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莹
【摘 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思想道德指出要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为学生的以后的政治思想奠定一定的基础。“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是属于一种情景教学的学习模式,让同学们站在所扮演的角色上进行体验思考,能够更深的加强理解。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是一种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三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角色扮演;中职教学;德育课堂教学
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门非常无聊的课程,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课,课堂讲解不够生动,知识枯燥乏味,很难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学习兴趣。从德育这门学科来讲,本身它就很难让学生产生积极性,现在的学生对于这种政治教育的课程特别的不感兴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新颖的角色扮演教学,将学生很好的融入其中,带动他们的积极性。
一、角色扮演的基本了解
(1)概念:“角色扮演”的这种教学模式其实是从美国的社会学家家范尼?谢夫特和乔治?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中演变过来的。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理论和内容进行一种虚拟的情境,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实践的表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以巩固他们的学习知识。
(2)特点:①“角色扮演”教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教师经过虚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加深学习的知识点,达到教育性的目的。②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因为学生在实际的表演中进行学习,通过不同的学习情境展示不同的表演,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感受艺术的气息。③提高综合能力。在每次的角色扮演中,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进行新的知识点的探索,可以增强学生的开发探索的能力以及一定的联想力,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角色扮演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优势
(1)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经过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经济竞争的重要一点就是能力创新,在实际的社会经验中,社会看的不只是你现在的学习能力,更是未来你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应变创新能力,是为学生以后的社会实践打好基础。学生在遇到不同而问题使,一定要懂得变通,换方位思考,努力的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我们的一次德育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就业面试。老师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应聘三个不同的部门,让学生自由组织。老师作为单位的面试人员对学生进行了提问。在这个过程中,便会发现很多的学生不懂得对如何的定位,不知道知己适合哪个部门,在面对应聘人员的问题是不知多措,答非所问。对于现实中的单位应聘来说,第一印象十分的重要,如果表现的慌张无措,在应聘的过程中,很难得到单位的青睐,可能你就错过了一次好的就业机会。在面试的过程中,如果表现的非常的自信得体,很容易得到领导赏识的机会。在这次角色扮演中,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让学生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解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更有利于学生的改进。
(2)在德育教育的课堂上,还经常会出现很多的贴近于生活的扮演,例如:清洁工、服务生、超市的理货员、收银员、以及各个商场的安保人员等等很多的角色,在扮演他们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各行各业的辛苦,以及职业的平等,不应该用不一样的眼观看待不同的职业,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职业有着不一样的辛苦,每个人都在靠自己的力量生活,树立学生的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被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一位学生扮演的环卫人员的角色时,教师让很多的学生教师中随手扔垃圾,导致他在不停的工作,持续一节课下来,累的满头大汗。课后进行总结时,他自己感慨道:“环卫工人真的很辛苦,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风吹日晒都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保护着我们生活的城市。另外,也要呼吁现在的人们,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环境要靠我们大家保护,我们少扔一点垃圾,环卫工人少受一点累,城市也可以少一点污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很多的重要的意义,让他们知道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重要。
(3)角色扮演教育也可以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升课堂上的活跃性,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现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大学习的效率,“角色扮演”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很好的改善了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了课堂活跃度,大大的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好的运用角色扮演的教育模式,我们还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潘洪建、孟凡丽.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
[4]宋宁娜.活动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