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萍
【摘 要】本文从心理健康对人才的重要性,分析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与家庭氛围、家庭结构等诸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中学生做为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正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家长只有积极地采取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真正维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庭的夙愿,孩子如何能成才?栋梁之才、逸群之才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中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人群,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为了确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们不能忽略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只有加深认识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让孩子得到一个真正的“家”,才能真正做到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是社会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1.心理健康问题客观存在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近几年来,中学生因考试失利、社会交际等问题引起的自杀现象屡见报端,2009年,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所曾在临安市作过的一项抽样调查,对象为1700名中学生。在参与调查的中学生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26%(自杀意念是指曾经认真地考虑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10.5%自杀未遂。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接纳自我:能够清晰地认知自我,从生理上、心理上接受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才能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
(2)有自控力: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按照社会要求和一定的内在标准对外部环境,自己的情感,欲望、行为等加以控制的能力。良好的自控力,可以控制中学生避免遇事情绪化、易冲动、做事不规范、任性、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
(3)抗挫折能力:生活中适当的挫折可以帮助中学生成长,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应在孩子建立自信心、同理心的基础上,以正能量的思维习惯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4)有应变力:中学生应适时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应变能力。所谓应变力是指当周遭环境、所处条件、竞争对手发生变化时,能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的能力。
(5)人格完整:中学生处在人格发展逐步完善的关键时期,健康的人格行为举止应是合乎一贯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贯性、统一性与延续性。人格健全的孩子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值得全社会予以关注。由于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家长的举止行为、家庭的文化氛围,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主要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主要指家庭成员间所形成的气氛环境。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夫妻关系是否和谐,亲子关系是否融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和睦的家庭、温馨的环境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保障,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与帮助,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夫妻间有分歧时,应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更不要在孩子面前相互谩骂指责,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爱。在良好家庭氛围中成长,中学生就会懂得爱,学会爱,个性会倾向于活泼开朗,宽容有礼,阳光向上,与人为善。
2.家长的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认知理论之父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攻击反应试验表明孩子倾向于模仿成人动作。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家庭教育观中提到“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家长的一言一行、处事应变、生活态度、价值取向,无一不对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对社会逐渐认知并形成自己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对家长不断的说教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需做到止于言,立于行,对孩子的要求,自己要先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并需避免对孩子要求一套,自己做事情却是另一套的双重标准,这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造成孩子认知偏失,难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只有父母“言必行,行必果”,严于律己,中学生才能接受家长的认知,确立家长在自己心中的榜样地位。
3.和谐的沟通模式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家长往往只重视中学生身体的健康、知识的获取,却严重忽视了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更忽视了应如何与中学生沟通、交流,才能使他们容易接受信息的传达。而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逐步形成性格特点,因此家长作为中学生最亲近的人,需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平等交流,才能正确引导他们。首先,要与中学生做朋友,经常与他们进行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如有必要,帮助他们分析一些存在的问题,指出下一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鼓励孩子勇敢的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的困难,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其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家长与孩子的教育尽量是一对一或二对一的,交流性的,避免公开的斥责。中学生在十几岁的青春期,自尊心很强,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不做当面斥责。
总之,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有中学生的家庭都应高度重视,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关心爱护孩子,珍视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做心灵上的朋友,情感上的后盾,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相信每个中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缦,王百玲,刘燕,陈风华.甘肃省回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15,(4)
[2]张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中学为例 [D],2015.
[3]陈定湾,何凡,刘碧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7,(9)
[4]郭晓飞.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调查与思考[J].教育探索, 2005,(11)