父母亲却没有极力反对呢?父母的宠爱固然是一方面,也绝对离不开对女性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的影响。“魏晋南北朝之时,知书善文,能言善辩的女子比比皆是,这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息息相关的。其时,儒教废弛,礼制崩坏,因而社会对妇女的压制大为减弱。这一时期的正统女教主张应对女子进行基本的文化书算教育,认为这种基础知识有助于治家理财,明礼修德,因此對发展女子聪明才智的态度仍较宽容。”《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述论》中明确指出了两晋时期女子作为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和参与程度都是相当高的。这也和梁祝中,祝英台男扮女装求学虽然祝员外不同意,但是也没觉得是特别大不了的事情。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这种情况放到禁锢女性思想为主的宋代,梁祝的故事,还有可能发生吗?答案肯定是,不能!就算是祝员外再怎么疼爱女儿,估计也只会以一句“胡闹!”来结束对话吧?两晋时期动荡的局势也凸显出对人自身追求的关注,对自我内化的追求和人性的回归使得“魏晋风流”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熠熠闪光。

草桥结拜后,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红罗山书院朝昔相处,两人感情渐笃,但祝英台始终没有告诉梁山伯自己身为女子的事实,英台返家时,梁山伯依依不舍,十八相送。并留下了信物暗示山伯上门提亲。那么我们再来假设一种可能:如果真的是反对包办,主张婚姻自由,梁祝完全可以在两情相悦的情况下私定终身。而且作为主张婚姻自由的理想化身,我们对私定终身的做法其实接受程度也很高。可是为什么明明两人“同床而睡,结脚而眠”,却仍能“发乎情,止乎礼”?其实重要的是祝英台的做法,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女子,她知道虽然父母勉强让自己女扮男装来读书,可是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自己仍然是个异类,所以她不敢也不能在书院,向梁山伯表明心意。而当梁祝二人学成之后分别时,祝英台曾以“鸳鸯交颈”、“红莲并蒂”等明显的隐喻做出暗示,“一路上见景生情,托物比兴,谁知(梁山伯)不解文君意”。

三、梁祝分墓的结局

梁山伯因求婚被拒,娶不到心爱的女子,还要眼睁睁看她嫁人。结果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祝英台含泪上轿,花轿行至梁山伯坟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祭拜时,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在马乡调查时,最常听到的一句民谣就是“梁山伯祝英台,埋在马乡路两沿儿”。在全国大范围内流传的梁祝传说的情结是祝英台在祭拜梁山伯时,坟墓大开,祝英台扑进坟墓,双双化成蝴蝶,梁祝应该是合墓,而从汝南一带流传的这句民谣来看,梁祝应该在两座坟墓里面,而且是埋在京汉官道两旁。而梁祝墓,也确实是这样的造成这样的情况,严格来说还是与当时两晋的婚丧嫁娶礼仪有关。英台在撞死在梁山伯墓前之后,化成蝴蝶,两人双宿双飞,而马家空轿而归。按当时礼仪规矩,祝英台并没有拜堂成为马家的人,所以不能进马家祖坟。而英台已经出嫁,也不能埋在祝家祖坟。虽说梁祝是两情相悦,可是在当时祝家看来,两人无名无分,葬在一起,有辱门风,所以就在梁山伯墓的对面修了一座坟,隔着京汉官道,不远相望。

四、总结

梁祝由一个基本的故事扩展到一个完整的故事系统,在感叹梁祝爱情悲剧的同时,也让人从这个故事当中得出了一些结论:动荡的政局和频繁的战乱,促使人们更多的关注个体的存在与命运,这样的时期文化对女性比较包容,女性受教育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接受程度较高。即便如此,两晋时期的文化仍对礼制有着基本的固守。而化蝶说的出现和官方的舆论引导,表明了东晋的儒学在接受佛学和玄学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世人的教化作用。社会民众特别是知识阶层开始在逃避现实之中寻求自身的解脱,或在走向自然的过程中展示出更多的人本主义光芒。[1]

注释:

邹远志:《经典与社会的互动——两晋礼学议题研究》,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11月

参考文献:

[1]刘炳松.五大著姓望出汝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0.

[2]向云驹.梁祝传说与民间文学的变异性[J].民间文学研究.2003,04.

[3]劉锡诚.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01.

[4]刘康健.千古绝唱出中原——河南省汝南县梁山伯与祝英台故里考[J].中国地方志.2004,06.

猜你喜欢
礼制梁祝家庭教育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明清闽南梁祝戏曲、俗曲的出版与传播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三月庙见”说平议——兼谈对古代礼制的理解方法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近代中国礼制变革与文化传统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