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6-05-30 08:16李瑞
科教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专业

李瑞

摘 要 文章以贵州省某高师院校A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教学改革总体思路、教改模式及其成效等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结论对西部其他高等师范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与实践发展也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教学改革 地方高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53

Abstract Taking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of A schoo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as example, its professional reform and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s have reference value to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of other Wester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teaching reform;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原城市规划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专业一方面独立与建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专业成为一级学科,地理与城乡规划组成为新的本科专业,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内部分学者从课程体系、①方向定位、②培养模式、③专业实践④进行了大量关注,但较少针对国内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等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贵州省某高师院校A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下简称A学院人文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教学与实践改革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对西部其他高等师范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与实践发展也具有参考价值。

1 总体思路

按照《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教改[2013]1号)及《XX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校发[2013]47号)等文件精神,A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抓好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管制制度建设;建立教学计划制定体系、教学管理运行體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创新机制;营造学习氛围、科学研究氛围;通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

为切实深化教学改革,A学院先后制定学科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等相应改革规划方案。为响应该方案的具体实施,A学院在总结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规划方向)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申报成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A学院人文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为:

1.1 强化地理专业优势,延续已有基础,突出地理和地方特色

强化地理专业优势,培养具有丰富地理知识、较强空间分析能力和地理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突出地理特色和优势。根据A学院已有办学基础,培养能够满足山区和喀斯特地区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要求的专门人才。

1.2 着重专业技能教育,培养兼具管理型能力的城乡规划高级技术人才

城乡规划管理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资源环境知识和城镇测量、制图,城乡地理信息采集、建库,城乡规划设计,辅助规划决策系统构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维护以及空间分析管理等技能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具有从事城乡规划管理所必备的现代测绘技术、城乡规划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将行政管理知识溶于相关技术教育之中,培养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拥有一定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3 从社会需求出发,逆向设计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社会需求实际出发,按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按解决问题的顺序构造教学过程,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各环节对相关知识、技能的需要,整体设计,将相关知识集中在一起,按解决实际问题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并进行课程安排,能让学生完整掌握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技能。⑤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 模块化设计

2.3 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A学院人文专业与传统工科院校注重空间形态和工程技术方法有所区分,重点应在社会经济、区域发展、生态保护、物质形态设计方面加强特色培养,同时注重地域化特点,让学生全面了解城乡规划的本质、规划本身的运作机制、相关学科对城乡规划的影响等,获得对城乡规划的全面认知。重点加强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协调,注重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对整个教学阶段进行模块化划分,对城市认识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层面到低层面、由外而内、由上到下”的规律,除在一年级上下两个学期开展通识基础课和专业特色基础课外,在二年级以后,增加对城市认识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整体地把握城市,从而发现城市问题,尽快形成对城市的洞察力。立足于不同层面的规划课程设计,进一步树立和细化设计课程中的知识点,对各项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阶段教学重点建立起有上下层层递进、由简到繁的能力和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计中应该突出地学的理学背景,结合地理学知识,通过地理学视觉,运用地理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评价、模拟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同时在规划设计中引导学生运用交叉学科提供的技术分析方法,加强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认知社会、调查、分析等培养,加入地理自然特征进行可视化建模仿真、计算机仿真技术、评价技术等,培养学生宏观视野和严谨思维。

3 教学成效

3.1 细分专业方向,培养不同规划专才

2012-2013年年度,A学院编写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多次讨论,认为应按照社会发展需要,将A学院人文专业進行专业发展方向细分,细分为城市规划设计与城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两个方向,分别培养两类具体规划设计专才。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对专业选修课程区分类别来实现(表3)。

3.2 规范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开展课程建设理论研究,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与具体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设置相对完善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体现新时期教学改革精神,将课程学时数适当减少,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强化3S技能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了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求既体现教学改革精神,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又服从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加快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使用。开发完成每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所有教室均能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3.3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实现教学管理全过程制度化

一是建立健全教学运行保障体系。开设的每门课程均要对主讲教师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主讲教师授课前要编写课程授课计划书;要求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齐全;教学过程中实施严格的中期考核制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制定严格的课程考核制度规定,保障教学运作过程的顺畅进行。二是建立健全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维护教学计划的严肃性,确保优良的教学秩序。三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四是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运行中潜在的重大问题。

基金项目:2015年贵州省软科学项目资助(黔科合R字[2015]2008-1号)

注释

① 许树辉,左盘石,李航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地理教育,2013(5):59-60.

② 赵荣钦,丁明磊,徐晨光,张战平,郝仕龙,李志萍,黄志全.专业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方向及定位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4(5):74-78.

③ 邓琳,王纯岩,于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6.36(3):104-106.

④ 刘富刚,祁兴芬,袁晓兰.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高师理科学刊, 2014.34(6):108-111.

⑤ 赵航,周国富.理学背景下城乡规划师的教学培养体系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4.40(14):258-260.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中人文地理应该怎么学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全100卷首批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