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6-05-30 23:28朱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方法措施阅读教学

朱娅

【摘 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以积累、理解、分析、评鉴等过程的综合运行,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法措施;重要地位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听、说、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二、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1.各阶段培养目标

(1)积累阶段。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固,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句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对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3)评鉴阶段。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中学生应该而且能够具备评鉴能力。初中阶段可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讨论之后,再进行欣赏,如朗诵、品味,在评鉴欣赏中越觉其妙,学生则愈益喜爱该读物,有的学生甚至能在笔记中主动写评论文,抒发己见。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灵活运用阅读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授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其中,教授法必须以学习法为根据,否则就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只有能让学生参与进去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教学方法真正的为学生而服务。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素质而定,其次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只有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教师教授情况以及学生接收能力的因素的教学方法,才能称得上是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完成教师教授的过程,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3.积极倡导研究性阅读学习

研究性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研究讨论,进而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这一阅读教学方式的显著特点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充分发现自我、培养自我的机会。在这一新形势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解答案学生记忆答案”这一模式被推翻,研究性阅读就是要教师放下“统领”的角色定位,还学生以自由热烈的课堂环境。

事实证明,这是可取的,毕竟距离“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又近了一步。很多课堂的主人真正的变为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学生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和同龄人的不同的思想,每一种都是鲜活的。但是这种相对自由的教学方式也同样带给了我们困惑。我们看到一些课堂开始由最初的热烈的研究性课堂变得杂乱无章、空余形式。不可否认的是,研究性阅读教学比传统的阅读教学要灵活的多,更能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因地制宜”显然不是句空话。对于没有任何语文认知能力的学生来说,何以谈及自主、研究。另一个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的现象就是,在现今社会的大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小环境下,中学生身上的浮华现象越来越严重。“把课堂还给学生”看似是一句合理的口号,但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是多少呢?作为一个既经历过传统教学又体验过课改教学的学生来说,我亲身经历过这两种不同理念下的学习方式。“自主”,要么变成“不得要领”,要么就变成“自由时间”。所以我个人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贯彻,但要在一定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成绩,最基本的就是学生要有作为“主体”的基础和资本,即具备充分的“前理解”。

猜你喜欢
方法措施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加强大学生省情教育的思考
完善制度建设,提升队伍战斗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企业会计预算管理的加强措施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